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含义,并针对我国高校体育的教学现状,提出了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
  
  1.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2.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身心健康、艺术审美等的教育。
  3.我国高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校体育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改善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推进高校体育竞技水平、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高校体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较为深远,其改革可谓仍任重而道远。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三基”教学目标,即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三基”教学模式,在组织课堂教学规范化、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系统化等方面都有过积极的影响,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夯实了根基。但“三基”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也强调教师学生的双边互动,希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容易被“讲解—示范—练习”等程式化教学思路所取代,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评价上有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依靠达标、测试等终结性的评价强调评价指标的量化;结果是学生围绕着分数转,学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质得不到充分提高和发展,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难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三基”教学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既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创新意识等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4.素质教育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4.1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但由于受先天遗传、营养、生活环境、生长发育、运动基础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即使是同一年级同一个班的学生,身体条件也各有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评分标准,那么大学生在体育课上就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以及分数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等现象,从而减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通过设置教育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建立评估制度等环节,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基础,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使体育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2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素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全面发展的内涵涉及个体、社会、适应等多个层面。现代大学生渴望发展和自我完善,希望自己在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都能够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从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教学、训练、比赛、课外活动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吃苦耐劳、勇敢乐观、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心理品质,并拥有丰富的体育哲学、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知识,以及健康的体魄和健美的体形。
  4.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策略。
  捷克教育家教育学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曾说:“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与生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讲、练习。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正是要求师生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和角色。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控制、促进的作用,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去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兴趣与爱好,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练习为主线,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故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学生对运动知识的掌握和对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提高,都只有通过自身练习,才能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与行为方式。因此“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更易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落到实处。
  4.4健全体育成绩的多元评价体系。
  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目的,一是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掌握程度,从而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体育成绩的评价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但是,在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体育成绩评价仍然存在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为评价而评价的做法,把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待,考什么就教什么,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但体育课程的自身特点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较为单一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无法达到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与可信度,因此体育成绩评价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标准化评价与个体化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从而弥补单一评价的偏颇,使体育成绩评价更客观、更科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6.6.
  [2]毛振明.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正确对待运动技能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4,(3):8-9.
  [3]苟定邦,董林,聂东风,杭兰平,林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Vol.29,(5):679-680,683.
  [4]谢静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Vol.35,(7):85-87.
其他文献
氯苯胍(Robenidine),常用其盐酸盐,化学名为1,3-双对氯亚苄基氨基胍酸盐。该药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上市并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的球虫感染,对柔
摘 要: 关注情感态度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目标。文章就情感态度、英语教学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简要论述师生情感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 情感态度 英语教学 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内容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
古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进行记诵积累,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古代诗歌,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中考考试越来越关注古代诗歌的阅读考试,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中考诗歌考试的动向,研究和发现古代诗歌的考试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外语素质已经成为联合国衡量一个民族文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学好外语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提高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而过去我们更倾向于把外语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来学习。以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生词难记,语法难用,课文难懂,习题难做,分数难得,时间难找,作业难保。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无疑会使得教师疲惫,部分学生迷
对现阶段参与课程改革的物理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进行调研,并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专业化水平高低与教学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师物理专业化水平高低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有关教师专业化的调查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课题内涵大,涉及方面广,鉴于此,我们仅从大连市沙河口区物理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呈现的教学能力入手,探究教师在此中的教学品质特征,揭示
本研究以G6型牛轮状病毒CHLY株的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牛轮状病毒VP4基因,通过T-A克隆技术,将PCR产物克隆至pEASY-T3载体中,成功构建出克隆质粒pEASY-T3-VP4。经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