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蒙心 温润童年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到“爱的教育”,我们会想到很多人,裴斯泰洛齐、苏霍姆林斯基、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斯普朗格、弗洛姆、夏丏尊等等,他们的核心思想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爱与教育是共存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第二,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是任何学习与成长的催化剂,让人改变、催人奋进,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第三,爱是一种传递,一种唤醒。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心灵转向”,诚是也。基于此,我园提出了“蒙爱教育”的发展构想,而蒙爱课程是蒙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爱教育的载体和核心。
  蒙爱课程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蒙”有三层意义:蒙受、润泽;启蒙、萌发;最初、最基础、最广泛。“蒙爱”是指让幼儿在蒙受爱的过程中,萌发其内心最初的爱。我们的蒙爱教育是以让幼儿蒙受爱为先导,萌发爱为最终追求。我们的蒙爱课程就是以爱为灵魂,以社会领域为核心,由多样化的活动构成的涉及五大领域的综合性幼儿园课程。
  孩子的爱,因其年龄段的特殊性,主要包括5个方面:1.爱自己,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慢慢发现“吾皆有才”;2.爱他人,包括父母、家人、伙伴、老师……慢慢发现“人皆有情”;3.爱自然,包括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包括玩具、植物、动物、生活用品、粮食、天气……慢慢发现“物皆有灵”;4.爱生活,爱各种人类健康生活活动,包括唱歌、跳舞、画画、阅读、种植、饲养、运动、游戏、传统文化活动……慢慢发现“事皆有趣”;5.爱社会,归属、秩序与互助,包括班集体、幼儿园、社区、企业、消防队、公共文化单位、家乡……慢慢发现“世皆有爱”。
  蒙爱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一)基地式社会活动
  主要指挖掘周边社会资源、通过建立联动基地开展的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文化和生活两大类。
  1.文化类基地及活动:北仑的公共文化设施以三馆为主,都是市、省乃至国家级优秀馆所,资源丰富、活动精彩,是蒙爱课程的重要地方资源。
  2.生活类基地及活动: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和事(包括消防队、派出所、医院、以社区为平台的企业公益站),感受他们对自己生命、生活的重要和关爱,对各行各业的人萌生敬重和感恩。如以社区为平台的企业公益站活动。戚家山街道有350多家企业,中大型企业有10多家,依托两个社区平台“渡头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青峙社区——青山爱心联盟”,引入企业公益力量。这些同样是幼儿园蒙爱课程的重要而独特的资源。比如孩子们根据自己活动的需要,向有关公司的公益部发出书面求助,公司社会公益团的哥哥、叔叔们就会来帮孩子们给轮胎打洞、穿绳,变成孩子爱玩的轮胎蹦床;技工师傅们带上工具来帮孩子们将PVC管进行裁割,制作成孩子们的大型玩水器械等。还可以请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进入造纸现场参观,亲身体验造纸的过程,了解造纸的方法,并带着孩子们用小型实验器械体验造纸。甚至将各种书面求助挂在两个平台上,由不同企业认领来帮助孩子们,比如流动厨房需要一批围兜,孩子们搭建迷宫需要一批废旧大纸箱等等,纷纷有企业认领前来相助。孩子们参与全过程,感受整个社会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同时萌发对社会最初的热爱。
  此外,超市、戚继光纪念馆、浃江公园等等,都可纳入孩子们的社会实践基地,带给孩子们不同的体验。
  (二)主题式节日活动
  纵观众多的节、日,各有其渊源和文化底蕴,不少节和日与“爱”更是密切相关,无疑是幼儿园开展蒙爱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开展主题式节日活动,首先要找出明确的蒙爱主题。比如母亲节明确指向爱妈妈,“无车日”则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环保的倡导。再比如,我们园95%左右是外来务工者的孩子,我们就把国庆节活动的主题定为“来自五湖四海的你”。
  接下来就是全方位的策划。全面了解该节日,挖掘“蒙爱”元素;讨论确定节日活动方案,流程、时间分配与节点、具体环节的内容与要求、环境、各部门配合工作、家园、海报、活动宣传单、调查表等,细细罗列,层层递进,从准备到活动主体到延伸,贯穿“蒙爱”情结,并不断延展。
  最后就是实施。第一,扩大宣传与沟通,既能营造热烈、浓厚的节庆氛围,又能得到多方人士的理解和配合;第二,适时调控计划,如开展国庆节“我们的祖国真大”游园活动时,孩子们每到一个“城市”都想要拍照留念,这时,家长和老师要提供更多的道具或者空间,比如打着小伞在西湖场景前留个影,由此又延伸出了多元文化摄影活动,用影像记录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第三,关注全体与个体,关注每个孩子是否充分参与其中,是否都感受到洋溢的浓浓之爱,是否都在活动中生成自己的关爱点等,并及时支持孩子用行动践行;第四,引导幼儿感受愉悦和成长,无论是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活动后,让孩子们尽情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兴趣点、感动点、问题点等等,加深对活动的印象,回味情感。
  (三)载体式心辅活动
  是指以课堂集体活动的方式,以心理体验与转向为过程,借助一定的载体来感受爱、理解爱并表达爱的活动。主要载体包括绘本故事、微视频、纪录片、小游戏、小实验、小操作等等。比如在“送你一个惊喜”活动中,借助绘本故事《特别的日子》来理解惊喜,明确“惊喜”的概念是被突如其来的高兴吓一大跳,并且发现惊喜是给自己喜欢的人准备的一份礼物。借助碘酒稀释液喷洒米汤隐形画操作(老师送孩子一个惊喜)来感受和体验惊喜带给人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再来设计给哪个喜欢的人送去惊喜?
  (四)互动式混龄活动
  是指根据活动区分块,将幼儿园现有的小中大班孩子按照混龄的方式进行重新组队,以互动为主要目的和主要方式的活动。围绕蒙爱课程目标、园舍环境、教师特长及幼儿兴趣,我们在幼儿园创设了12个活动区(比班级数要多,便于开展小班化指导)。
  混龄活动每周1次,每次活动时间为1小时。根据内容不同一周到一月之间换一次小伙伴。负责老师在活动区等候,哥哥姐姐负责持混龄组活动牌接送弟弟妹妹到活动区或回教室。教师的内容创设、空间划分、材料提供、鹰架指导等,都以促进混龄组孩子互动为主。计划不仅有总目标,更有小中大班孩子在各组活动中的具体合作分工目标。   除了混龄,我们还在同龄平行班之间安排混班活动。每每看到孩子们在园子里或马路上亲切地和自己班以外的小伙伴打招呼时,孩子、教师、家长的内心都感受到了浓浓的爱。
  蒙爱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一)践行系列活动——让活动更长情,让体验更走心
  走心的教育,蔓延的时间越长、范围越广,在孩子们内心筑起的小小城堡也就越大越牢固。因此,我们的蒙爱课程,各活动都以系列活动的方式进行,尤其是社会活动和节日活动,系列网更是完整。
  在整个系列活动中,前期都是让孩子蒙受爱的小活动,而后期则是侧重让孩子萌发爱、表达爱的小活动。每一个系列活动都指向孩子的五大领域的学习、锻炼与发展。比如“爱上北仑”系列之“亲子走访”,有的孩子在爸妈的带领下来到了北仑福泉山游步道,半天的徒步运动锻炼了身体,看到了山上一排排高大威猛的风力发电车,了解了风力发电的同时,为科技的先进、北仑的了不起所震撼;沿途和父母一问一答间锻炼了语言能力;因为有后续的制作计划,家长便会留心给孩子沿途拍照留念,更是亲子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光。
  (二)知情意行融合——感受爱,理解爱,表达爱
  多通道感受爱。我们注重让幼儿在园所环境氛围中、在系列活动中、在教师关怀中充分感受爱。整个幼儿园环境都给孩子以“家”的亲切和熟悉,比如千面墙、情境角、爱的驿站、爱的日记、爱的故事、每月一诗都能给孩子美好回味的联想刺激,一个孩子无论怎样穿梭和游走,结果都是快乐的、收获颇丰的。教师亲昵的称呼、细心的生活照料、关切的询问、及时的应答、适宜的夸奖、接纳的行动,点点滴滴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
  多载体理解爱。幼儿园通过绘本阅读、微视频观赏、纪录片观赏、小实验、小操作等方式,让幼儿理解爱。通过绘本阅读,孩子们经历了从“其他形象→我们→我”的逐步塑造自我心理的过程。比如绘本《不一样没关系》,有一只耷拉耳朵的小兔子的经历,让孩子们愉快地联想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及这个与众不同的好与坏的思考,最终理解到与众不同的独特性也是一种美好。微视频阅读聚焦性强,问题呈现直观具体。比如观看微视频《晚上最美的天使》,看看夜晚护士、医生在医院里忙碌的身影,理解有一种爱是放弃了自己正常的休息时间去为他人服务,孩子们心生敬畏,于是想到“我家隔壁住着医生阿姨,那我以后白天在家要轻一点,让她好好睡觉”。
  多形式表达爱。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孩子,表达爱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孩子们最原始、最纯真美好的表达。我们进行了“五个一”活动,一个拥抱、一句言语、一幅图画、一段歌舞、一点付出,在不同的节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向身边不同的人表达自己真诚的爱。如在“一个拥抱”活动中,当孩子们拥抱老人时,老人们脸上充满了幸福和满足的微笑。在孩子人生的最初,引领他们以悦纳的心态、积极的状态、融合的姿态去认识世界,为一生的成长奠定最纯的、最真的、最善的、最美的、最宽泛的基础。
  (注:本文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2016年度访问学者。)
其他文献
开放办学、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本着尊重、平等原则的家园沟通与合作,能够促进家园双方的教育优势互补、质量互促,有利于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互斥,形成家园协调一致、携手共育的局面。  我们发现,如今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水平日益提高,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仅仅靠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微信群等形式开展家园沟通,并不能让家长充分了解、理解及信任园所,对家长育儿理念和方法的改善也作用
一  当年邱大林拿到向阳街二十六号楼四十五号房门钥匙的时候心里有点别扭,他和佟旭说:“住路口边上,有一种要出岔儿的感觉。”正沉浸在买新房喜悦中的佟旭觉得老公太矫情,白了他一眼说:“能出什么岔儿啊?你一个堂堂的人民警察还信这个?真是笑话。”  向阳街二十六号楼临街,出楼门东边不到二十步是十字路口,站在邱大林家三楼的阳台上,能看到两条骨瘦如柴的单排车道在二十六号楼下交叉。若干年后,随着私家车的增多,那
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新的小班小朋友要入园了。上一届的孩子们留下了6只白玉蜗牛,我们把它们投放在养殖区,希望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帮助他们缓解入园焦虑。开学了,先是有几个不哭的孩子注意到了它们,纷纷过去看蜗牛,但只是看了看就走了。随着孩子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他们去看蜗牛的次数越来越多,也开始帮着老师照顾蜗牛,喂它们食物,给它们的家喷点水。   蜗牛产卵  9月7日中午,孩子们正在午睡,我突然发现一只蜗牛
[摘要]课文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具”和“学具”。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文中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插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助于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兴趣,帮助学文识字,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让它为课堂教学服务。本文根据第一学段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低年级语文课文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低年级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定、公式、结论,往往教师们只注重最后结论的讲授,而忽视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数学结论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数学道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与现在所提倡的深度学习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再带领学生深入这些结论的背后,探究其生成的原因,让这些结论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冰冷的,是有感情和温度的。  [关
石老师:  您好!  从来信中看到,当班里的幼儿做错事后不敢承认错误时,你偶然使用了表扬做错事的孩子的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对于你积极探索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的做法,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你信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在此与你分享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虽然你所使用的表扬做错事后道歉的方法,看起来有些不合乎常理,但它的确起了作用。“班里的气氛越来越好,孩子们变得敢于担当和诚实
《7只小猴去旅行》是一本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童话故事书,讲述的是7只小猴在猴队长的带领下旅游,沿途围绕各种警示牌发生的有趣故事。当我把这本书投放到图书区后,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孩子,  一周内有20多人次去翻阅。  活动 1 : 7只小猴去爬树  轩轩说:“这些猴子穿着漂亮的衣服,有的还戴了警察帽,是去干吗呢?”瑞瑞说:“有7只猴子,我认得数字7。”然然说:“这个绿色的大怪物是什么动物呢?没见过。”浩浩
眼部遮瑕越用越多,也难掩疲惫之色。这种眼部早衰的困扰与现代女性的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何补足缺失的微量元素,让细胞活能精准加持?除了改变你的生活习惯,是否还有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一同揭晓。  摄影:JOHN AKEHURST 造型/编辑:孙莉TERESA SUN  疲惫之色来自不良生活习惯  大家经常会感叹,为什么有的人会“逆生长”,眼周肌肤明亮紧致没有一丝纹路,但也有人即便化了浓妆也遮盖不
疫情后的这学期,注定是不寻常的,孩子们复学依然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疫情防控故事多,今天我来说说有关“一米线”的故事。  发现了那条线  开学前一周,老师在班级群向家长发起视频会议,希望大家为保障幼儿的安全共同献计献策。一时间班级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最关键的有两项:定时测温、保持一定距离。  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在家长和教师的协助下,分时段分年级入园,并站在园门口的黄线上等待测温后入园,活动室里桌椅的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助力幼小衔接的一剂良药。● 区域游戏,自主策划  我们以区域游戏为试点,放手让大班孩子自主策划游戏。在表演区,一张粉色纸,一支记号笔,孩子们自己申报节目、绘制节目单、编排节目顺序、制作演出道具、准备演出音乐、选拔主持人……分工明确合理,交往自然和谐,演出秩序井然。在建构区,幼儿团结协作、推选队长和记录员,队长和记录员除参与建构外,还另有职责:队长负责召集全组成员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