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内容及教学浅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列不仅在高中数学中具有重要位置,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在探索中掌握与等差等比有关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真正感受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并能够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一:《数列》高考形势分析
  连续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演练,发现文理在高考考察难度上有很大的区别:
  [文]:以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计算为主,也会考查等差、等比的性质,还从函数的角度考查数列(如等差数列Sn的最大值等).
  [理]:除了考查上述内容外,还考查累加求通项以及特殊数列求和,如裂项、错位相减等内容.
  总起来而言数列在高考中的分值为10分:12分:15分.
  二:教学建议
  2.1数列
  教材对一般数列的概念,要求较高。约需要两节课。这一节是基础,学好本节课可以为下面两节奠定基础,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2.1.1数列(概念)
  1.教学要求(1)理解数列、数列通项及其相关概念;(2)理解通项公式是函数关系,能用函数和映射的观点认识数列,了解递增和递减数列的概念。
  2.内容分析与建议
  (1)举例引出数列的概念。书中7个例子,数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其实数列的各项也可能是随机的,没有什么规律。(2)可先写出几个通项公式的例子,再给出一般通项公式的函数表示:an=f(n)。对应法则f可用公式、列表或图象给出,定义域为非零自然数或其子集。教学时,要注意函数定义域的表述。符号N+与N*表示正整数或非0自然数。(3)例1可由学生自己完成。例2中的3个小题,都要通过观察,并分析数的性质,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由教师引导,由学生完成。设计例3和思考与讨论是为了加强数列与函数的联系。
  2.1.2数列的递推公式课标对递推公式没有明确要求,考虑到它在认识数列中的作用,建议大家还是把它作为必学内容。
  1.教学要求:(1)理解用递推公式定义数列的方法;(2)能用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首项,写出数列的后续各项。
  2.内容分析与建议:通过实例引入数列的递推公式。数列的递推公式应包括数列的首项值和公式本身。让学生体会,给出首项和递推公式,就可唯一确定一个数列;通过例1及其边注中的提问,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列两种表示方法的特色。用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后,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并猜想该数列的通项公式,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应有这个能力;也可以不代入a1的值,由依次计算的结果可能更容易看到an与n的函数关系。例2的难度更大些,要求学生有较坚实的数形结合基础和解题能力。
  2.2等差数列(课时1等差数列)
  1.教学要求:握等差数列的递推定义:an-an-1=d或an=an-1+d,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用等差中项的概念,进一步理解等差数列的特征性质: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前后项的等差中项;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差数列是一次函数在非零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上的限定。
  2.内容分析与建议用实例给出等差数列的递推定义,先用语言叙述,再用公式an-an-1=d或an=an-1+d,表达。讲解例1,巩固定义。引导学生用归纳法,推导通项公式。例2到例5,都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课时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1、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2)掌握求和公式的推导的方法。
  2.内容分析与建议:在讲求和公式推导时,应指出其运算的依据是,等式性质和数运算的通性(交换律与结合律)。养成学生逻辑思维的习惯。通过思考与讨论,分析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之间的关系。一个为n的一次函数,一个为n的二次函数。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由求和公式求通项公式。例1直接应用求和公式求和。例2,介绍由求和公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分析求和公式与二次函数的联系。例3为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得出算式求解。
  2.3等比数列(课时1等比数列)—(要求与分析类比等差数列)
  1.教学要求:掌握等比数列的递推定义:an+1=anq,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掌握等比中项的的概念,用等比中项的概念,进一步理解等比数列的特征性质:从第二项起(除去末项),每一项都是前后项的等比中项;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等比数列是指数函数在非零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上的限定;要求学生能按算法的思路,解与等比数列的有关问题。
  2.内容分析与建议(1)用实例给出等比数列的递推定义,先用语言叙述,再用公式an+1=anq表达。讲解例1,巩固定义。(2)引导学生用归纳的方法,推导通项公式。(3)分析通项公式与指数函数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由求和公式如何求通项公式?(4)用等比中项的概念,进一步分析等比数列的性质。(5)例2到例3,都是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课时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1.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求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掌握求和公式的推导的方法;掌握由初始值、增长率求总和的计算方法。
  2.内容分析与建议(1)在讲求和公式推导时,应指出其运算的依据是,等式性质和数运算的通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代数运算技能。(2)例1、例2、例3为求和公式的直接应用,例4为等比数列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数量分析,理解任一月份的计算表达式和求总和的计算方法。(3)习题2-2B的3、4、5、6都有一定的难度,选做。(4)练习A、B全做。习题2-3A全做,B选做。B中的第4题可选为复习课的例题。
  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课时作全章小结。
  以上是自己在个人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反思,由于水平有限,望同仁们给与批评和指导!
其他文献
豇豆在贵阳夏季豆类疏菜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豇豆嫩荚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干物质中含蛋白质2.7%,醣类4.2%,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是城市人民喜欢食用的主要疏菜之一
目的:探索自锁矫治器矫治过程中,上颌异位侧切牙在正畸矫治力作用下的应力及位移情况。本实验应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高精度自锁矫治体系的上颌牙列、牙周组织的力学分析数字
目的:本试验利用拉伸强度测试,研究冷热循环对加入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硅橡胶软衬材料与树脂基托间粘结强度的影响,并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试件断面破坏类型,以及冷热循环后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思想是数学灵魂,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信息社会越来越多地要求人们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提出问题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注重对数学思想的考查,这已成为高考热点问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最常用的数学思想,特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列中有关的数学思想归纳如下要点。  一、方程思想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肾疾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各项临床指标、血清肾病相关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IL-6和TNF-α影响。  方法:选28名正在进行血液透析伴有牙周病的慢性肾
摘 要: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特殊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政府、社会应负的责任,是人权社会进步的体现。笔者简单介绍我国的特殊教育现状,提出发展特殊教育要知行并举的观点,期望政府、家长、学校、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人性 顶层设计 自尊自爱  中图分类号:G76  正 文:  一提起特殊教育,就让人想起安妮·莎莉文老师,但那是在美国,是人类127年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是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社会,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广泛从社会生活中选择适当的事例,创设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探究学习的意识,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感、渗透教育的目的,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良好素养,从而实现初中化学教育的三维目标。  一、生活体验即情境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
目的:初步建立乌鲁木齐地区9-16岁少年儿童颈椎骨龄的量化计算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颈椎骨龄和腕骨骨龄的相关性并以此来验证颈椎骨龄计算方程的可靠性,为正畸临床诊断和制定
甘蔗害虫标本对帮助认识害虫,进行科学研究和发动群众防治害虫工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将甘蔗螟虫和金龟子的标本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一、蔗螟、金龟子卵的浸渍蔗螟中的黄螟
虽然中国在经济开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允许私营企业、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等进入市场,但这一进程还远未结束。外商直接投资中国服务性行业的壁垒相对较高,从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