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话语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灵魂。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高三教师话语量、学生话语量以及教师课堂提问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进而分析、讨论了目前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现状:教师话语占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的状况在重点中学正得到明显改善,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存在,这需要英语教师们进一步重视并改进。
  
  一、研究背景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指教师在英语这一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上组织教学和传授知识所使用的语言。实际教学中,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在相当多的英语课上,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教师话语量过多,且质量不高;师生间缺乏真正、有效的问答。因此,理解和研究教师话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江苏省某四星级重点中学高三4、6、10三个班的全体学生共164人。4班教师:男,20年教龄,省特级教师,教研组长;6班教师:女,12年教龄;10班教师:女,3年教龄。笔者认为这三位老师的课各具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听取并录音了他们对同一单元阅读课的不同诠释。本研究为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高中英语课堂话语、了解和描述教师话语的特点,采用了个案研究(课堂录音)、问卷调查(学生)和访谈(教师)的方法。
  
  三、结果与讨论
  
  (一)教师与学生的话语量
  借助课堂录音,笔者对三节课中师生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了记录,同时对教师话语、学生话语(集体回答、个人回答和小组讨论)和其他活动(阅读、练习)所占时间和比例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不同教师的三堂课上,教师话语占用比例分别呈现不同的特点。4班教师是特级教师,对教师话语的把握比较到位,其英语课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10班是年轻教师,课堂上比较擅长运用口语;6班教师略显传统,教师话语占了课堂一半以上的时间,这显然不符合现代英语课堂的要求。赵晓红通过研究发现,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语量占据70%至90%的课堂时间,学生几乎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本次调查中,教师话语为课堂时间的44.7%-63.3%。这一比例确实比前几年的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比例要低很多。当然,考虑到客观因素,本研究是在重点中学进行的,该校的大部分教师相对而言更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应该说学校倡导的新课程改革和有效教学是落到实处的。但研究中仍可以看出目前还有些英语教师仍独占“话语霸权”,学生没有多少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述观点,这样的课堂并没能为有效交际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教师访谈中,特级教师的教学观念是高三英语阅读课有别于高一或高二的阅读课,他认可“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理念,既重知识的讲解,发挥学生的能力,又不忽视“练”;年轻教师则认为阅读课要注重师生话语互动,“练”不应占过多时间;6班教师觉得教师直接讲解更实在,既不浪费时间,还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况且高三阅读课上教师准备的问题综合性、探究性较强,学生未必能答上来,还不如教师自问自答,学生只要认真记录就行。
  笔者搜集了学生中164份有效的调查问卷,90.9%的学生希望老师多给自己表达的机会;88.3%的学生不认同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80.1%的学生表示喜欢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讨论、互动的教学模式。然而调查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8.3%的学生倾向于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显然,这部分学生已习惯于老师的讲解,懒于自己思考。
  上述调查表明,当前,多数教师对教师话语不应占课堂话语总量太多持肯定态度,只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不得不进行“包办代替”的填鸭式教学。然而,相当多的学生对教师过多的讲授并不欢迎。那么,多少比例的教师话语量才合适呢?周星和周韵认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下,教师话语多为课堂时间的15%到35%。笔者认为,很难精确地界定恰当的教师话语量,教师不妨遵循这样的原则:没必要的时候尽量少说,有必要的时候尽量多说。
  (二)教师的课堂提问
  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提问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展示性问题和推断性问题。前者主要是检查学生的记忆、复现能力,提问者预先知道答案,也可称为事实性问题;后者是基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推理判断、分析鉴赏,这类问题属于启发性问题。在回答推断性问题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学实践中,许多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呈现封闭性的特点,学生缺乏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本研究根据这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对教师的提问进行了分类统计。调查发现,三位教师的提问数量虽有所不同,但都呈现出一个特点:展示性问题远多于推断性问题,占提问总量的56%到78%。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82%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多为教师已知道答案的问题。64%的学生希望老师多提问,这表现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较强的课堂参与意识。在课后访谈中,教师承认启发学生思维的探究性提问较少,部分学生怕动脑,教师担心有挑战性的问题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由此可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习对象,教师要精心设计多样化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开拓学生思维,同时又要避免问题的过于程式化。优化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对问题精挑细选,既要难度适中,又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对于理解、鉴赏性的阅读材料,不能局限于标准答案,要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可以渗透到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论
  分析课堂话语是改进、完善英语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进行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反思英语课堂行为。通过本研究可见:教师话语占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的状况在重点中学正得到明显改善,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存在,这需要英语教师们进一步重视并改进。教师课堂话语的数量和质量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研究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并设计有效、适当的教师课堂用语,进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2]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1998(2).
  [3] 高艳琳.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9).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关于Word是否能出镜像硫酸纸的问题众说纷纭.其实,许多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都忽略了出镜像硫酸纸所需的硬件和软件.Word以其所见即所得的优点获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但系统
一、对体育教学艺术本质的几点认识    科学地认识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首先要把握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除要接受体育科学、教学艺术论等上位科学理论指导外,还要受诸如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广泛影响和制约,如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教学活动规律、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总之,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可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又能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
论述图书馆藏书剔旧的原因、意义、范围、方法以及剔除书刊的处理。介绍了藏书剔旧工作的重要性。
一、掌握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对于刚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学生来说,虽然认知水平已达到一种形式运算阶段,且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但因为他们从没进行过专业化系统化的物理思维判断能力的训练,加上他们物理知识及其经验的不足,具有很大的制约性和局限性,所以他们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和思维品质相对较差。具有以下特点。 1.思维条理性、组织性较差 中学生不善于有计划、有条理、有目的地进行思考,在遇到
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地区图书馆存在的差距,指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西部地区图书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提出了当前形势下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并注意方式方法,以达成教改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
从普拉特链霉菌80-7发酵液中分离到抗生素80-7-A。该抗生素引起柑桔贮藏病害的指状青霉和白边青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鉴别,抗生素80-7-A很可能与已知核苷类抗生素杀结核菌素同质。
本文论述清乾嘉时期的朴学大师们,以“明道救世”为目的,校订群经,在语言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和辑佚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古籍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得到了Stein流形的子流形上的一个具有权因子的Koppelman 公式及一个内插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