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的翅膀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50964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行情感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音乐课程目标解读》) 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用音乐丰富的美感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和净化学生的心灵,用音乐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落实素质教育,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一方面启发他们的爱国情操,重视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进而去净化学生的灵魂。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渗透教育呢?下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
  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见解,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让学生写听后感,也是师生进行和谐情感交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进行情感渗透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后,有学生写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音乐,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尽一份绵薄之力,一定能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还有的学生写到:“那时我的鼻子酸酸的,那音乐真让人忍不住流泪,阿炳是多么可怜啊,我真想帮他一把。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以后一定要珍惜这读书的机会。”不难看出,他们的情感已经得到了升华。
  二、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情境。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可闻可感、可歌可泣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所谓创设情境是指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良好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如在教学《快乐的小熊猫》时,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精心绘制了图片,太阳、小鸟、美丽的大森林和各种动物头饰,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以其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语言音调,吟诵导言,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展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他们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景之中。创设一种愉悦、合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积极情感的驱使下,很快产生投入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情感的心理需求。于是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地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最佳境地。
  三、用典型艺术形象激发情感
  “诸育德为先”,音乐的变化与词义表达的感情变化有很重要的相似之处。声音运动的速度、力度、长短、音色上的律动性变化,正好与人感情上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情感变化相适应。声音的抑、扬、顿、挫,快、慢、强、弱都能表达感情的喜、怒、哀、乐。音乐作品恰恰是抓住这一规律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所以音乐善于表现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在教学生学唱《学雷锋》、《摘草莓》等歌曲时,注意向学生进行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懂礼貌等教育。当学生了解旋律会唱歌曲后,便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内容有:(1)用故事的形式把歌词的内容讲述出来。(2)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主题是什么?(3)我们应当怎样做?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讲解,加深了对歌曲主题思想的认识,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关心他人、懂礼貌这些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演唱时,还引导学生边唱边动,用恰当的动作和舞蹈把歌词的内容表现出来,使学生有了一种形象化的感性认识。这样就把形象的美与音乐的美,把乐曲的情感与思想上的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既享受到了艺术的美感,又得到了思想上的升华,陶冶了情操。
  四、展现真实的意境,使学生感受自然美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不少歌曲是展现大自然的魅力、歌颂美丽河山的佳作。如:景色优美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雄伟壮观的《赛龙舟》,还有《多彩的牵牛花》。对这些歌曲的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画面,把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铺展,从而将歌曲如诗如画的意境真实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例如,在教《在希望的田野上》时,抓住歌曲优美、宽广、抒情的特点,让学生初听歌曲后,观看《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视频,由于学生在视频中观赏到了无边的稻田、河里的鲤鱼、伐木工人辛勤的劳动,还有美丽的大草原,所以不必过多地讲解,只要教师带领学生抒情地反复演唱,就不难体会其文之精彩,其情之感人,其境之生动。这样对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教育就会渗透到位了。
  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都要时刻牢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要全身心的投入每一堂课,将炽热的爱心浸透到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使小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钻研,情感渗透运用得恰到好处,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很多文化作品曾享誉世界文坛。这些都是值得学生去探究的。语文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知识,增加文学底蕴,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而老师在上课时的教学语言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唤醒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与热情,通常教学语言风趣幽默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老师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探究  一、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最直观
期刊
【摘 要】导课,顾名思义,即导入新课。就是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用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启发、诱导学生,使其全身心地进入到新课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导入是一门艺术,如果说一节课是一幕波澜壮阔的生动话剧,那么教师的导语就是这幕话剧引人入胜的序幕。若教师一走上讲台,就能以新颖别致、富有情趣的语言导入新课,必然会先声夺人,立即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关键词】低年级;导课;学习兴趣  《语文新
期刊
【摘 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关系到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效果,有效、高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阅读;激发;兴趣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新课程标准》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内容。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
期刊
所谓的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平等、民主、和谐、激励的人文课堂环境。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广度,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其次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只有把学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所出现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令人担忧。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有在“趣”字上下功夫,即用乐趣把学生引进门,用兴趣将学生带上路,用志趣让学生走上道,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  【关键词】英语教学;乐趣;兴趣;志趣  小学英语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从学生学习的状况来看,体现出与语文、数学学科明显不同的特点,即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期刊
俗话说“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说得就是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科学而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用也是如此,体育教师能否正确、有效地选择和合理应用教学方法,不断优化体育教学,这是各种教学方法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体育教师如何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拙见,供广大体育教师探讨和交流。  一、根据体育课的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  不
期刊
设计思路:  PEP小学英语三上修订版中新增加了字母教学板块,因此,在本课复习教学中,结合音素操练单词进行复习与巩固。  根据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在设计中,首先通过演唱孩子们熟悉的颜色歌,活跃气氛,而后通过探照灯等游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绪,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情景“Colourful park”,并设计一些卡通形象,组织一些活泼、简单,便于操作的活动和歌谣,在知识的滚动复现、环节的层层递进中完成教学
期刊
【摘 要】作为培养人才的小学基础教育,有必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在预习中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这样不仅学习中有的放矢,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预习;指导  预习是学生在新授之前按一定的学习要求对教材所作的自我学习的活动。它是
期刊
【摘 要】良莠不齐的学生基础使七年级歌唱教学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我们必须在发展学生音乐的听觉审美基础上,让他们掌握终生获益的歌唱知识和技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教会他们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方法,打开口腔和轻声歌唱,全面促进学生歌唱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衔接教育;歌唱技能;培养途径  歌唱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是音乐课的基础部分和核心部分内容,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唱歌教
期刊
发掘好、使用好教学资源,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举措之一。英语新课程给予教学资源有史以来最大的重视,提出了最为明确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英语课程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英语少儿歌曲就是一种易取、易用,学生欢迎,可收实效的优质教育资源。英语少儿歌曲(如《Just for you》、《Tell m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