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管理品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园文化是围绕校园整体开展的群体文化,其包含看得见的物质文化、看不到的精神文化等,文化建设及服务的群体包括教师、学生及其他教职工。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 学校管理 硬件设施 校园环境
  强化学校管理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围绕校园整体开展的群体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学校借助现有资源及先进理念,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升级校园硬件设施,打好校园文化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先头兵,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作为基础校园文化建设如同空中楼阁。为此,我校依据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为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校实施了整体的升级改造。
  首先,我校根据学校现有基础,从长远发展考虑,对学生进行整体布局,我校总占地面积93380㎡,建成了多功能的教学区,如实验基地、现代化的度媒体教室,同时对教学的基础教学用具及软件进行升级;为了让我校师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建成校舍15071㎡;同时学校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开发运动区,如新建标准运动场。经过升级改造学校整体环境得到巨大改善,让教师更加舒心地工作,学生更加舒心地学习。
  其次,在校园布局上进行了统一设计,校园外墙采用古典色,如一面“百龙壁”充满中华文化的气息,建成池塘、凉亭、树木相间的优美环境,就连学校的雕塑也无暇融入整体环境中,整洁有序、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教育的启迪,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实现环境教育人,环境改造人的目标。
  二、创造优美校园环境,发挥校园环境功能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优美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受到启发,受到启迪。为此,我校打造以绿色为主体的文化园林校园,不为了建筑一间房而减少一寸绿地,严格保证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都传情。
  第一,绿色主体,园林校园,美化校园。学生各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容易受到环境感染,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师生心情舒畅,人际和谐。校园采取园林风格,小桥流水,树木环绕,与蓝白相间的教学楼相映成趣,漫步其中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优美的环境切合学生心理,营造有助于学生成长的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氛围。
  第二,文化装饰,营造氛围,教人育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就是要通过校园的文化装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教人育人。我校作为榜样式风格校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能激发学生求知、上进的心理,在校园的外墙,教学楼的外墙等都成为宣传本校文化的基地;在走廊、过道、校舍等地方悬挂名人名言、图文并茂的《弟子规》等宣传标语,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校门口,教学楼的雕塑等位置,布置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标语,既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通过这种“无形的言语”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开辟专门的文化宣传栏,对学校历史、环境、文化,甚至安全事项进行宣传,培养师生的责任意识与进取意识。
  优美的环境不仅能赏心悦目,而且能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文化教育功能,更能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将校园建成师生的工作、学习、成长的乐土。
  三、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强化学校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是校园正常运转的保障,是规范师生言行,保证校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需要。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部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是规范师德,树立校风、教风、学风的有效保证。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必须强化学校管理机制。
  第一,提高管理意识,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整体设计,精心安排,制订了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同时,在校园发展过程中,我校重视各项制度的完善,将制度建设作为一个工作来抓,建立了涉及学习、生活、工作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将校园人、教学楼、校舍、操场等都纳入制度范畴,并完善了监督、检查机制,形成有制度、能执行、能落实的良好局面。
  第二,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三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民办学的教学理念,确立了“爱国、求知、强身、立业”的校风,形成了“严谨、通达、爱生、乐教”的教风和“立志、勤学、守纪、成才”的学风。
  校风就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在校风建设上,我校积极倡导主人翁精神,将爱国作为基准,确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位,让师生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也不会有我们现在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建设具有文化气息的学习风气,让学生明确学习是学生的责任,是以后我们安身立命的资本;同时我们重视体育锻炼,建设专门的运动区,让学生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立业不仅是对学生学有所长的要求,而且是对教师的要求。
  教风是一个学校长期形成的教育特点,承载着师德师风师能多层次的内涵。我校长期坚持师德建设,树立教师形象,明确教师先做人后育人的理念,强化教师业务,通过多渠道提升教师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让教师形成“严谨、通达、爱生、乐教”的教学风格,成为新时代的教育者。
  在学风上让学生从小就树立高远的志向,让学生养成刻苦学习、守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我校是一所具有特色的学校,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而且重视学生艺术教育的开展,让学生形成快乐自信、敢于挑战的学习风貌。我校学生在本地区比赛中多次获奖,整体成绩也名列前茅,同时学生敢于创新。
  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凝练校园文化精髓
  课程资源和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途径,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展,让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在日程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文化建设达到知、行、意统一,进一步推荐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第一,借助课程资源,彰显文化功能。我校利用德育教育课程的机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书法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第二,借助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如在四川发生地震时,开展了“弘扬博爱情系灾区”募捐活动,并利用活动机会开展师生德育教育;并建设文化平台,给师生创造活动机会。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扎实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统一设计,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完善硬件设施,打好校园文化基础;需要建设园林式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功能;需要完善校园制度,强化管理;需要开展文化活动,凝练校园文化精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管理品位。
其他文献
研制了一个可移动的自容式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装置(简称Benvir).该装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设计,自容式数据存储,较国际上其它海底原位监测装置具有较小的体积和空气
摘 要: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因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加深大学生对思政教育价值的认识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状,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希望以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识的加深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摘 要: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由国家政策主导,各高校积极配合实施的一项工程。不仅体现了高校信息化水平,而且是衡量我国信息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指标。高校信息化建设在教学、科研、办公等领域有积极作用。本文重点讨论高校信息化工程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信息化 系统平台 网络建设 政策导向  1.引言  近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2015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东北大学开幕。来自200多
摘 要: 随着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高专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在此基础上实施三角互动教学法,即师生间互动、学生间互动、教师和专家互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操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 三角互动教学法 教学改革  2006年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此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红花黄色素(SY)是从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rorius L.)中提取出的一类含有多种成分的水溶性查耳酮类化合物,是红花氯化钠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本文较系统的描述了该类成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初中学校的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会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中,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营造出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全面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是校园的管理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  (一)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
本文将科学测量理论的多面Ranch模型理论用于师范生说课技能评价的数据分析,为相关评价提供信效度信息,同时为未来教育测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 本文结合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教学质量评估的实际,在研究数据挖掘理论和教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数据分析,期望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改善教学质量提供决策依据,为学校教学管理提出趋势性的、可操作性的、有益的建议和措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教学评估 高校教学质量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作为教育整体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是构成教育评估的主体与基础,
摘 要: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但当今大学生的“德育”并没有与“智育”齐头并进,造成人才高文化与低素质的不对等现象。本文探讨了高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指出了高校开设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 礼仪教学 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人际交往。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并求得可持续
摘 要: 士官教育阶段是弹药保障士官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目前弹药保障士官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现有实验实训模式,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弹药保障士官 任职能力 任职教育  我军的士官培训是以培养实践技能为核心,以服务岗位为方向,以时效性、针对性和适用性为特点,其核心是任职教育。当前我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很快,弹药保障理念、保障方法等也在不断随之变化,因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