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唱响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是这样描述读书方法的。其中所提“口到”即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新课标也对朗读教学做出了明确要求。的确,朗读可以促进学生整体感知学习内容,表达学生对文章的感悟,熏陶学生的语言艺术情操,延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该怎样把握好“朗读”这把教学利器呢?
  一、以身示范,将课内朗读艺术化
  示范,就是老师亲自读,学生听并学习朗诵的方法。朗读教学要多做引导而不是“传授”,当我们耗时费力地指导学生“这句要轻读,那句要稍快”时,学生多数会比较茫然。朗读教学,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揣摩和学习。小学生正处于模仿和揣摩相结合的学习阶段,教师或者一些出色的学生的朗读会给学生一个范例,让他们在欣赏和借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具体教学中要注意:一方面,朗读要尽量让学生来做示范,而不是一味地由老师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这样也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朗读技巧。老师的示范,要尽量在难点上给学生引路。
  比如教学《草原》,由于文章本身语言优美,节奏舒缓便于学生掌握,所以,首先给文章选配了一段优美的音乐,然后请一位学生来进行配乐朗读示范。她对文章把握得很到位,声音婉转而动听,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她读完了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很快就征服了全场的学生,学生自发的掌声过后,便看见了他们一个个双手捧书,睁圆了眼睛摇头晃脑地投入读书的样子。
  二、形式多样,保证朗读训练常态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怎么诱人的艺术,如果形式单一,久而久之会让人感到乏味。朗读也一样,单纯地采用某一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效会衰减。所以适时地变化朗读的方式,会提高朗读训练效果,也是保护学生朗读兴趣的策略。
  配乐朗读是我时常采用的方法,但是课与课之间却不会重复采用。在《匆匆》的教学中,我没有先范读,而是与学生谈话。大意是说,这篇课文,我儿子读了几遍,可是我却总觉得不行,所以他又一遍一遍地读,总共读了十几遍,现在读得俨然是一个小小播音员,你们敢和他比赛吗?在这样的激励下学生非常兴奋,他们一遍一遍地读,开始准备比赛,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开始熟读课文,那么“比赛”已经退居其次,而我的目的早已达到了一多半。之后再请同学读,一听之下,作为“指导”过“小播音员”的我竟然“不敢读”了,所以请求其他同学救援帮我来读。于是乎,学生在积极踊跃的参与中,推进着朗读训练的进行。
  除此以外,像组织课本剧编写活动,比如《晏子使楚》;角色扮演活动,比如《陶罐和铁罐》;诵经典朗诵比赛等方式,都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课堂灵活应用。但是,方法无论怎样变,主旨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把朗读变成常态的习惯和兴趣。
  三、稳中求进,讲究朗读技巧新鲜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朗读,是一项系统化的技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朗读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朗读、感悟水平。所谓朗读技巧主要有:咬字、停顿、语速、语调、重音等,这些看似简单但是在具体语境中各自却有着无尽的变化,这也正是汉语言的魅力之所在。
  比如在《桂林山水》的朗读教学中,有几句“桂林的水真……啊”这个“啊”字的读音变化,就是朗读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忽略了“啊”的变音而读作“ā”,听来显得死板,也无法真正体验文章语言韵律之美。在细心引导学习“啊”在各句中的具体发音之后,学生自觉地进入了试读、揣摩和应用的环节,并且读得更加投入了。在具体工作中,朗读教学随时都伴随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常为学生的朗读注入新的血液,为课堂添加新的活力。
  四、把握时机,使朗读感悟明确化
  朗读是强化表达感悟的最好措施,在朗读过程中可以轻易地通过学生的断句、语调变化、语气等观测到学生对文章的体验和感悟。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朗读中能表现出激动的情绪,而对于情绪和语调的控制却表现得差强人意。这就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真实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通过朗读真实地表达出来。
  在教学《祖父的园子》时,有一位同学,用非常缓慢而极富忧伤的语气来读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生活的场面。刚读完,就有同学提出异议,说语气把握得不好,应该轻快、愉悦地读才好。提意见的同学也展示了自己的读法,并获得同学的好评。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因为这是教育学生找到真实感悟,切实体验文章内容最好时机、所以,就引导学生和老师合作来对比朗读,先很缓慢,几近哀伤地读,然后又一遍快似一遍地读,结果学生明确地说出,作者要表达的是在院子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只有轻快的语气才能更好地表达这种情感。
  这不仅仅是对于朗读语气的纠正,同时也更加深化和明确了文章的主题。可见,朗读教学在学生感悟文章情感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每届都要发展相当数量的党员。大学生的党建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结合,继承与创新的党建工作结合,党员与团员教育工作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高校党建工作做好,党员的发展才更具有说服力,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校;大学生;党建;结合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全面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学生要想真正学好物理,必须深入到学习中去,把握物理问题的实质。同时,物理课所学的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联系紧密,多数学生有学习物理的热情,这就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情境是指能够对学生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把这些结合到教学过程,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学者的共识。数学教学必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教师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纳入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感知数学的重要作用。也就是数学学习的生活性,要让数学学习体现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学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并把它们整合到自己
通过分析MANET路由协议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现有主流路由协议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限容、低开销的先验式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通过改进的抑制计时器机制来避免路由环路,邻居验
<正>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具体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无疑对一线教师有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适应改革潮流,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首先要尽快转变观念,树立
介绍了电子节气门的结构和驱动原理,设计了电子节气门控制器的软硬件。在电子节气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控制器的动态响应满足设计指标。利用系统辨识的方法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