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理性与实践创新并重的现代语文教育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lan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语文教学常常在“知识迷恋”和“价值膜拜”两个极端之间摇摆,而长期忽略了“思维方式”这个中观层面沟通知识与价值的桥梁。因此,引入批判性思维是革除语文教育痼疾的有效良方。
  近年来,从教材的编排到高考对于阅读和作文的考查重点可以看出,理性与思辨逐渐成为主流,体现出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及运用的要求。然而,批判性思维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余党绪老师一直致力于将“批判性思维”引入语文教学,提出并实践“思辨读写”,由他带领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在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方面也走在了国内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前列。学林出版社于2017 年出版的《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案例》,收录了余老师及课题组成员对批判性思维教育实践的思考,聚焦批判性思维与语文基础教育的结合,其丰富的实践案例,极具可操作性,对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笔者在开展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判性思维素养培养模型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证研究”(18YBA328)研究时,对本书作了重点研读,获益匪浅。
  书中对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语文教育的思考,不仅体现了深刻的思想性、人文性、工具性,更难得的是很好地诠释了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于实践的“学术性”。从学术的角度来理解文本,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容与结构,以及文本中与我们得出的结论在事实、逻辑和情理上一致的解释,即一切结论都要严格地尊重文本及其结构,源于翔实的文献和背景资料,依据严密的逻辑和理性推断,做到事实、逻辑与情理的一致,追求“合理性”。这样才能改变那种靠感觉、靠想当然、靠武断抽象等鄙陋的文本阅读方式,以及只在乎结论的正确性而不在乎解释的合理性的不成熟的思维方式。
  书中选取的15个教学案例几乎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比如《劝学》《岳阳楼记》《过秦论》《愚公移山》《再别康桥》等。既有融入了学术理性的文本解析,又有加入了思辨精神的课堂设计。在批判性思维方法的渗透中,我们既能看到单篇文章的思辨性阅读,也能看到相关文章的比较、延伸、对比阅读,更有经典名著的批判性阅读。本书将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和内容,通过思辨性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案例,探索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中学生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路径和方法。
  书中所展现的学术精神、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让这本书更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语文教育走出知識迷恋和价值膜拜的双重误区,回归语文本身,构建以表达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培育为导向的现代语文教学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极具可操作性的实践指导。同时,这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南,以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的可能性和一些可喜的成果。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极其深广的。本设计重视理解、把握、运用文本中蕴涵的情感,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解读词之义、品读文之美,让“读”“说”始终贯穿着整个过程。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引导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智慧、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流程  一、辨词导入——激起探“雨”欲望  板书“雨”字,看到雨字,你想到什么?添上“桂花”二字,看到“桂花
两年前我去江阴听一位杭州小学名师的《狼牙山五壮士》研讨课,虽然他为这堂课的教学准备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对故事情节的演进也能找到最基本的关键点,最终得出的结论却让人惊讶。他把这篇课文上成了生命教育课,希望孩子们对那些壮士说:生命是宝贵的,不要轻易跳崖,即使被俘,还可以坚持狱中斗争,等等。在课后交流中,他感叹这样的课文过于老旧,平实的文笔也没有太多可推敲处,所以只能换一种思路,上出点新意,或许还能激起思
案例描述:    又是一堂语文课,当我信步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时候,忽然听见下面有人轻轻地说:“哇,外面有风筝!”我看窗外,在操场上空果然飘扬着几只风筝,其漂亮程度已足够勾走学生的魂。看到孩子们那羡慕的目光,我意识到我的教学是不能正常进行了。于是,我马上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放风筝吗?  生:想——(学生的回答特别响亮,每个人的眼睛都闪着光芒)  师:你为什么这么想放风筝?  
一  荀子在楚国只当了个兰陵小官,他的“礼”“法”思想没有得到实施。但他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还有武将蒙恬,身处秦统一前后,具有天然“后发优势”,得以把他的理想发扬光大,付诸实践。韩非把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政治、军事、历史复杂、丰富、分散、无序的成败得失经验,进行了系统化的慨括,按荀子的性恶沦凝聚为政治上的法治思想。韩非感到口益严重的危机,几次上书韩王,不能用,乃作《孤愤》《五蠹》《内储》《外储》《说
书名: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  作者:詹丹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ISBN:9787544459471  定价:36.00  文本解读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文本解读就是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与仔细研究,以确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通过设计教学流程以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知与理解。当下,一些语文教师总是容易脱离文本或歪曲文意,要么就是无病呻吟地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
案例一:扣读感悟,理解“惬意”    生:这一自然段(课文第四小节)中的“惬意”,我不太理解。  师:“惬意”是一个值得积累与运用的好词语,大家把它画下来。有谁知道它的意思?  生:“惬意”就是“满意”。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有点不好意思)我在《课课通》中发现“惬意”的近义词是“满意”,所以……  师:(点点头)这不失为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然后笑着说)下面请你用“满意”来代替文中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的自述”,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断的阅读提示。第二部分是学生的两篇习作片断。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点有二: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写得具体生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因此,在教学
书名: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刘忠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6年11月  ISBN:9787208065628  定价:28.0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始于“五四”时期前后,发展至今,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及思想的变革的艰难历程。也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产生与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文化碰撞的价值危机密不可分。围绕人的解放与民族国家的重建问题,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相继涌入国门,
《语文课程准标》在关于写作评价建议中提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日前,笔者在实验小学听了一位老师的小练笔评点的教学片断,对这段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是随堂听课记录:  背景:《黄河象》(人教版第十册)第二课时,老师在读写迁移的课堂小练笔这个环节这样安排:先出示北京天坛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