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库,品千年茶魂

来源 :玉龙山·WORLD丽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被誉为“茶品种英豪、世界名茶”的大叶茶种之乡——勐库。
  勐库地处双江县北,是太阳转身的地方,其纬度位置正在北回归线上,日照时间长,有得天独厚、无法复制的土壤、气候环境。这里森林茂密,水源清洁,远离污染源,具有发展绿色无公害茶叶和有机茶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著名的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由于勐库具有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以在勐库大雪山原始森林中群落着五千多亩的野生茶林,茶树树株最高达22米,基围粗3.25米,是全国群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野生茶林,据有关专家推测,它们的生长年龄已经是2500年——3D00年左右,如此大规模的古茶树林的发现,在世界茶叶历史上实属罕见。
  源生于双江的勐库大叶茶种,二十世纪六十、八十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为“云南大叶茶正宗”、“云南大叶茶的英豪”。勐库大叶种茶条索肥厚、芽峰显毫、滋味浓郁、回甘悠远,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高,是制作普洱茶、红茶的最佳原料。
  勐库茶厂全力打造“勐库”牌系列无公害放心普洱茶,产品被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认可为“无公害放心茶”,在普洱茶行业中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可在产品上使用该中心发放的“无公害标签”的普洱茶产品。
  千年前的古茶树产的茶叶向来只存在于传说中,然而勐库让这个传说成为了现实,品千年茶魂,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其他文献
《白蝙蝠取经记》    有一个优美的传说:远古的时候,纳西族人口稀少,祖先们希望人丁昌盛,所以非常羡慕青蛙的繁殖能力,将青蛙定为本族的崇拜图腾。青蛙也因此得到了东巴们的百般宠爱。那个时候,人类流行一种辩不清方位的怪病,于是,众人推选白蝙蝠去天上,求来了能根治这种瘟疫的经书,但在返程途中,经书不慎落入大海,被神蛙吞吃了。为了取回经书,人类求得天神用箭射杀了神蛙。神蛙垂死之际,发出了五个音,这五个音就
期刊
当张震岳唱起最后一首歌时,一列豪华阵容的“火车”开动起来。雪山音乐节的策划人孙冕、执行总监潘修龙手搭着肩,在“火车头”青年电影导演张扬带领下,从密匝匝的观众中穿过。草地上很泥泞,但欢乐的舞步没有半点踯躅。之前刚下过一场雨,第一个上台的范晓萱沙哑着嗓子对观众说“你们真棒”的时候,小雨正轻轻从雪山上空飘下来,荧绿色的激光束在雨中变成了璀璨的点点星光。这是10月4日的晚上,丽江雪山音乐节进入最后一天,气
期刊
雪山脚下的音乐节,三朵广场是摇滚,四方听音是民谣。  正式开始之前—天有乐手已经在排练,那天下午四方听音广场上的人很少,我哪儿也不想去了,就坐下来,台上的一个小乐队在排练,唱歌的男生穿着简单,一双球鞋,清瘦单薄。  我就一直听他唱,很简单的吉他旋律,台下有一个女孩子穿着白色衣服和黑色裙子,白净的双手上涂了黑色的指甲油。发髻上有个苗银的簪子。他唱了多久,她就站了多久,一动不动地看着他,听着他。乐队的
期刊
丽江首届“茶马古道杯”茶艺之星大赛已经结束,然而留下的感触却一直在心里久久不能散去。这是一场以茶传情,以茶增谊,以茶会友,以茶觅商的茶界盛会,通过茶知识、茶礼仪、茶艺术等方面展示丽江茶文化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内涵。丽江作为茶马古道重镇,自古便有饮茶的风俗,然而成为一种文化却还只是贵族文人的专利,一般的百姓则更喜欢围坐在火塘边,边煮边喝大碗茶。到20年前大家对茶文化的理解到了认为在杯子里放一撮茶叶,倒上
期刊
第一次知道茶马古道是在大学时期,在课堂上曾多次听导师木霁弘提起茶马古道的种种轶事,让人神往不已。他作为最早提出“茶马古道”这一名称的学者一直致力于茶马古道的研究。而田壮壮的《德拉姆》则让人认识了另一个不同的茶马古道,看着马帮汉子们用自己的脚步一步步丈量着神秘的古道,心也跟着飞到了那条一直存在却鲜为人知的古道。千百年来,茶马古道上一直有三样东西坚韧地存在着:一个是沿途的苍茫大地、山川湖泊、蓝天白云;
期刊
作为世界茶叶最重要的原产地,云南是茶叶最为古老的故乡。尽管在漫长的时光中,关于云南茶叶最初的记载,已经散失殆尽,但深藏在云南群山中数千年的古茶树群落,还是以自身顽强的生命,诉说着远古时代云南高原的那一片繁茂与葱茏。  了解茶的人都知道,滇茶的起源和源远流长都与“六大茶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六大茶山是孕育滇荼的最初襁褓,并且在此后源源不断提供最为优质的茶叶,帮助滇茶以特殊的秉赋奠定了“名重于天下”
期刊
在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已不见,清脆悠扬的驼铃声渐渐远去,唯有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还在飘散。当人们沉湎在茶马古道已随时代发展而渐渐逝去的哀伤中时,忽略了茶马古道仍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存活着。  古老的茶山依然屹立在滇之西南,曾经作为贡品的普洱茶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像当时享受贡品的贵族们不会去想象这些茶叶是经过多么艰难的运输才得以上贡,如今人们在享受普洱茶带来的缕缕清香时除了记得当
期刊
“中茶”商标自1951年经中央私营企业局核准专用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茶叶专用商标之一。《当代普洱茶》一书中曾这样描述“中茶”:中国茶业公司的(“中茶”牌)品牌建立后,私人茶庄以品牌来建立信誉及品质的方式,至此消失。在该书的封面上,“中茶”牌的标识赫然在目。  当你走访市场时,各式各样的茶店有一个最大共同之处,即它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销售同一个品牌——  “中茶”牌;当你随意打开一个关于普洱茶的网
期刊
提 要 语言的社会变异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为人们所知的社会语言学,已经挑战了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些基本思想。索绪尔认为语言应该根据结构进行分析,他将语言看作一个不受时间影响的系统,并严格区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看,语言永远处于变异和变化中。不论是时间、地域还是社会维度上的变异与变化,我们不能抽象理解语言的某个本质特征而忽视这些,这是因为语言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到
期刊
“少府,丽江狮山人家”位于古城狮子山最古老的街道——新华街上,距离古城入口标志性建筑大水车的位置和古城中心四方街步行仅需一分钟,交通十分便利。整个酒店布局分区为七个不同建筑风格的院落,高低错落,交相辉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