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研究——《外国语》第四届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来源 :外国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外国语》编辑部主办的"第四届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于2020年7月30日在上海佘山森林宾馆召开。论坛由编辑部主任吕晶晶主持,主编束定芳教授和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胡范铸教授作开幕式致辞。胡范铸教授与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浙江大学吴义诚教授受邀担任点评专家,与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20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24位青年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研究"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信息结构理论,辅以实验数据,对汉语时量动宾句构"V+T(的)+N"(T-型句构)的信息结构作全面审视。在命题层面上,该句构为谓词焦点结构,建构命题内的断言部分,与话题预设相对应;在话语语用层面上,该句构形成的命题句行使话题-说明功能。从该句构内在成分来看,T成分的所指是断言中的对比焦点所在,韵律上重读。在发话人的估量中,受话人对T成分的所指处在未辨识状态;而N成分的所指在受话人心理中具有活跃度或可及性,因而具有充当话题的可能性,因而可通过话题化结构或动词拷贝结构将N成分前移来实现话题化。该句构
世界语言中存在时-体-情态、谓语动词的语义以及核心NP的语义等因素所制约的主宾格模式和施通格模式并存的现象。在很多语言主宾格和施通格并存的模式中,同一形态语素或零形态在格功能上经常具有通格和主格的分化现象。本文在跨语言视角下论证汉语具有不同类型的动词/动结式(V/VC)和结果体共同制约的主宾格和施通格并存的模式。汉语无标记的基础语序或句法位置可看作广义语法形态,它具有标示格的句法功能。施通格"把"字句和通格句是施通格模式中的句式,其格配置模式与主宾格句和主格句的格配置模式不同。从格标志的功能分化上看,
ISBN:978-7-5446-5736-5出版时间:2020年5月《美国短篇小说史》旨在全面阐述美国短篇小说的起源和发展,深入探讨这一文学样式的美学原则、艺术特征和解读方式。在系统梳理美国小说一百五十余年发展轨迹的同时,本书详细评述了美国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作家的优秀作品,包括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短篇小说以及非裔作家和女性作家的作品。本书借鉴了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美国短篇小说的人物美学、叙事策略和谋篇技巧,并使有关这一文学样式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得到深刻的诠释。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内外中国文学外译的实践产生了大量直接和间接有关中国文学翻译的一套认识、陈述和知识。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类文本之中,构成了中译外文学翻译话语的知识仓库。本文认为它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围绕行为者、产品、事件和范畴四个方面,综合使用文本分析、阐释学、社会学、口述史和语料库等方法与手段,展开共时和历时的研究,这对丰富中国翻译话语的内涵,构建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翻译话语体系,指导中国文学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有关英语和汉语的双宾构式,学界已注意到前者的结构义对整句意义有决定作用,而后者则是动词义起决定作用。本文借助语料库数据对相关语言事实做了两点补充:一是英语的双宾构式在双及物表达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汉语的双宾构式则居次要地位,二是英语双宾构式的能产性要高于汉语。"给予"事件的概念结构可描述为一个宏事件,由主事件和协事件构成,前者包含参与者和元给予,后者包含给予的前提和方式等要素。英汉语双宾构式的本质差异在于对"给予"事件概念结构的不同识解方式:汉语的双宾构式只是纯粹的结构类型,只编码主事件的参与者要素
本文通过梳理国外手语翻译教育文献发现,欧美主要国家手语翻译教育呈现独立和混合两种培养模式。结合项目组十年来对国内手语翻译市场和对现有五个手语翻译大专/本科项目的调查及走访,本研究提出建构完整的、专业化的中国手语翻译教育模式的思路和框架,在现有特教框架项目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提升,形成一个兼跨特殊教育和语言/翻译学科、融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模式、涵盖大专到博士的完整的手语翻译教育体系。在这一个体系建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手语翻译课程设置原则的确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师资的培养以及评价体系的研发。本研究
《俄罗斯诗歌通史》(两卷本)系统梳理了俄罗斯诗歌从11世纪的基辅罗斯到21世纪初的发生和发展史,以时代更替为经,以流派兴衰为纬,既考察俄罗斯诗歌的纵向发展,又分析同一时期不同流派和团体之间的横向联系,论及诗家逾百人,述及诗作上千首。本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条分缕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诗歌通史。本书持论公允,分析立足文本,吸收和体现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是俄罗斯文学方向的师生和其他文学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
在线信息搜索是翻译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翻译在线信息搜索能力量表至今仍是研究空白。本研究尝试开发了针对学生的翻译网络信息搜索能力量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含有3个因子:策略、评估、监控。量表有较强的信度、效度。研究结果还显示:被试对在线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信息的深层次的分析和利用;翻译训练时长、动机等因素都会影响信息搜索行为;翻译网络信息搜索和一般网络信息搜索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因子分布上。研究证实该量表可作为翻译教学与研究的可靠工具。
一、引言约翰·惠特曼教授,哈佛大学语言学博士(1984年),2006年起担任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主任,现任《高丽语言学》(Korean Linguistics)主编,日本国立日本语和语言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Japa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所长、名誉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东亚语言学研究中心(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兼职教授。约翰·惠特曼教授主要研
为推动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外语学科和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外语类核心期刊与外语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外国语》编辑部策划并于2020年7月20日成功举办了西部高校外语学科与教师发展高层论坛。本次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由电子科技大学提供技术支持,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医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邵阳学院等高校外语学院和大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