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st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础教育教学中,课程的形式无论是综合课程、科学课程,还是以往的分科课程,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时,都必然按照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但是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分层进行有效教学中的“层”也将是处于动态的.从新课程标准中可看出物理课程标准在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从教师方面来看,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在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观念必须贯穿课堂教学过程.在物理教学工作实践中,为了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认识概念、精心设计教学实验
  前概念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它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突破口.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大脑的前概念成为学习物理概念的突破口呢?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前概念的不合理性.生活中存在的感性材料通常有着较为复杂的背景,本质和非本质的因素常常的混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很难利用这种的材料来建立相应的物理概念.但精心设计的实验则不同,它可以简化甚至纯化这部分感性的材料,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更明确、具体的认识.在获得了鲜明的感性材料后,学生便会把大脑中原有的观点与具体的实验事实进行比较,这样必然导致认知冲突.这就是物理概念有效教学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学生建构物理学概念的突破口.
  二、巩固概念并精心编撰练习
  作为学生,常常认为理解物理概念就是简单的复述定义,所以在建立相应的概念后,应让学生进行及时地有针对性的练习,以便通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使用新学到的概念,使他们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对物理概念理解的偏差.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层次来检查学生对物理概念掌握的情况:①能够明确概念来自于哪些客观事物中;②明确概念反映了事物的哪些本质属性和联系以及它的物理意义和适用的范围;③应用概念能够说明、解释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和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得到加深、巩固概念的理解.可以根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或物理概念的特征设置具体习题.
  三、整体结构教学并且理解规律
  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观念和它们的相互联系构成的理论框架,从而要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涵外延以及联系,并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程度;经常性地帮助学生建立全书的整体框架,使物理知识变的更加系统化,形成较为合理的对物理学科的认知结构.更好地理解物理的规律,并借此获得直觉的联想和判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敏捷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整体结构教学分以下三方面进行:1.掌握物理学科基本结构.2.全面训练物理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组块思维.
  四、提高教辅意识并且调整职能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管理它的目的是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可是仅仅配备仪器,建立实验室,只能说是为实验教学提供了相关的物质条件,实验教师才是使这些设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关键.事实上,实验室工作者需要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为了保证正常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本人通过这几年潜心研究和不断实验,努力拓宽自身的工作思路,进行耐心细致地探索,努力转变培养目标观念,积极调整工作职能,实现了由传统单纯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准备的职能,向协助科任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教辅职能.
  五、融入实验改革不断创造条件
  实验教师应是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参与者.预设实验教学档案,预见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新生组织学习《实验室规则》,第一节课进行实验室的操作规范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针对高中物理分组在使用过程中实验仪器易发生损坏的情况,及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必要时采取一些预防性的管理措施.实验过程中,本人深入课堂,协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排除仪器故障,处理偶发事件,帮助学生来排忧解难,以及及时地进行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实验操作错误和不规范的行为,对普遍的、反复的错误,收入实验教学档案中,研究解决的办法.
  六、提升理念技能 强化培训
  新课改要求实验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作为一名实验教师,要时刻树立“创新目标”观念,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氛围民主的现代实验教学观.首先,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多研读物理专业教材和杂志是实验教师自身发展的基础.其次,明确自己日常工作的具体任务和目标要求,主动地了解物理学科教师的教学安排及教研进程,与任课教师进行密切配合,立足现有实验室条件,为开展教学改革,再次,适当的开辟校际间,通过因特网与同行交流沟通,学习同行在服务物理教学工作中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杭州市教育技术中心.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基础,2005.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罗益群.努力当好新课程下的实验教师.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
  [福建省安溪梧桐中学 (362402)]
其他文献
师资队伍建设是各高等院校的重点研究项目,师资队伍的规模和专业水平就是高职院校的名片,也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资源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因此,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就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自我发展入手,从教材、生活、社会环境以及互联网等多个途径来阐述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希望通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能够为物理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的资源支持.  关键词: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时至今日,新课改已不是什么“新”的理念,而是一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无疑,新课改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因生制宜,从实际出发来思考解决办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导,但新课程标准
如何科学地处理城乡发展关系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历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城乡关系的复杂性,能否协调处理城乡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摘要:有效教学是实效的教学,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具体讲,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力求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途径  一、充分做好物理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1.研究《物理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阶段,好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积累,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物理是学生步入物理学习的基础时期,物理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初中物理尤其关键.学生进入初二阶段,看到物理课本很兴奋很新奇,但是物理学习的枯燥无味,很
期刊
“活动与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以实现化学知识的落实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完美统一.为有效达成这一学科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以问题情景驱动科学探究活动;以知识的获取作为核心设计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根据实施条件设计不同的探究活动;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水平的评价.  一、运用发现式的探究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