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验大效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熔化和凝固》教学实例,浅谈初中物理的体验式教学实践策略,突出学生在物理体验活动中获得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思想,思维习惯,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却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乐于学习;熔化和凝固
  2016年12月我参加了昆山市百节优秀课评比,初中物理组教学三片的初赛在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举行,比赛课题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
  比赛规则是上课的课题在比赛前两天才公布,备课时间很短,又是借班上课,刚拿到课题时我有点不安,感觉很仓促,很担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更快地和陌生的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们乐于学习?一堂课的教学,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课后我又能留给这些孩子什么呢?深思熟虑后,我决定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尽可能地为学生们创设物理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建立过程,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地体验物理的无穷魅力。现结合我的教学经历,浅谈我对体验式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二、 体验式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 设计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迪生曾说过,好奇是科学的种子。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用新颖的趣味实验代替普通的生活实例,设计认知冲突,使学生带着疑问,充满好奇地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熔化和凝固》一课时,一般从自然界中常见的冰雪消融的现象引入新课,而我采用了手工自制花形皂的体验活动。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块状的原皂和一块事先制作好的漂亮的花形皂,让学生大胆猜测,如何用这些原皂块制作出精美的花形皂?有学生猜测可以用刀雕刻,有学生猜可以用刀削成花瓣状后粘起来……
  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我给出了另一种方案:利用物态变化过程来实现。课前在网上订购了12份实验原材料和硅胶模具(配有说明书),要求学生4~5人为一小组,展开体验活动:先将大块的原皂,切成较小的切块,放在彩色的硅胶模具中,然后把彩色的硅胶模具放在酒精灯和石棉网上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使模具内的碎块快速熔化。
  待其完全熔化后,把硅胶模具放在冰块上冷凝,凝结后将整块花形皂从硅胶中倒出。为了使冷凝等待时间不要太长,我控制了花形皂的大小不能太大。
  活动中,学生亲眼所见,亲手制作,体验到了皂块从固态到液态再到固态的过程,既观察了物质状态的变化,又通过使用酒精灯的加热和冰块的冷凝,渗透了熔化吸热、凝固发热的概念,大大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可以了解到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可以用于生活,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 精选音像资料,传递多种有教育价值的信息
  物理学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时代发展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可以收集一些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现象以及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实况录像,使物理教学活动信息传递更加多样化。
  例如在教学《熔化和凝固》一课时,学生可以自己列举身边所熟悉的熔化或凝固现象,比如冰箱中拿出的冷饮在空中会熔化,蜡烛点燃后会熔化形成蜡烛油,蜡烛油又会凝固为固态……启发学生对身边的生活实例进行积极思考和交流,贴近学生的生活。
  而我又补充播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门拍摄的鞍钢集团用16吨钢水铸造“钢水浇铸党徽”全过程的视频,炼钢工人顶着高温开始冶炼,几分钟之后滚烫沸腾的钢水出炉,被吊车缓缓运到浇铸现场,浇铸工顶着高温开始往党徽模具里缓缓浇铸钢水,金灿灿的钢水涌入党徽模具,奔腾而出形成一条条的金色铁流。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体会学习的乐趣
  物理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实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内容要求”中,凡是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陈述的知识内容,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学习,这些实验是必须做的。
  《熔化和凝固》一节中活动2.4“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自然也在此之列。但平时课堂教学时老师为了缩短教学时间,更容易总结出实验结论会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思考,学生积极性不高。而我在上这一课时,设计成了学生实验。但由于冰块在常温下很快熔化,温度很难测量准确,特别是0℃以下的温度,实验室提供的液体温度计量程范围又不够,所以我选择了用海波代替冰块完成探究活动。此外为了保证实验时间不超过15分钟,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 实验装置是用配有带孔橡皮塞的“萘的溶解凝固实验器”代替书本图片上的大烧杯、长试管及试管夹;
  2. 一共准备了24套器材,其中12套器材事先装好了适量的海波,剩下12套器材事先装好了适量的石蜡;(做对比实验)
  3. 所有的温度计玻璃管上适当位置都缠绕了几圈橡皮筋起固定作用,以防止实验时固体熔化导致温度计玻璃管从橡皮塞孔内下滑,玻璃泡碰到试管底;
  4. 另外还准备好电子表(八年级学生当时还没有学过机械秒表的使用)。
  等到学生活动前,我先让学生猜想:海波或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可能有什么特点?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两人一组进行实验,不同的小组分别完成海波或石蜡的实验,自己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
  等固体全部熔化完后,各个小组学生自行根据收集的数据自主地绘制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感受猜想成功对否。最后各组学生交流分享,我把几组学生测出的海波或石蜡的数据和图像投影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对比数据后,可以很容易发现海波和石蜡实验结果不同,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从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再让学生运用“比较法”写出这两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反思同样是固体,为什么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却不同呢?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原来固体可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进而也很容易归纳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最后学生自主阅读一些物质的熔点表,让学生观察、体会,并从表中获取一些物理信息,了解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相似的实验探究,除了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外,还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实验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尊重客观数据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中配合发扬合作的精神,在认真收集、处理实验信息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体验式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能陶冶人的情感,进化人的心灵。同时它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果一段时间不学物理,具体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会淡化甚至遗忘,但学生在物理体验活动中获得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思想,思维习惯,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却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所以请让孩子们多多体验,成效將会是巨大的。
  作者简介:陈玲,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新镇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大众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幼儿教育提出了许多的要求,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过度重视室内活动和课程设计,对于幼儿的户外教育缺少应用的重视意识,户外教育的区域活动没有跟上室内教育活动的建设标准,当前幼儿园的户外区域设置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几点教育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摘 要: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理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介,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很好的探究和学习平台。本文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课为例,就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展开案例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地理教学;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下和课上两个阶段。下面我们以高
摘 要:对实验的“再利用”,使复习课不再是重复枯燥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使复习课既生动又高效。  关键词:实验探究;复习课;光学  一、 教学背景与困惑  (一) 教学背景  光学是初中科学的重要内容,它独立于其他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特别是化学与生物相关性较小,即使在其他内容不是很精通的情况下,照样可以把光学的内容学好,学透彻。  (二) 教学中的困惑  虽然光学在中考中的比重不是很大,但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小学科学教学实际出发,探讨探究式教学的有效路径和策略问题,力求通过优化科学课堂,坚持激励教学,设置问题情境,搭建实验平台,实施有效评价,指引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思维,收获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从而实现科学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激励;探究;体
摘 要:能量图像问题是高考中的一类物理题型,归纳和总结其问题特征,揭示其答题方法和技巧是有效提升高考物理答题策略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能量图像;还原;运动路径  在高考试题当中,vt图像是最常见的一种图像问题,它需要将物体的运动过程以图像的形式复写出来,然后借助图像进行分析解答。能量图像问题的处理方式正好与之相反,要将图像还原到运动路径图当中,正好是要将抽象图线具体化,才能获得最直观的认识
摘要:高中生物复习课能促进学生掌握和领悟所学高中生物系统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环节,是最大限度地温故知新、减少遗忘、提高能力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消化吸收所学生物知识,达到有效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概念图;针对性;主体性;迁移整合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知识的广泛获得及广泛的迁移实现的。如何让学生具备正确的
摘 要:如今的时代早已发展成为注重信息化的时代,在如今这种时代下,人类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以往的传统理念和老旧的教学方式都不再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微课也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一、 引言  微课在如今的教学中得到很多教师以及学生的认可,它可以说是新时代的科技与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在初中
摘要:导入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有效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彩的导入,为高中物理教学装扮凤头。文章主要从问题导入、生活现象导入、创设情境导入以及以实验导入等几个方面,论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和途径,以期通过有效的导入,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更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入方法;问题;情境;实验;现象;有效课堂  导入作为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间虽然很短
摘 要:本文介绍了PBL教法在《概率统计》课程中的应用,讲述如何设计教学项目,使学生更能深刻体会教学内容,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关键词:PBL;概率统计;设计实验  一、 背景介绍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或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缩写(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 称 PBL),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首次被用于医学教育。这种著名的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麦克马斯特大学、丹
摘要:利用《炫彩小灯的制作》这一实践项目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转变成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项目教学,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操作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从“做中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巡视指导,因材施教,在“做中教”,顺利完成一次教学任务。  关键词:项目教学;555定时器;炫彩小灯  一、 项目概述  本项目授课对象是高职院校电子专业三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但和绝大部分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