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茶起源 六大茶山

来源 :玉龙山·WORLD丽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tar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茶叶最重要的原产地,云南是茶叶最为古老的故乡。尽管在漫长的时光中,关于云南茶叶最初的记载,已经散失殆尽,但深藏在云南群山中数千年的古茶树群落,还是以自身顽强的生命,诉说着远古时代云南高原的那一片繁茂与葱茏。
  了解茶的人都知道,滇茶的起源和源远流长都与“六大茶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六大茶山是孕育滇荼的最初襁褓,并且在此后源源不断提供最为优质的茶叶,帮助滇茶以特殊的秉赋奠定了“名重于天下”的地位。
  宋朝时开始闻名天下的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可以说就是人类种植茶叶的典范。《滇系》一书在谈到六大茶山的位置时就曾说:“普洱府宁洱县六茶山,日攸乐,即今同知治所。其东北二百二十里日莽枝,二百六十里日革登,三百四十里日蛮砖,三百六十五里日倚邦,五百二十里日曼撒。山势连属,复岭层峦,皆多茶树……”古代典籍中所提及的这六座古茶山,是传统“普洱茶”的主产地。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这些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亦各有不同。
  
  1 攸乐古茶山
  
  攸乐古茶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攸乐山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攸乐山茶叶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2 革登古茶山
  
  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莱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茶叶属大叶类型。革登山茶叶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3 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官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倚邦山茶叶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
  
  4 莽枝古茶山
  
  莽枝古茶山主要集镇是牛滚塘街。牛滚塘街居住者多数是外来的生意人,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莽枝山茶叶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
  
  5 蛮砖古茶山
  
  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山茶叶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6 曼撒古茶山
  
  曼撒古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乾隆年问是曼撤茶山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曼撒山茶叶属乔术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其他文献
提 要 本文运用景观民族志的方法,考察了广州规模最大的城中村——石牌村清末民初的历史传统语言景观及当代的语言景观,分析了该村当代语言景观所反映出的外来农民工阶层的社会方言特征,以及语言景观与外来农民工多重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石牌村语言景观与外来农民工对本土的语言文化身份认同以及对家乡的地域身份认同具有同构关系,但外来农民工对所居住的大城市和城中村的地域身份认同感很低。文章分析了其动因
期刊
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的心理疾病叫做个性,他们的自由散漫叫做特点,他们的虚伪被叫忧伤。你可能在梦中见过,你可能在cd机里见过,你可能在银幕上见过,你可能在书本里见过……总之你肯定见过,总之,哪里都有这么一些人。  而所谓音乐节大概就是把这么些人组织到一起去搞一个活动,当然你也可以称它为“行为艺术”。  只是发起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按赵本山的说法一简直就是没事找抽。这种找抽有两种原因:一,被虐倾向:二,
期刊
为这一天兴奋了好久。摇滚,民谣,那场雪山脚下与矫情无关的华丽盛会。十月的阳光肆无忌惮投放在束河的上空,即使是这样的日子,束河依然以她静静的姿态包容那响彻云霄的喧嚣。我始终都爱极了这里,从第一次来,到每一次来,我都不舍得离开的那样快。  束河大门的右边马场有个好听的名字一三朵广场,很多跋涉而来的年轻人带了背包帐篷睡袋,穿着深色调的衣服,一脸的倔强。他们都长成了我喜欢的模样,抬胳膊的瞬间在腰间小段肌肤
期刊
他一直用歌声诠释着青春的美好  可能每代人的青春梦想都是相似的  那些传唱十几年的经典至今仍在打动无数年轻人  九十年代,老狼的歌曲那么流行,几首校园民谣,是整整一代人回忆青春时心中播放的背景音乐。  多年以后,他依然如故,平常时从容随和,舞台上动情投入。去年十月的丽江雪山音乐节,三天两个舞台四十多支乐队的演出,老狼沸腾的现场效果和热烈的歌迷反映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台上前奏刚一响起,台下千人唱和,壮
期刊
2010丽江雪山音乐节,在10月3、4、5日于云南丽江束河古镇举行。本届音乐节将继续推动中国民粹摇滚,发掘原生态最美之声,聆听多元化世界音乐。同时,雪山音乐节今年将扩大成为涵盖当代艺术,独立影像,先锋话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盛大活动。  2010丽江雪山音乐节将是中国首次举办以整个古镇为场地,集中国新生代民谣,即将消失的古老声音,融合多元化世界音乐为主题的音乐节。音乐节期间,束河古镇内同时举办多种观众
期刊
《白蝙蝠取经记》    有一个优美的传说:远古的时候,纳西族人口稀少,祖先们希望人丁昌盛,所以非常羡慕青蛙的繁殖能力,将青蛙定为本族的崇拜图腾。青蛙也因此得到了东巴们的百般宠爱。那个时候,人类流行一种辩不清方位的怪病,于是,众人推选白蝙蝠去天上,求来了能根治这种瘟疫的经书,但在返程途中,经书不慎落入大海,被神蛙吞吃了。为了取回经书,人类求得天神用箭射杀了神蛙。神蛙垂死之际,发出了五个音,这五个音就
期刊
当张震岳唱起最后一首歌时,一列豪华阵容的“火车”开动起来。雪山音乐节的策划人孙冕、执行总监潘修龙手搭着肩,在“火车头”青年电影导演张扬带领下,从密匝匝的观众中穿过。草地上很泥泞,但欢乐的舞步没有半点踯躅。之前刚下过一场雨,第一个上台的范晓萱沙哑着嗓子对观众说“你们真棒”的时候,小雨正轻轻从雪山上空飘下来,荧绿色的激光束在雨中变成了璀璨的点点星光。这是10月4日的晚上,丽江雪山音乐节进入最后一天,气
期刊
雪山脚下的音乐节,三朵广场是摇滚,四方听音是民谣。  正式开始之前—天有乐手已经在排练,那天下午四方听音广场上的人很少,我哪儿也不想去了,就坐下来,台上的一个小乐队在排练,唱歌的男生穿着简单,一双球鞋,清瘦单薄。  我就一直听他唱,很简单的吉他旋律,台下有一个女孩子穿着白色衣服和黑色裙子,白净的双手上涂了黑色的指甲油。发髻上有个苗银的簪子。他唱了多久,她就站了多久,一动不动地看着他,听着他。乐队的
期刊
丽江首届“茶马古道杯”茶艺之星大赛已经结束,然而留下的感触却一直在心里久久不能散去。这是一场以茶传情,以茶增谊,以茶会友,以茶觅商的茶界盛会,通过茶知识、茶礼仪、茶艺术等方面展示丽江茶文化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内涵。丽江作为茶马古道重镇,自古便有饮茶的风俗,然而成为一种文化却还只是贵族文人的专利,一般的百姓则更喜欢围坐在火塘边,边煮边喝大碗茶。到20年前大家对茶文化的理解到了认为在杯子里放一撮茶叶,倒上
期刊
第一次知道茶马古道是在大学时期,在课堂上曾多次听导师木霁弘提起茶马古道的种种轶事,让人神往不已。他作为最早提出“茶马古道”这一名称的学者一直致力于茶马古道的研究。而田壮壮的《德拉姆》则让人认识了另一个不同的茶马古道,看着马帮汉子们用自己的脚步一步步丈量着神秘的古道,心也跟着飞到了那条一直存在却鲜为人知的古道。千百年来,茶马古道上一直有三样东西坚韧地存在着:一个是沿途的苍茫大地、山川湖泊、蓝天白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