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在行使提案权吗?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是由一道模拟题而引发的思考,重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吃透书本细节,真正理解人大代表的四项职权之一——提案权。
  [关键词]人大代表 提案权 反思 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83
  【试题回放】
  据悉,新的高考方案即将出台。人大代表张天域在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了解学校、老师、家长态度的基础上向教育部提交了一份报告。在此,张天域( )
  A.行使了提案权 B.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
  C.行使了表决权 D.代表了全体公民的职责
  答案:B。参考答案一出,这让部分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很迷惑,也让部分多年从事政治教学工作的教师很费解。试题中明明就是说人大代表向……提交了一份报告,因此人大代表应在行使提案权,那么到底是不是呢?
  【反思与成长】
  我们都知道人大代表有四个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在新授课之时教师总习惯于通过预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环节,了解并掌握人大代表的四个权利。如以下预设情境。
  镜头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共提出议案506件。有2052位代表领衔或参加附议。大会议案组还收到代表建议7000多件。
  镜头二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经过代表们分组认真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在3月17日的全体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镜头三 某大型住宅区由于交通配套不合理,居民饱受出行难的困扰。居民小张找到市人大代表老王反映自己的苦恼。老王和其他人大代表深入实地考察,并把意见反映到市政府。市政府很快把该住宅区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予以解决。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总能得到正确的答案:镜头一反映的是人大代表的提案权,镜头二反映的是人大代表的审议权及表决权,镜头三反映的是人大代表的质询权。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再对人大代表的四个权利加以点拨,先引导学生重点了解提案权与质询权的含义:提案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大提出议案;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再引导学生注意不要混淆人大代表与人大的职权,不能张冠李戴。更细心的教师,甚至会引导学生区分人大、人大代表、公民的各自权利。
  这样的教学流程许多教师得心应手,自信满满,好像预设到了所有的问题。然而这道模拟题的得分率却给了我们无情的警示,教师并没有挖掘与预设所有的教学点。师生需要成长,就必须在实践的挫折中反思我们教学经验的不足。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提出:经验 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具体到人大代表的权利,因为教师以经验自居,导致师生对人大代表权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如果教师不加以反思,已有的认知结构就无法被打破,新鲜的血液就无法被充实到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去。
  这道典型的易错模拟题,作为最生动的教学资源,就应该成为教师反思的对象。关于人大代表的权利,教师的教学经验到底哪里存在遗憾,有哪些教学机智是教师没有想到的,通过层层反思,我们会发现有太多的细枝末节、点滴毫末被我们所忽视,也正是这些师生思维缺乏严密性的地方,造成了学生的考试失利。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师生总是对人大代表提案权的含义一带而过,不做过多的解读,这便是教与学的遗憾之所在。不做解读,师生的思维都只能停留在表层。通过反思,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1.人大代表提交的是“议案”;2.人大代表一般是在人大开会前或开会时向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提交议案;3.形成的议案必须是联署,以个人名义提交的只能作为建议;4.人大代表行使提议案权,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是所提出的议案必须是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如果属于政府工作方面的事项,则不宜以议案的形式提出,而要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形式提出。
  通过反思这道模拟题,师生的内在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再审视这道易错模拟题,便显得得心应手多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选出正确的答案:1.试题材料中并未出现提出议案的字样,A选项排除;2.材料中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并不是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不宜以议案的形式提出,应以报告即建议、意见的形式提交给相应的职能部门,从这个角度,A选项排除。这样选项B就呼之欲出了,师生的迷惑也自然会烟消云散。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应当丰富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影视资源的引入是历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历史影视资源进行欣赏、表演和鉴别,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提升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影视资源;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摘 要]在《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将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与政治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如在课中运用富有闽南风味的歌曲、童谣、风俗、传说、谚语等作为例子,一以贯之,有利于学生了解并热爱闽南文化。  [关键词]闽南文化;融入课堂;爱国爱乡;量变;质变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
“盒”玩具一:神奇小屋(中班)何雯隽设计  设计意图  每次去玩大型滑梯,孩子们特别喜欢在放器械的小屋里钻进钻出,于是我用纸盒制作了神奇小屋。在小屋里面贴上近似于镜面的银色即时贴,孩子们钻进小屋,能找一找小屋的奥秘;钻出小屋,能在小屋的侧面玩不同的游戏。  制作材料  纸板箱,KT板,固体胶瓶盖30个,卷筒纸芯2个,对半剖开(做弹珠轨道用)。  外形尺寸:52cm×52cm×48cm。  制作要点
[摘要]“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在高中课程设置中,“哲学与生活”是高中政治的必修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基础。把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将哲学理论“为我所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把自然地理环境当作“系统”来研究,用
[摘 要]品格教育的内容包括智慧的启发、良好习惯的养成等。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以引导、培养、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品格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今,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学体系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在践行品格教育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品格教育;核心素养;初中思想品德课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要]初中历史主要由史实和史识构成。当下有些学生仍然将史识性知识视为史实知识进行机械记忆,此举虽可扩充信息储量,却不利于智慧的增进。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从史识能力、史识能力培养重要性、史识能力培养策略三个层面进行探究,使学生懂得用证据说话,培养学生认识史识、诠释史识、生成史识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识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
[摘要]开展历史生活化教学可以加强教材与生活的衔接,促进学生联系生活感知教材,有效开拓历史教学空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生活化原则,可通过选择类似参照、引导今昔比较、查找历史痕迹、用心聆听经历、展开实践调查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  [关键词]新课示;高中历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790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生活
[摘要]生本教育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办学理念,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目标,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办学宗旨,始终还课堂以真实,还学生以自然,还师生以平等。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对于英语词汇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生本教育;词汇教学;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小说,首先要“入乎其内”,钻进小说的世界,让学生带着热情,主动阅读,把握梗概,理清三个问题:一是小说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二是故事是如何联系叙述的?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是作者的情感倾向是什么?就是文章的主旨。其次要“出乎其外”,指导学生学会个性化评价,学会追问—思考—回答。  [关键词]小说;自主预习;把握梗概;评价  [中图分类号
邏辑并不都烧脑,逻辑其实很有趣!快来看看这几个与逻辑相关的笑话吧。提神醒脑的功效可是杠杠的!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  儿子望着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父亲好奇地问道。  儿子回答说:“她没有骂人。”  (子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