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让学生从“经历活动”到“获得经验”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由于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在小学的数学课程中,加入了各种其他实验、操作、建模类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实验和反思.在本文中,我们对各类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对其他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性学习
  【基金项目】此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科研基地专项课题:小学数学反思性学习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FJJG15-33).
  一、动手操作过后的反思,促进感知性经验的形成
  感知性经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亲身操作,形成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求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作为案例.我们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动手操作实验.实验目的是探究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每组学生要制作两个完全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将第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斜面切出,拼合到其他部分.将第二个平行四边形切割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
  动手操作过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生们主要得出两点结论:
  首先,求一个具体图形的面积,可以通过求与它面积相等的其他形状的图形得来.
  其次,求一个具体图形的面积,如果这个图形的本身面积不好求得,可以通过拼接多个此图形,形成其他形状的图形,再计算得到.
  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对学生来说,是有利于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感知经验培养的.
  二、探究活动过后的反思,促进知识型经验的形成
  知识型经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具体知识.在求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案例中,教师在探究活动之后的引导学生反思的环节占重要地位.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动手操作具体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与它底和高都相等的长方形面积.又因为两个三角形正好组成一个与它同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对探究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加深了学生们对需要记忆的公式的印象,同时也还原了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得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了.
  三、数学建模后的反思,促进策略型经验的形成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可能理解数学建模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向他们传输一些建模的知识.策略型经验是指学生在学习的過程中,通过对学习的思考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得出对题型的解决策略.详细来说,就是面对综合题、类型题的处理思路.
  在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探究完成后,我们又进行了一些复合题型的类型讲解,比如,复合面积型题目,简单来说,就是启发学生在面对不了解的图形的时候,将这些图形分割、合并成已知的、可求的图形.除此之外,我们还将梯形面积作为进一步直视的延伸和研究.学生们在自主反思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的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切割法和拼接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
  由此可见,在数学建模后的反思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面对新题、难题时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
  四、体验想象后的反思,促进情感型经验的形成
  在整个探究活动结束后,我们对整体活动进行了归纳总结.学生们在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解题思路上误区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的印象和对数学的兴趣.这有助于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在整个体验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讲授知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学习积极性也十分重要.
  五、总结
  反思性学习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手段,也是一线教师教育教学中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适应了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习和教育的需要,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均有重要意义.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可以实验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娟利.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解题反思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7(12):153-154.
  [2]陈玲英.谈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的组织策略及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200.
  [3]管云霞.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确立[J].学周刊,2017(11):8-9.
  [4]王兆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181.
  [5]郭长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有四个“意识”[J].学周刊,2017(3):212-213.
其他文献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对新课标进行研究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中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中“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对于如何在函数的教学中切合学生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四能”做出了教学探索.本文简述一节课的构思过程以及课堂中一些引人深思的片段,并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提供给大家研究.  一、教学设计
【摘要】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实例来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课设计;翻转课堂;向量;立体几何  一、微课及其特点  (一)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创始人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是一种知识挖掘的工具,可以作为知识脉冲,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可以取得与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
【摘要】知识的本身就是由形式知识与暗默知识所构成的.SECI模型是知识创造过程的核心所在.SECI模型的四种转化模式: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内在化.笔者以《平面向量》教学为例谈SECI模型的应用,旨在使数学课程具备多样性与选择性、使学生用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SECI模型形式知识暗默知识引导自我生成  日本学者竹内弘高在《知识创造的螺旋》一书中认为“
【摘要】 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并结合自身实践具体从概念教学,定理教学和习题作业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数学建模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出高等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独立学院;数学建模;高等数学  【基金项目】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科研扶助基金项目“
【摘要】说到数学美,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想到的是 “简洁、统一、对称、协调、和谐和奇异”等,笔者则认为,数学真正的美在于它的火热思考之美,即“思维之美”.笔者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知识的板块与板块之间通过思考建立联系的过程;二是数学解题中的“另类”思考方式和“巧妙”处理方法.本文笔者通过对数学思维美得论述,并给出其对中学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数学美;数学思维美;数学本质  一、引 言 
自主性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摒弃传统教学中对基本理论的机械灌输,“学讲计划”教学模式,近几年在我市小学高年级推行实践,“学讲”是把学生学习探索过程的感受和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放在首位,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被动性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战略,“学讲计划”将教育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到学生手中,尊重学生的兴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一、调动学
【摘要】《标准(2011年版)》对教學活动的定义让我们看到,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活动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是一种对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追求,更是一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强调了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皆是围绕学生而进行,学生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近4年来参加微课制作与微课比赛的经验,以方向导数与梯度的背景为例,浅谈一下如何设计高等数学翻转课堂微课的内容.  【关键词】微课;内容设计;方向导数;梯度  【基金项目】2016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60202900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度(第二批)基于MOOCs/SPOC的翻转课堂改革項目(GK168800299098-035).  一、引言  随着互
【摘要】本文试图用辩证唯物论观点分析复变函数论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复变函数与实变实函数的关联和区别.  【关键词】实变实函数;复变函数;类同;区别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委基金资助项目(2350044).  复变函数论是数学分析的后继课之一(本文所指为单复变函数论,下同).在教与学中,如何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也想谈一点意见.  我们一直坚持主张,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认识数
【摘要】通过手指上的数学游戏,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并借助手指这一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手指;数学;游戏  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比较抽象、不易解答,我们通过手指上的数学游戏,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再借助手指这一数学模型,就能正确快速地解决问题.  一、时间问题  关于时刻与时间,小学生不易解决,我们可以采用手指上的数学游戏帮助学生正确地解答时间问题.  如图,伸开左手,手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