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cj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阶段,好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积累,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物理是学生步入物理学习的基础时期,物理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初中物理尤其关键.学生进入初二阶段,看到物理课本很兴奋很新奇,但是物理学习的枯燥无味,很快让他们失去兴趣,并产生畏惧的心理.基于此,为了激发初二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初二第一学期的物理教学尤为重要.
  一、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初二学生学好物理课的关键,取决于对物理课的兴趣.1994年秋季版的物理课本,图文并茂,新颖有趣,内容更人性化,通俗易懂,适合中学生的接受范畴.
  新教材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其中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等丰富多彩.与原教材比较,趣味性很强,新教材中的动手实验活动很多,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能吸引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既能利用概念,又能得出规律,通过实验又加深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印象.初二第一学期的实验活动,依据新教材进行,因为新教材的深入浅出的特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学习物理不在是一件天大的难事.物理实验中的趣味,让学生对新教材中的实验课充满期待.新教材第一章第二节中,有一个分组实验,其中的第三步是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课本要求,按图排绕,但学生的两只手,一只要固定铜线的一头,一只要不停地缠绕,而他们还要记录线圈的长度,这样会手忙脚乱,请别的同学帮忙,测定结果却不理想.考虑到这是初二学生第一次进行实验课,笔者提议大家开动脑筋,想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群策群力的智慧表现,一个简单的办法诞生了:首先,把铜丝的一头弯曲,然后折回,压在铅笔一端,一圈一圈地有序缠绕,这样的缠绕松紧合适,学生一人操作也游刃有余,一手固定铜丝一头,另一只手进行测量,简便易行,且数据结果正确,这次试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做好试验成为他们学习物理课的动力.
  二、疏通教材难易点,创新教学方法
  虽然,新教材进行了人性化的改进,降低了物理课的枯燥和难度,但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还是感到难以理解,遇到阻力,难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要求老师认真备课,仔细分析新教材,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的教授,而老师还要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讲授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实验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感到物理知识是一个有趣的学科,老师再联系到生活中的物理常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课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课本中的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新教材中的力、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异彩纷呈,让学生充满无尽的遐想,学习兴趣会高涨,但毕竟物理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的奥妙非一日能解,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阻力和困难是避免不了的事情.课本第一章的第二节,有一个条目“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大多数学生的测量总是不正确,有的学生甚至学不会测量记录.老师此时所起的作用是疏通点播,就是用最简单的比例法去演示,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学生容易掌握,方法是:先明确最小刻度记录的规格是毫米刻度尺,然后在黑板上按比例画图,用刻度尺测量,结果显而易见.
  第二章的“平均速度”问题,是新教材中的难点之一.虽说“平均速度”是个难点,但新教材关于这个问题的诠释通俗易懂,学生都学得很成功.但在做“测平均速度”实验时,学生会普遍感到难以理解,老师在这个时候讲解“变速运动由于速度是变化的,所以各段路程或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的概念,并延伸拓展到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问题,学生会印象深刻.
  三、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做到因材施教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要平等的对待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师生一起进行,寓教于学为一体,化简了物理课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信任和了解是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讲,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从课堂教学回答问题和书面作业进行,还有一种是通过日常交流来增进了解.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课时,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物理很难吗?”“物理好学吗?”和“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只要老师在身边,他们会不停地问,那种对物理课的憧憬以及好奇,或者说学好物理的愿望一览无余.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鼓励非常有作用,合理的解释,耐心的回答,都会给懵懂的中学生增加信心,老师有问必答,合情合理的解释,会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进而坚定学好的决心,并落实到行动.
  物理课刚刚开始时,学生的热情往往会因为对物理的不理解,而变得反应迟钝,热情降低,老师要针对这种现象,进行疏导,首先不要给学生压力,按照先简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开始,只要学生能听得进去,并能回答出来就行,然后慢慢引导,逐渐加深内容,并辅之以实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印象,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打好物理课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达正花.物理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 项亚红、丁维满.物理教师如何实施新课程[J].甘肃高师学报,2004(2).
  [3] 娄赫民.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的认识、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4(4).
  [4] 赵德成.成长记录袋的创建与使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4).
  [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 (223600)]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供应链的协调运作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供应链契约作为一种协调机制,能够协调供应链运作、提高供应链效率,应用广泛。然而,目前社会突发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技能是教改的基本目标,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化学教改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然而,很多一线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时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因此,在通常的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究问题是什么?怎样在过程中加以控制?如何对学生进行宏观的理论指导?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找准方向?这些都将成为教学中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中的探究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师资队伍建设是各高等院校的重点研究项目,师资队伍的规模和专业水平就是高职院校的名片,也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资源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因此,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就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自我发展入手,从教材、生活、社会环境以及互联网等多个途径来阐述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希望通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能够为物理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的资源支持.  关键词: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时至今日,新课改已不是什么“新”的理念,而是一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无疑,新课改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因生制宜,从实际出发来思考解决办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导,但新课程标准
如何科学地处理城乡发展关系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历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城乡关系的复杂性,能否协调处理城乡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摘要:有效教学是实效的教学,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具体讲,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力求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途径  一、充分做好物理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1.研究《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