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句话出自《红楼梦》,原本是用来比喻贾宝玉对爱情忠贞,本文也以此作为小学作文选材方法的一个重要理念。有人将写作文喻为“做衣服”,而怎样才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有效的组合,从众多素材中“取一瓢”,这将是本文重点要探讨的问题。
  一、选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懈努力的目标。有些教师偏向于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有些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注意平时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但是,目前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扰:看到作文题目,学生思绪万千,可是却不能很好地选取一些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材料进行作文创作,经常处于盲目随意、散乱无章的写作状态。因此,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有些教师根据历年的考试题型,选择一些范文让学生死记硬背,俗称作文“万金油”,即考试中无论遇到什么作文题目,都可以让学生拿出那套背得滚瓜烂熟的“范文”模式去套,以不变应万变,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是却使作文教学远离人间烟火,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感受。这样的作文不再是学生抒写心灵的需要,而成了考试的附属品,让小学生对作文练习产生畏惧感。结果导致作文习作千篇一律,尘俗老套,教师教得吃力,学生也背得费劲,所以,背诵与模仿只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种途径,要真正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教师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从选题开始,指引学生从生活中,从细小处去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感悟,并经过思考提炼,聚集成文。物以文显,文由物生,习作绝对离不开事物,一旦离开事物,也就成为无水之源,作文也就无从下手。
  二、作文选材的方法及技巧之分析
  1.围绕文章中心选材
  作文选材的关键,在于根据文章或者题目的要求抓住作文中心,这样才能准确地选择材料,并在选择素材中提炼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写“我的父亲”,可让学生对于同一个作文题目写出五段对父亲不同描述的话语,如在工作中不苟言笑的父亲,在奶奶和母亲面前“点头哈腰”的父亲,在我面前活像“开心果”一样的父亲,等等。这样的作文练习,就能让学生对同一人物或事物进行了多角度的挖掘,多中心的开发,使得小学生有物可写,并且可以从不同的中心,用不同的材料来体现人物的品质。又如写这样的作文题:“在你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意义或有趣的场景,请你从中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场面,写一篇短文。”这时,教师可以这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我们周围有学校,有娱乐场,有公园,有宾馆,有超市,有电影院等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些地方,从中发现不同的写作中心,这样学生在习作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中心地选择自己需要组织的语言材料。此外,根据不同中心选择好材料后,还要注意所写材料的详略得当:能充分体现文章中心的可以详写,对表达中心只起辅佐作用的可以略写,与文章中心无关的就不写。
  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明代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应有“童心”的文学观念,所谓“童心”就是指作家的真心,“一念之本心”。同样的写作原理,要使得作文与众不同,就需要学生选择真实材料进行作文,即写自己经历过的,也就是真实的、熟悉的事情,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个性和童趣,字里行间流落出真情实感,从而感动读者,产生共鸣。因此,在小学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尽量指导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不必要人云亦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思维。如写《红旗的一角——红领巾》,很多学生都选取了作文范本上叙述的宏大意义和深刻领悟作为自己的作文内容,这样的选材,既不符合一个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未能很好地写出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从小处指导学生选取角度,选好材料内容来写,如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一年级时,见到高年级的同学都戴着红领巾上学,于是自己让母亲帮买了一条,可是没想到戴着红领巾去学校,却被同学取笑了,于是在羞愧中摘掉红领巾,但是心中暗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重新戴上这条红领巾。这样的写作材料,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同时写得富有童趣,活灵活现,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3.以小见大
  很多学生在习作时,虽然列举了很多的材料及内容,涉及的面很广,但是这种面面俱到的写作方法,并不能使自己的习作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所以,选择材料时,要避免出现泛泛而谈,“大而空”的尴尬境地,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与作文写作中心相呼应,具体地说,如果你想写一个勇敢的母亲,就不要写母亲和蔼可亲,善良动人的一面,即围绕“勇敢“一词展开思考,抓住文眼,然后选取一个典型的“小点”来反映“大面”,也就是要选准切入口,小处落笔,“以小见大”,这样才能突出文章的主题。
  作文材料选得好,作文也就成功一半了。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选材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在选择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对所确定的材料进行推敲修改,使之符合文章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文章内容,体现文章中心。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案例描述:    又是一堂语文课,当我信步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时候,忽然听见下面有人轻轻地说:“哇,外面有风筝!”我看窗外,在操场上空果然飘扬着几只风筝,其漂亮程度已足够勾走学生的魂。看到孩子们那羡慕的目光,我意识到我的教学是不能正常进行了。于是,我马上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放风筝吗?  生:想——(学生的回答特别响亮,每个人的眼睛都闪着光芒)  师:你为什么这么想放风筝?  
一  荀子在楚国只当了个兰陵小官,他的“礼”“法”思想没有得到实施。但他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还有武将蒙恬,身处秦统一前后,具有天然“后发优势”,得以把他的理想发扬光大,付诸实践。韩非把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政治、军事、历史复杂、丰富、分散、无序的成败得失经验,进行了系统化的慨括,按荀子的性恶沦凝聚为政治上的法治思想。韩非感到口益严重的危机,几次上书韩王,不能用,乃作《孤愤》《五蠹》《内储》《外储》《说
书名: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  作者:詹丹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ISBN:9787544459471  定价:36.00  文本解读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文本解读就是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与仔细研究,以确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通过设计教学流程以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知与理解。当下,一些语文教师总是容易脱离文本或歪曲文意,要么就是无病呻吟地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
案例一:扣读感悟,理解“惬意”    生:这一自然段(课文第四小节)中的“惬意”,我不太理解。  师:“惬意”是一个值得积累与运用的好词语,大家把它画下来。有谁知道它的意思?  生:“惬意”就是“满意”。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有点不好意思)我在《课课通》中发现“惬意”的近义词是“满意”,所以……  师:(点点头)这不失为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然后笑着说)下面请你用“满意”来代替文中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的自述”,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断的阅读提示。第二部分是学生的两篇习作片断。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点有二: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写得具体生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因此,在教学
书名: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刘忠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6年11月  ISBN:9787208065628  定价:28.0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始于“五四”时期前后,发展至今,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及思想的变革的艰难历程。也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产生与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文化碰撞的价值危机密不可分。围绕人的解放与民族国家的重建问题,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相继涌入国门,
《语文课程准标》在关于写作评价建议中提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日前,笔者在实验小学听了一位老师的小练笔评点的教学片断,对这段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是随堂听课记录:  背景:《黄河象》(人教版第十册)第二课时,老师在读写迁移的课堂小练笔这个环节这样安排:先出示北京天坛公园“
以往的语文教学常常在“知识迷恋”和“价值膜拜”两个极端之间摇摆,而长期忽略了“思维方式”这个中观层面沟通知识与价值的桥梁。因此,引入批判性思维是革除语文教育痼疾的有效良方。  近年来,从教材的编排到高考对于阅读和作文的考查重点可以看出,理性与思辨逐渐成为主流,体现出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及运用的要求。然而,批判性思维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余党绪老师一直致力于将“批判性思维”引入语文
习作要求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包括食品和工艺品等。确定习作内容以后,自定一个题目。  写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让别人读了你的习作,能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应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发展较快,认识水平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