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课堂中感悟数学魅力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98655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要注重教材的整体把握,课堂的整体进入;增强大环节的意识,大问题的设计;提升捕捉资源、整合处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开放,更有效,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 智慧课堂 感悟 数学魅力
  
  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既要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又要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的符号表达和提高数学语言表达的水平;既要帮助学生建立猜想发现和判断选择的自觉意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心态,建构起一种唯有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才有可能经历、体验和形成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数学教学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双向转化和双向建构。下面就以《轴对称图形》这一课为例来谈一谈自己是如何使课堂成为智慧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数学魅力的。
  
  一、注重教材的整体把握、课堂的整体进入
  
  《轴对称图形》属于概念类课型,原来总会演绎“观察发现抽象概括丰富体验”这一学习模式。先通过对“天安门、飞机、奖杯”等对称物体的观察,寻找对称特征的物体,唤起学生对“对称”的感性体验,帮助学生明确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着把上面的物体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这些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从而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然后运用概念,判断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将学生零散的经验在活动中进一步清晰,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最后通过“创造”“找”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搜集”“阅读和欣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对称”的科学和美学价值。虽然也有了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在内,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等,但这些行为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概念演绎。事实上,学生学习概念是一个建构和生成的过程。教师虽然在理论上认同这一观点,但在教学实践中依旧是演绎概念。可以看出原来教师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从教材的知识点出发设计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按照教材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一组练习进行教学,沟通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也只是为了沟通而沟通。这样的教学缺乏对知识的整体认识,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割裂的。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采用“材料感知
  寻找相同中的不同(分类分析)
  归纳提炼抽象命名”的教学结构,从提供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过程中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与提炼,形成对“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中三个关键词:“对称”“完全重合”“对称轴”的理解支撑,最后形成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概念的内化。在课的第二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对“对称轴”找、画、想的活动递进,让学生的思维逐步从形象向抽象推进。最后再次引导学生回到生活,用所学知识感知生活中的美。
  应该说,对教材有了更多的整体意识、结构意识,进行教学时就会考虑这个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在该单元处于什么位置。
  
  二、增强大环节的意识、大问题的设计
  
  逐步形成每一节课有了大问题、大环节的意识。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你会把这些图形先对折,再观察,然后按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吗?”这个大问题,并把它放下去让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凸显了对折、完全重合等要素。第二个大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大量感知形成“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找、画、想的活动递进,让学生对“对称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习时学生自己动手折,动脑想,独立记录,通过这些大环节、大问题的设计,我抓住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即: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感知和内化。
  教师有了这种大问题、大环节的意识,能帮助学生建立灵活而开放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三、提升捕捉资源、整合处理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最考验教师的是课堂中及时捕捉资源以及分类处理的能力。当然这个捕捉资源、分类处理资源的能力非一日之功,是建立在教师对课堂的目标、重难点非常清晰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对课堂有全面、准确预设的基础上的。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在进行分类时,教师就要对分类的情况有非常全面的预设。在学生分类时,重点辨析“折”与“对折”“两边一样”与“对折后一样”“部分重合”与“完全重合”,从而在学生分类时,及时选用合适的资源,尤其是对半成品资源进行再加工,让全体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捕捉的资源在处理时一定要做到分清主次;相互间有联系的知识一定要沟通;半成品资源一定要重视。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素养、教育智慧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四、开放课堂
  
  1.让数学课堂更开放。开放的课堂,是一个师生、生生可以对话的课堂。我们的开放既包括问题的开放,即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这里的开放又指在学习过程中的开放。我们在提出开放问题的基础上,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元互动实现思维水平发展。
  2.让数学课堂更有效。数学课堂是有效的,即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制定目标时,我们应该考虑基本目标;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开放,注重培养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增加“拓展延伸”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得以进一步发挥。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
摘要 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推荐经典,读,读大气的文章,读名家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法,引领学生阅读;多方创设阅读情境,激励学生阅读。  关键词 推荐 经典 引领 阅读 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主张:语文能力训练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和教科书,还要发展到课堂外和其他书本。《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
一转眼的功夫,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我们坐在教室里静静地等待老师发通知书。终于,老师进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叠纸。大家不由得心里一惊,都为这 A blink of an eye, one semest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良好的组织课堂教学的作用,还能为学生课文的学习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为学生架起一座进入学习角色的桥梁。儿童天性好奇,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开课伊始就要牢牢抓住他们的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吸引他们进入到学习中。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新课。  1.猜谜激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生性活
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浸润着人文的色彩,彰显着生命的动感,承载着智慧的灵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