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只小猴去旅行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ap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只小猴去旅行》是一本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童话故事书,讲述的是7只小猴在猴队长的带领下旅游,沿途围绕各种警示牌发生的有趣故事。当我把这本书投放到图书区后,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孩子,
  一周内有20多人次去翻阅。
  活动 1 : 7只小猴去爬树
  轩轩说:“这些猴子穿着漂亮的衣服,有的还戴了警察帽,是去干吗呢?”瑞瑞说:“有7只猴子,我认得数字7。”然然说:“这个绿色的大怪物是什么动物呢?没见过。”浩浩说:“这个绿怪物把猴子们抓去干活了,还守着他们。”乐乐说:“绿怪物被装进木桶里面了,是怎么把他放进去的呢?”蓓蓓说:“哇,小猴子把花夹在耳朵后面真好看。”……
  看来,孩子们有一定的读图观察能力,大致能看懂故事内容,对场景转换也较敏感,但对封面的认识模糊,观察封面的习惯也比较差。于是,我带领幼儿一起在集体活动环节精读这本书。我问:“这是一本书的封面,仔细观察,你能从封面上了解哪些信息?”没想到,孩子们能够从图画和文字中推测出“7只小猴去爬树”“小猴一家人去玩”等等。我继续追问:“他们爬进大口袋会发生什么事呢?”孩子开始猜测、想象,比如“变成精灵后会死掉”等。我又问:“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各自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
  解析: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运用图加文形式尝试阅读,有一定的前阅读经验。他们对小猴子和怪兽的造型很感兴趣,会自然而然地谈论猴子和绿怪物。而在幼儿自主阅读基础上展开的精读活动,对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习得一定的阅读技能、提升观察和讲述能力,都是比较适宜的。
  活动 2 :故事变长了
  这天,铭铭新买了一个猴子书包,孩子们都兴奋地叫铭铭“猴队长”。餐前谈话环节,铭铭背着猴子书包讲《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猴队长带着小猴们摘了花,花是不可以摘的。他们又爬了树,树是不可以爬的。猴子们被怪兽抓住了,又打败了怪兽……”可是,朵儿说:“不是这样的,是他们看见了禁止摘花的牌子……怪兽喊猴子们干活……”而维维说:“铭铭讲得一点也不好听。”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复述着故事。虽然他们记得主要内容,但是词汇匮乏,句子也常常有头无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呢?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
  于是,我和孩子们分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样讲故事的法宝,让孩子们重读以前熟知的经典故事,找找是否都有这些法宝。孩子们在《三只蝴蝶》《小红帽》《龟兔赛跑》里都找到了这四个法宝。
  理解了故事的基本要素后,怎么把故事变长呢?我利用孩子们熟悉的经典故事《白羊和黑羊》,开始了连环画形式的故事接龙游戏。让一句话的小故事在孩子们的笔下变成了12句。接着我们又鼓励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进行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改编,最后汇集成一本本册子。
  解析:大班的孩子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初步的抽象思维。由猴子书包联想到故事《7只小猴去旅行》正体现了这一点。教师顺应了孩子讲故事的意愿,也在过程中发现部分孩子的词汇储备量不足,不了解故事的基本元素,于是开展了“词语接龙”“故事四要素”等集体教学活动,夯实幼儿的阅读技能基础。在看看、玩玩、想想、说说的过程中,让幼儿喜欢并学会讲故事,既符合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发展,也赋予了语言活动以艺术领域、社会领域的丰富内涵。
  活动 3 :我最喜欢的故事
  渐渐地,孩子们由刚开始的无话可说到能游刃有余地讲自己的故事,餐前、餐后都主动到表演区“白家剧院”预约讲故事。“白家剧院”的人气也越来越旺,不大的剧场居然有两个故事在同时上演,总是听到两拨孩子在争执,比如“你们应该把猴子衣服让给我们演了,我们要演孙悟空……”
  既然孩子们有了表现欲望,为什么不把讲故事延伸为戏剧表演呢?
  于是,在征得全班孩子的同意后,我們进行了故事大海选,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故事”并进行表演。乐乐分享了他最喜爱的故事《小绿狼》:从前有一只狼的尾巴是绿色的,他的伙伴们都不喜欢他……小朋友们听完,纷纷表示:“小绿狼好可怜。”伟伟分享了他最喜欢的故事《逛超市》:超市里有很多吃的,第一层是……听完伟伟的讲述,有的孩子就提出:“吃的东西只能吃,不能玩。”而铭铭再次分享了《7只小猴去旅行》,收到伙伴们最多的回应:“小猴的表情和动作很多。”“我要来当怪兽。”……最后,《7只小猴去旅行》获得了最高票数。
  解析:由讲到演,看得出孩子们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而在孩子们兴趣空前高涨的情况下,教师能把“选剧本”的权力还给孩子,无疑是对孩子的充分尊重。同时,在海选绘本及说服同伴的同时,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及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活动 4:这么多人怎么演呢
  然然问:“只有7只小猴和1个怪兽,我们这么多人怎么演呢?”伟伟回答:“马路上有警察叔叔,可以加一个警察叔叔。”婷婷又问:“我想当警察叔叔,但我的声音不像警察叔叔,怎么办?”乐乐回答:“你可以嘴巴张大一点,模仿你爸爸说话呀。”佳佳说道:“不用呀,也有女警察啊。”
  我赶紧回应:“不一定要全部照着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演,我们可以适当地增添。旅途中的花、草、树木、神奇口袋、木桶都是角色,甚至各种警示牌也可以分派出很多角色!”乐乐也想到:“我们还可以几个人演一个角色,一个人演一部分,看谁演得最好!”朵儿说:“我们把鼻子捏住说话就可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哦。”
  解析:大班孩子的竞争意识加强,好胜心重。但孩子们在商讨时,都在努力想办法,相互帮助。这种自发的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意识是难能可贵的。
  活动 5 :全班戏剧表演倒计时
  进入戏剧排演阶段,我们围绕《7只小猴去旅行》,重点细化了角色介绍,帮助孩子们揣摩角色性格,梳理出故事中的道具,如红旗、牌子、大树、点心、木桶、花、草等,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随后,我们通过讨论将故事分为三场,请家长帮忙,和孩子们一起反复录旁白、找音乐、剪辑、排练,还布置出了小小的道具展览,忙得不亦乐乎。一场全班上演的童话剧《7只小猴去旅行》顺势出炉。
  解析:在细化角色、创造角色、梳理道具、设计道具等一系列自主任务的驱动下,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开拓思维;老师也将活动中的参与权最大程度地还给了孩子们。这些都让戏剧表演倒计时阶段的准备活动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读懂真儿童,发现好童书
  发现好童书需要我们能看见儿童、读懂儿童,学习用儿童的视角去体验、发现。童书的独特价值正是在于其想象化、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趣味化。如绘本《7只小猴去旅行》,“旅行”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话题,孩子们都有家庭出游的经历。在旅行中遇见类似“警示牌”等的小插曲,也是孩子们有过经验但较少关注的。这个故事既展现了猴子们调皮、好奇的天性,同时又自然地表现了他们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品尝到苦果,以及在与怪兽斗智斗勇过程中学习遵守规则的耐人寻味的过程。生活化的旅游题材利于幼儿内化对遵守规则的理解。
  ◆ 梳理童书的多重价值
  从教师层面看,首先要学会在儿童视角下甄别高质量的绘本,如在选择绘本时就需对其进行分析,可从儿童性、文学性、功能性三方面寻找绘本的共性与个性,从图画价值、文字价值、结构特点对绘本进行价值筛选;其次,分步骤有的放矢地进行童书价值的挖掘。
  需明确的是,不同的绘本类型有不同的指导策略,教师应该根据童书的特点确定教学的指导策略,把握文本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比如戏剧表演只是表现童书的方式之一。
  ◆ 放权教师,放权幼儿
  从幼儿园角度看,在没有固定教材的情况下,如何为教师挖掘、运用童书提供支持及保障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方面,幼儿园管理层可以通过园本培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幼儿园可成立课程审议小组,设定目标,让老师自主与孩子选择主题内容,更多放权给一线教师,为师幼共生课程营造良好氛围。
  以绘本为契机的班级戏剧主题活动是在园本课程背景下构建班级课程的一次尝试,也是我们尝试将构建课程的权力还给孩子的一次有力探索。■
其他文献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审美鉴赏力的教育活动。近年来,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越来越重视美育对于幼儿终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但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老师们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些问题和困惑,笔者带领来自北京市西城区不同园所的老师们进行了“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实践与探索”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与调整,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与挑战。本文在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动作发展列为幼儿健康领域目标之一,此目标的确立将给幼儿体育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将健康领域的首要目标设定为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因为学前时期是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在童年早期至中期,即大约3~8岁期间,会形成多种基本动作技能,这些动作技能使儿童在动作反应中有更多的选择,为他们的动作表现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儿童早期动作的良好发
近两年来,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越来越重视游戏对于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带领北京市西城区一些幼儿园进行了“创设开放性环境,支持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与调整,也遇到了不少困惑与挑战。本文在与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合作研究、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将教师们的实践
建立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归属感是小班年龄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既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社会适应的重要一步,也是幼儿园组织开展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  归属感既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一种情感。当一名幼儿在一个班级中感受到充分的安全,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了解并维护集体的规则,承担起自己对于班级的责任,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替代的一员,以班级为荣并乐于为班级增光时,他就有了切切实实对所在班级的归属感。“幼儿
开放办学、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本着尊重、平等原则的家园沟通与合作,能够促进家园双方的教育优势互补、质量互促,有利于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互斥,形成家园协调一致、携手共育的局面。  我们发现,如今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水平日益提高,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仅仅靠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微信群等形式开展家园沟通,并不能让家长充分了解、理解及信任园所,对家长育儿理念和方法的改善也作用
一  当年邱大林拿到向阳街二十六号楼四十五号房门钥匙的时候心里有点别扭,他和佟旭说:“住路口边上,有一种要出岔儿的感觉。”正沉浸在买新房喜悦中的佟旭觉得老公太矫情,白了他一眼说:“能出什么岔儿啊?你一个堂堂的人民警察还信这个?真是笑话。”  向阳街二十六号楼临街,出楼门东边不到二十步是十字路口,站在邱大林家三楼的阳台上,能看到两条骨瘦如柴的单排车道在二十六号楼下交叉。若干年后,随着私家车的增多,那
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新的小班小朋友要入园了。上一届的孩子们留下了6只白玉蜗牛,我们把它们投放在养殖区,希望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帮助他们缓解入园焦虑。开学了,先是有几个不哭的孩子注意到了它们,纷纷过去看蜗牛,但只是看了看就走了。随着孩子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他们去看蜗牛的次数越来越多,也开始帮着老师照顾蜗牛,喂它们食物,给它们的家喷点水。   蜗牛产卵  9月7日中午,孩子们正在午睡,我突然发现一只蜗牛
[摘要]课文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具”和“学具”。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文中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插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助于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兴趣,帮助学文识字,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让它为课堂教学服务。本文根据第一学段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低年级语文课文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低年级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定、公式、结论,往往教师们只注重最后结论的讲授,而忽视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数学结论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数学道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与现在所提倡的深度学习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再带领学生深入这些结论的背后,探究其生成的原因,让这些结论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冰冷的,是有感情和温度的。  [关
石老师:  您好!  从来信中看到,当班里的幼儿做错事后不敢承认错误时,你偶然使用了表扬做错事的孩子的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对于你积极探索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的做法,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你信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在此与你分享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虽然你所使用的表扬做错事后道歉的方法,看起来有些不合乎常理,但它的确起了作用。“班里的气氛越来越好,孩子们变得敢于担当和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