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交流 情与情碰撞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批改;交流;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18—0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批改,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符合新课改提倡的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当面交流
  
   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这样就错失了及时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对于学生的作文随交随看,及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尤其与学生当面交流,可以有效避免因不了解情况而出现的错误。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爷爷家门前种了一棵芙蓉树。我以为他写错了,芙蓉是荷花的别名,怎么能种在地上呢?我就问他,他告诉我,这是木芙蓉,和荷花不一样,并把介绍木芙蓉的书给我看。我很庆幸,幸好和他当面交流了看法,不然,把对的批成错的,岂不是既丢面子,又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以,教师不能老是自以为是,板着面孔批改学生的文章,要注意和学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二、文字交流
  
   由于班大、人多,教师很多时候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学生当面交流,这时就可以利用文字和学生交流。这种交流和批改不同,它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会感到教师很尊重自己,会有—种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学生可以通过作文向教师请教有关写作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向教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和近期遇到的困难,或者可以谈谈自己对写作的建议等等。
  
   三、心灵交流
  
   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字里行间也蕴涵着学生丰富的情感。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从小学生的视角去观察、去分析,这样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才会和教师真诚的对话,而不是编造故事,迎合教师。我曾经在生气的时候叫学生写作文《假如我是教师》。有的学生这样写:“假如我是教师,我决不对学生发火,那意味着我无能;我也决不让学生多抄课文生字……”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反思良久,为学生的坦率所感动。于是我给他写了我的感想:“老师谢谢你的真情告白,谢谢你的提醒,假如我是学生,我也会喜欢你这样的老师。”
  
   四、多元互动
  
   文章写完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去阅读、修改,让学生互读、互改、互相欣赏。在互改、互相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注意力特别集中,都在认真地品味着同伴的作品,希望能从中找出不足的地方和精彩的内容。互改时,学生有的时而露出笑容,有的时而眉头紧皱,有的时而频频点头……在这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欣赏了他人的作品,也看到了他人作文中的优点,同时也找到了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总之,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估手段,应该“蹲”下来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和学生交流。这样才会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才能让他们多写、乐写、善写。
其他文献
〔关键词〕 科学教学;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习惯;环保;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2(A)—0049—02    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学科教学的义务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榜样;自主学习;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15—01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对语言的使用能力,才能说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做一名高明的“导演”,才能唱好这台育人的
期刊
〔关键词〕 中学数学;活动课;设计原则;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17—01    数学活动课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尽量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课,增加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想象力;培养;创设情境;续编故事;仿编;仿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26—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创
期刊
〔关键词〕 生物课堂;开放性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22—01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    生物学科教学内容的开放应在《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灵活运用教材、拓展教材、开发教材,并把先进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引
期刊
〔关键词〕 幼儿教育;音乐氛围;丰富;游戏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1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39—01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音乐又叫情感艺术。实践证明,用音乐教育幼儿,能培养幼儿的性格,净化幼儿的心灵,升华幼儿的情感,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高尚的情操。   
期刊
〔关键词〕 物理教学;逆向思维;设置问题;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2(B)—0049—01    逆向思维就是反过来思考问题,逆转时间和空间顺序,把过程、条件、目标、原因和结果都沿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關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层层倒推,一直推到已知条件出现为止,从而确定解题路线
期刊
〔关键词〕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推荐;课外读物;传授;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59—01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是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只是教个阅读
期刊
〔关键词〕 化学教学;合作实验探究;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1(B)—0056—02    “合作实验探究法”是通过提出问题令学生产生异议,从而使其进入合作探索的情境之中进行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设计方案,再通过交流、讨论、师生评价、寻求最佳实验方案,最后合作进行实验的过程去探索问题,从
期刊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名师讲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10—02    学校若想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全国现已有1200多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也占到了全国高校学生人数的近乎一半。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以格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