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船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

来源 :广东造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本溯源:2008年12月18日,在中船集团公司和广东省、广州市的大力支持下,广州中船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2009年1月12日,广州中船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广州举行,标志着中船集团广州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建设主体正式确立,并拉开了生产经营运作的序幕。广州中船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系中船集团广州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的经营实体,其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
  中船集团广州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新联工业集聚区内,项目规划总生产纲领为年产1000万马力船用低速柴油机,经营范围包括船用柴油机及备配件,电站设备、工程机械成套设备及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
  核心业务:广州中船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经营船用柴油机及备配件的设计、制造、销售;工程机械成套设备(盾构隧道掘进机等设备)、电站设备(核电发电机等设备)、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及相关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非标钢结构制作;从事货物与技术进出口业务。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总体规划生产纲领为年产1000万马力,其中一期工程生产纲领为年产低速柴油机300 万马力。主要生产 WARTSILA和MAN B&W 两种系列船用大功率柴油机及大型工程机械设备,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纲领产品机型为50~90机型,主要代表机型为6RT-flex68柴油机和6S70MC-C柴油机。公司在中船集团公司的领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沪东重机为依托,充分利用集团内的资源,借鉴中船三井的成功经验,按规划设计分阶段逐步完成建设,向着成为世界一流的造机企业的目标奋进,为实现集团公司优化船舶配套产业能力布局的战略目标,改变我国船舶工业配套发展滞后于造船发展的状况,达到“五个世界领先”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企业文化: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公司理念的基础和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公司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在;坚守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理念,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人才遭埋没,激励全体员工保持积极心态,严守规章制度,持续改进工作,相互尊重关爱,主动学习提高,将智慧和力量奉献造机事业。“诚实守信”是公司立业的准则,是员工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是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不让有瑕疵的产品出厂,不让用户有抱怨,让顾客满意、令同行信服。“艰苦奋斗”是公司务实的作风,时刻牢记广州柴油机项目作为集团公司战略布局的使命,创新工作思路,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用最少的钱把各方面能力建设起来,依托沪东重机,科学谋划自身发展,为实现集团公司优化船舶配套产业能力布局的战略目标,改变我国船舶工业配套发展滞后于造船发展的状况作出贡献。“共同发展”是公司追求的目标,持续进步,不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与共同发展进步,受社会尊敬。
  公司以“顾客导向、诚实守信、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为经营理念,以“质量第一,精益求精;持续改进,顾客满意”为质量方针。秉承“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企业精神,制造“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产品;不断提升团队素质和能力,使团队更加专业,使企业信誉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得以持续改进;坚持不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持续改进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顾客持续满意。
  近期动态: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广州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建设一期工程第一阶段项目。项目单位为广州中船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为广州市番禺区。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船用低速柴油机300万马力的生产能力。该项目的建设将优化我国船用低速柴油机产业布局,提高珠江口地区造船重大产业基地综合实力。
其他文献
陈南生是个极有意思的人。  第一次见他,是在“航通公司广州沥滘厂区,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办公楼上,外面是窄窄的厂区,锈迹斑斑的滑道磨损的厉害。陈南生显得有些瘦削的脸上,少有笑容。咬着牙,轻声轻气的往外蹦字,一字一顿。”——《广东造船》2012年第3期  这一次见他,则在广东江门新会,航通公司的新厂区,依旧轻声轻气的往外蹦字,一字一顿。——脸上却多了温和的笑容,仔细看他,鬓角也添了依稀几缕银丝。 
期刊
“1990年玉柴大型柴油机的销量为8000台,到1995增长到7万多台,这几年是一个高峰期;1996~2000年是一个低谷,一直到2001年才回到1995年的水平;2001年之后开始进入另一个高峰期,直到2011年销量达到50多万台,发动机业务值为200多亿,整个公司业务值为400多个亿;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12玉柴股份公司发动机的销量曾下滑为43万台,2013年又开始恢复正常,这是整个公
期刊
追本溯源: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简称:中船澄西(广州))成立于2006年1月1日,前身为广州文冲船厂修船事业部。公司地处中国华南地区,是最早承修外轮的中国修船十强企业。2012年7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整合修船资源,引进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作为新股东,进行股权重组。 公司更名为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由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远航集团有限
期刊
追本溯源:东莞凯力船舶有限公司是广州市凯力实业有限公司和兴海安(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公司,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公司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  凯力船舶2008年就获得了中国船级社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CCS、LR、GL、ABS、NK、BV、DNV等国内外船级社工厂认可,同时与中船集团、广船国际、中船龙穴、中船黄埔造船厂、文冲船厂、中远船务等国内多家大型船舶企业结成了长期战略
期刊
追本溯源:2011年7月18日,在珠海市高栏港区的产业园内,三一集团港机事业部的三一海洋重工研究院举行开业典礼,正式吹响了三一“谱写海工新蓝图,开创事业新篇章”的号角。2011年11月三一集团与珠海市签订投资协议,计划3~5年内投资超过100亿元,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打造三一海洋重工珠海产业园,占地面积6000亩,建为三一集团现代港口和海洋工程装备的全球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2012年4月24日,三一
期刊
2013上半年,船市一如去年低迷!  “撤单”、“倒闭”、“毁约”等词已经习以为常,身处南海之滨的华南也不例外!  下半年,在广州天气逐渐转冷时,却感到了渐渐回归的暖意!  忽闻一夜春风来,看华南大地、百舸争流、船台齐开!  正逢“天时”  2013年8月4日,当造船市场进入最为艰难的阶段,当各个船厂面临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赢利难的困局时,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
期刊
追本溯源:广东海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1997年1月10日,湛江水产学院和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2005年6月15日,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6月,广东省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海洋大学。2013年8月,广东海洋大学正式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广东海洋
期刊
追本溯源:灵山造船厂始建于1998年,是民营企业,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伍力。公司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由蕉门水道出伶仃洋。占地约3万平方米,距番禺区中心约16千米,距广州市中心约50千米,距南沙港约19千米 、香港与澳门约80千米。通过京珠高速、南沙港快速、东新高速、番禺大道可快捷到达珠三角中心城市、航空港、码头、物流中心。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快捷
期刊
追本溯源:  广州航海学院坐落在广州珠江之滨,毗邻著名的黄埔军校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邻“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的名胜黄埔古港;前身为创办于1964年的交通部广州海运学校;1992年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分部合并组建为交通部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划转广东省政府管理;2013年升格为广州航海学院。  学校现有10个教学单位,32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5个,即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
期刊
追本溯源:珠海太平洋粤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太平洋粤新)成立于2007年,是郭鹤年旗下的“郭氏集团”同广东粤新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原名为珠海佳粤造船有限公司,2010年9月份后,为了更好地体现两个股东的名字,始更名为太平洋粤新。  配套设备:2007年正式成立后,太平洋粤新首先对富山工业园厂地做了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对船体车间、员工宿舍、船台、居装车间、管系车间等进行建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