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探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d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数学教学注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合作意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初中学生本身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大的好奇性,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个性化较强,较易产生叛逆心理。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所面临的问题
  其中重要一点为学生没有从合作学习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或者说没有“尝到甜头”。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学习时,很多学生只陈述自己的观点,没有与其他同学进行深入探究,课堂合作学习也就流于形式。
  教师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小组划分,只是按照学生所在区域进行小组的划分。很多学生与周围的同学早已很熟悉,合作学习时缺乏新鲜感,课堂合作的效率不高。另外,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学生的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合作小组长期固定,没有轮换,造成学生合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对合作任务的选择不合理。例如,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有理数》一章时,教师考虑到学生刚刚进入初中课堂,对有理数的理解有难度,在选择合作任务时,将题目的难度降低。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方法很可能适得其反。在进行小升初的准备中,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七年级的教材。将题目难度设置过低,在合作中也缺乏了挑战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另外,很多教师未能对学生的合作方法进行科学引导,很多学生进行独自摸索,不得其法后,学习积极性往往也遭到了打击,对课堂合作学习也仅仅是走过场了。很多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课堂缺乏有效控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聊天、吵闹,扰乱了课堂秩序。
  二、加强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方法分析
  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需充分考察学生的个性,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小组的划分要充分利用小组成员的各自优势,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提升合作效率。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对小组划分的情绪变化,避免将存在矛盾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小组,从而激化矛盾。另外,教师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时间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可以建立评测机制,在划分前与划分后进行考试的测评,对测评的结果进行分析,逐渐划分出最佳的小组,充分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时间进行充分把握。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尽量充足。其中的重要原因不仅仅在于此章内容较难,学生独立学习难以掌握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勾股定理》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对课堂进度以及课堂秩序进行科学控制,合理发挥教师的控制能力。
  合理设置合作任务,加强引导式探究学习:教学任务的布置是课堂合作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将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结合。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活动中,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研究,科学掌握教学内容。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任务设置时,可以将合作任务与实际问题进行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题材,进行相关应用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进行多种方法上的引导,引导学生创新合作方式,积极寻求适合自己小组的合作方式。同时,纠正合作方式的偏差,找出个性化的小组合作方式。
  三、分层教学
  (一)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有序进行分组
  诚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各自的成长环境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但这并不一定就是教学的阻碍,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差异科学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实现互补,提升学习效率。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分为三种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起点高,拥有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推理、判断能力强;第二层次的学生成绩中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推理、判断能力较高;第三层次的学生起点偏低,只掌握着部分基础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推理、判断能力差。另外,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多与学生及其家长交流,明确学生的优劣势;其二,分组是具备伸缩性的,切不可过于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做到了这几点,才能更好地进行差别性教学,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依据分组后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般来讲,数学课堂主要有引入、解说、操练三个步骤。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别灵活对待。首先,引入。由于数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回忆学过的内容来引入新的内容。具体步骤是:第三层次的学生负责回忆学过的内容,加深印象;第二层次的学生负责引出新内容;第一层次的学生负责完善第二层次的学生引出的内容。其次,解说。解说一般由教师负责,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第三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再次,操练。结束了新内容的学习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操练。鉴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比较得心应手,教师可让其操练转变形式的习题,让第二层次的学生操练比较有难度的习题,而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只需让其解决难度小的习题,加深记忆即可。这样一来便形成了学习合力,成绩好的指导成绩较差的,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可否认,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见数学这门学科的应用性极强。为了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身边的事,用数学的头脑、方法来分析周围的世界。作业作为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增强其应用性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途径。阅读作业——结合材料内容中的读一读,或一些有意义的材料多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實践作业——课后多开展兴趣小组、社会调查、参观学习、野外测量、数学实验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耐心与坚持,针对出现的状况能够及时解决,科学、合理地掌握教学的过程,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加强与各学科教师的合作,充分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小组教学,提升课堂合作学习的质量。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生的教育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自身喜欢上学习,对于初中数学这门需要强化思考,活学活用的学科,单纯的依靠老师的讲授很难实现很好的效果,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掌握和有效利用,将知识真正的为己所用。进行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研究,用更有效地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提高其初中数学文化水
摘 要:在初中物理中应用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者变为主动学习者,能够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但是当前的探究式教学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探究式教学难以起到应有作用。本文笔者主要剖析了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求对初中物理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摘 要:生物教师在新的课程的实行过程中,为了教学效率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本身要进行思考。如何可以有效地对教学资源进行使用,尤其对于现代化的教学的手段可以合理运用,如何有效率地指引学生自觉开展科学的探究等,都是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生物  新的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怎么对教材进行一个有效的运用,如何将教材发挥到极致;教师怎么才能对教学资源有效的使用,如何将教学资源
摘 要: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实施的关键点。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关键点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合理的分组  现在很多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分出来的学习小组都是随机的或者根据学生
生物柴油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一种,由于其来源的稳定性及环境友好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是目前研究应用最广泛的,但是传统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存在催化剂难回收、易皂化等缺陷;传统酸存在催化剂难回收、腐蚀设备、反应慢、废水多等问题;固体碱催化剂稳定性差,易失活;而固体酸催化活性相对低。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活性高、反应温和、无污染、易回收的酯交换催化剂。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