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际生活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69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25-02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对此我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在导入时创设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引导他们去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使他们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系列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个个沉浸在探求知识的兴趣之中,教师也不用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是与学生一起探讨,轻松地徜徉在学生中间。原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是思维活动,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我们要教给学生不是死记现成的材料,而是发现数学真理(自己独立地发现科学上已经发现的东西)”。“学生发现那些在科学上早已被发现的东西的时候,他是像第一次发现者那样去做的”。他们在思考、探索、交流中有了新的启迪,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知识学习的热情。
  二、在探索时创设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理解新知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选取什么样的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学生探索新知的材料,如何呈现这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才更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新知,是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索时该考虑的两个问题。
  1.选择恰当的学生的生活经验
  (1)選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经验。根据现实性的原则和我的教学实践,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实、学生的生活经验、素材等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经验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探究理解掌握新知。如果选取的情境学生不熟悉或不感兴趣,那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关注校园中的学生生活、留心社会中的学生生活、了解家庭中的学生生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2)选取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学生的生活经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
  (3)选取容量大具有开放性的学生的生活经验。纵观国际国内,每年都会发生许多较有影响的事件。如重大科技发明、国际性的大型活动、新闻事件,等等。紧扣这些生活素材编拟数学问题,是常见的一类命制方法。
  2.要选取合适的情境呈现方式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根据趣味性、动态性原则,选取恰当的呈现方式,使课堂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得到完美的统一。具体来说有几下二种选取方法:
  (1)尽量选取动态方式呈现情境。如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在一个黑色的袋子中装20个黑球和10个白球,这些球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中随机拿出一个球问:(1)你会摸到什么球.(学生猜:我肯定摸红的,我肯定摸白的……)(2)若两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针对上述问题让全班同学参与了摸球游戏,并做到记录、汇总,最终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到百球的可能性。这样将书本上静态的情境转变成学生动态的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数学知识。
  (2)多种方式综合运用。因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有些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好表现出来,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表现。把教材中的提供的素材编成小故事,把小动物进行拟人化的处理,配上多媒体课件、图片或声音,使学生身处童话动物世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了《相似三角形》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测量旗杆、树木、房子等等不太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这个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定方案。测量前可以先分好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方案,然后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并标好要测量的数据和准备好测量所要用到的工具。第二阶段:验证方案。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以预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验证,这时仍以第一阶段分好的小组进行,教师可以在旁指导数据的收集。第三阶段:归纳、小结。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对方案验证的结果做一个评述,可以让每个小组把自己方案和可行性做一个介绍。这里要以数学图形的形式表达,并要用数学知识进行理论说明。学生想到的方案有:利用同一时刻人身高与人影长的比,等于树高与树影长的比,量得人、人影、树影的长求出树高;利用标杆;利用教学用的三角尺等等。
  三、在练习时创设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巩固新知
  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数学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概念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学习“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后,我就让学生收集家人手机的收费方式,根据学生收集的不同收费方式,选择几种典型的例子,利用所学知识比较哪种收费更适合自己的家人,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离得很近,就在自己的身边。
  四、在延伸时创设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储户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若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某储户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扣除了利息税36元,则银行向该储户支付的现金是多少元?数学从生活中产生,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数学教学应当源于生活,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创设情境,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兴趣提高,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把数学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从中真正体会数学的乐趣和价值,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这既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和学会学习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幸福。
其他文献
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壤质量退化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环境问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土壤侵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然而土壤侵蚀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还没有引起人们的
今天,我们正面临着这样的现实:改革、开放的春潮,正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涌动。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期待我们作出解答;但由于理论滞后于变革的现实,我们不能很好地解答
【摘要】新课改要求下,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结合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思维;激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23-01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教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能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和语言交际能力进步,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拓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世界。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拓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阅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拓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
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受大坝拦阻,水流流速减缓,库区水环境容量降低,在库区部分库湾及支流回水河段出现“水华”等富营养化现象,凸显出库区支流营养物质输入对水库水体安全的现实威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24-02  美国学者巴里斯和爱丽丝在《培养反思力》中指出:“反思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教师进行良好的教学也具有重要作用。”“反思型教师能通过观察自己学生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经常进行自我评价。”教学反思不仅是每一位走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师的必修课,更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走向成功最有效的途径。那么,面
期刊
【摘要】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的一大重点内容,它与诗歌,小说和戏剧组成语文的四大文学体裁,它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普遍是叙事,议论和抒情三种表达方式。散文是语文文学体裁里一个比较奇妙也必较复杂的文学内容,因为它既有小说的写人叙事情节,多种情感迎面迸发,也能够像议论文那样,在感情的旋涡中又能拿出有力的论点和论据,还能够像诗歌那样简短缠绵,意境优美。然而也就是它的复杂多变让很多学生难以抓中它的中心主旨,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加速,城市群已经成为国家区域总体规划的重心,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增长极。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中小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的交通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的深化改革,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小学阅读教育来说,阅读教育已经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章就针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并提出了几点相关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不断深化新课程教育改革,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发展现状,从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加强课外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身的思想以及智力水平处于重要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以及课外阅读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