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合唱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唱作为古老的集体活动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合唱艺术已经成为中小学弘扬团结合作优良传统的良好载体。本文就高中合唱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达到提高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普及合唱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 合唱教育 对策
  合唱作为一门古老、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从原始为了生存而举行的敬天活动,到成为宗教音乐的一部分,不仅起到了赞美神灵佑护的作用,还具有陶冶人们内在精神世界的作用。合唱发展至今成为涵盖戏剧和语言,以及舞蹈等综合性合唱艺术。合唱艺术强调共性的音乐表现,合唱成员在情感和速度、力度和音色上的协调合作在合唱过程中体现团队协作的精神风貌。合唱教育则通过紧密结合音乐专业知识,达到普及音乐教育的目的。本文就高中合唱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提出个人看法,同时就合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及取得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供同行切磋、交流。
  1.高中阶段合唱教育现状
  1.1音乐课课时被占用
  当前我国提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方针,中学校园内合唱教育地位得到提升。由于仍需要从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现实中小学音乐基础相对较弱,只有少数学校的合唱教育开展得较为顺利。因此高中阶段主科和副科占用课时在比例上严重失衡,存在主科经常占用副科课时等情况。
  1.2音乐课教材不规范
  由于音乐教材有的使用五线谱,有的使用简谱,而有的则是五线谱和简谱混合使用,使音乐教学内容混乱和目标不清晰[1]。当前不少学生对乐谱认识存在差距,造成合唱教育基础相对较弱。
  1.3专业指导合唱教育的教师较少
  虽然我国音乐教育不断发展并取得了较高成就,但在基层中学专业指挥合唱教育的教师相对还是比较匮乏,高中合唱团指导教师往往有些是来自非音乐专业的教师,有的音乐教师虽然是音乐专业的,但不具备指导合唱团的能力。所以,高中合唱教育有待不断完善和提高。
  2.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合唱教育
  在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合唱教育被排到了素质教育的前列。在集体活动中增加合唱教育内容,能有效提升高中阶段学生整体素质。需要在高中阶段学生中开展合唱教育时,应合理设置好高中合唱教育课程,主要从基础乐理和视唱练耳,以及合唱作品欣赏、演唱合唱作品这四个方面合理设置课程[2]。
  2.1安排合唱作品欣赏内容
  合唱艺术中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听觉,在音乐课上安排欣赏合唱作品环节时,教师应就合唱起源和历史,以及种类、形成和发展等,通过多媒体向学生简要地普及,并在课堂上播放合唱作品,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欣赏刚播放的合唱作品的同时,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听合唱作品时的感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通过交流人声带来的美感,逐渐建立对合唱的审美观念。
  2.2指导学生学习基础乐理
  基础乐理是进入音乐之门的基础知识,音乐课中教师应向学生讲解音的各种属性,然后向学生讲解五线谱记法和各种音乐记录符号,以及音乐节拍、节奏和调式等要素。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五线谱,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音准和节奏感,从艺术特点上了解各种音乐体裁。让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同时表现音乐,并提高欣赏和演唱音乐作品的水平。
  2.3指导学生视唱练耳
  教师应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合唱教育时,通过提高学生音乐听觉能力,对音高音准和节拍节奏,以及和弦音色和调式调性等开展练耳训练,在提高学生内心听觉能力的同时增强其音乐记忆力,经过训练后学生应达到一定视谱和唱谱能力,还能在丰富音乐语汇的同时,将良好的内心音乐听觉运用到合唱表演当中。
  2.4指导学生演唱合唱作品
  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合唱作品欣赏后,还可以组织学生演唱合唱作品。指导学生演唱合唱作品时的课程内容,可安排训练学生合唱发声技巧,或者训练学生多声部配合,以及对和弦进行听觉训练,并且可分别在多个课时内完成上述训练。通过教学结合视唱、和声,以及曲式等系统性教学,让学生在倾听中学会与人配合,通过感受音乐语言和体验音乐情感美,以及旋律美和声部间和谐的美感,并且对演唱时身体律动和音色美加强了解和体会。这样学生通过在课堂上演唱不同风格、类型,以及不同时期的合唱作品,不断提高自身演唱合唱作品的能力。
  2.5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合唱教育中
  虽然可以利用音乐课时指导学生系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但由于客观存在的诸多限制因素,学生在课外接触钢琴等乐器的机会并不多,缺乏对音准和节奏,以及五线谱读法的正确认识和参照[3]。需要教师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准确音高和节奏的同时,让学生随时通过专业音乐软件,使用五线谱输入和虚拟钢琴界面等功能,准确把握合唱作品的音准和节奏,既有助于学生视唱练耳能力提高,又有更多时间演唱中外合唱作品。
  2.6完善专业合唱教育队伍建设
  教师一般都会在合唱教育中担任指挥工作,好的合唱教育中的合唱指挥是非常重要的。合唱指挥作为合唱团的组织和领导者,担负着合唱艺术指导和实践任务。需要指挥者具备专业合唱指导技能的同时,提高艺术学和哲学,以及心理学、美学和教育学素养,在提高自身社会人文学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同时指挥还应对合唱团成员怀有真挚的爱意,只有建立和合唱团成员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成功完成作为指挥的二次创作。另外,还应认识到指挥不仅是打拍子的人。
  3.合唱教育对学生合唱能力的提高作用
  3.1让学生掌握合唱学习的基本要素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首先应转换观念正确认识合唱教育的作用。合唱团不仅是多人大合唱,或只是部分喜欢唱歌的同学的集体哼唱。高中阶段学生在音乐课堂通过音乐基础知识学习,演唱合唱作品不仅是学唱新歌的模唱方式,还应该运用所学乐理知识,如音符和节奏,以及节拍和和弦等内容,让学生在长期学习合唱中培养音准概念。
  3.2学生合唱时协调配合能力增强
  合唱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效训练方法,指导合唱团成员互相倾听各个声部,达到演唱时气息、音准,以及音色、音量和情感等的协调统一。需要合唱时注意如何在音准和收声方面做到和谐,教师指导学生练声时,不仅要求他们用正确的唱歌姿势,还要求学生应用轻声演唱的发声方法,达到合唱艺术中需要的正确声音效果。
  3.3理解歌唱内容及作品内涵
  合唱艺术是通过科学发声方法,用优美歌声表达人们内心愿望,使文学语言实现音乐化。这就需要演唱者把作品内在情感表达出来,让听众进入角色产生共鸣。演唱合唱作品时合唱团成员是在进行二度创作,只有将语言、情感用优美歌声表达出来,才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合唱作品的意境,对音乐形象塑造和思想感情表达有积极作用。另外,合唱过程中,通过各具功能的和弦音在各声部中的协振作用,让整个合唱音产生饱满而立体的和声效果。
  综上,教师通过合唱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建立内心听觉,在训练学生演唱合唱作品的同时,增强对合唱作品真实美的领悟,并且在演唱合唱作品的过程中增强团队精神,获得对音乐艺术美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蒲宝玲.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合唱教学[J].音乐天地,2011,5(11):78-79.
  [2]江贤根.让学生在和谐的声音中体验美——中小学合唱教学之探索[J].大众文艺,2012,6(4):231-232.
  [3]刘雪艳.提升中小学合唱教学效果方法探究[J].大众文艺,2011.9(10):1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教学质量评估的实际,在研究数据挖掘理论和教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数据分析,期望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改善教学质量提供决策依据,为学校教学管理提出趋势性的、可操作性的、有益的建议和措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教学评估 高校教学质量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作为教育整体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是构成教育评估的主体与基础,
摘 要: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但当今大学生的“德育”并没有与“智育”齐头并进,造成人才高文化与低素质的不对等现象。本文探讨了高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指出了高校开设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 礼仪教学 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人际交往。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并求得可持续
摘 要: 士官教育阶段是弹药保障士官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目前弹药保障士官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现有实验实训模式,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弹药保障士官 任职能力 任职教育  我军的士官培训是以培养实践技能为核心,以服务岗位为方向,以时效性、针对性和适用性为特点,其核心是任职教育。当前我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很快,弹药保障理念、保障方法等也在不断随之变化,因此对
摘 要: 校园文化是围绕校园整体开展的群体文化,其包含看得见的物质文化、看不到的精神文化等,文化建设及服务的群体包括教师、学生及其他教职工。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 学校管理 硬件设施 校园环境  强化学校管理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围绕校园整体开展的群体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学校借助现有资源及先进理念,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升级校园硬件
摘 要: 银行家算法要解决的通常是并发多进程、多种类资源环境下的死锁避免问题,所处环境有随机性、动态性的特点,算法采用的数据结构多且复杂,这些因素易让学生潜意识地产生畏难意识,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PBL给出一种团队教学模式。银行家算法的实际教学显示,这种教学模式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教学内容的可理解性。  关键词: PBL 团队式教学模式 死锁避免 主动学习  一方面,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是多进
摘 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信息化、全球化发展,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用型人才,提出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我校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学生”的指导思想;形成了育人为本、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的育人理念;形成了知学生事、解学生忧、暖学生心、导学生行的基本工作要求。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育人为本 教育管理  近年来,随着持续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酒店服务类客房服务技能教学的某些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客房技能教学的发挥和运用。本文介绍了借助微型教学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对酒店服务专业中职生进行了客房服务技能教学改革,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技能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型教学 客房服务 技能教学 实践运用  当今,随着中职酒店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在“知识够用”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实践操作训练。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及实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最近几年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做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专业会计人才。作者从教学氛围、教学方法、实践操作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中职教育 会计专业 问题 措施  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社会飞速发展,对于具备一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