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特殊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政府、社会应负的责任,是人权社会进步的体现。笔者简单介绍我国的特殊教育现状,提出发展特殊教育要知行并举的观点,期望政府、家长、学校、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人性 顶层设计 自尊自爱
中图分类号:G76
正 文:
一提起特殊教育,就让人想起安妮·莎莉文老师,但那是在美国,是人类127年前的事了,如今我们的特殊教育又是如何呢?如何完善我们的特殊教育体系?笔者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特殊教育简况
1、什么是特殊教育呢?“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什么是“有特殊需要”呢?广义上讲,每个儿童都“有特殊需要”的时期,而我国目前实施特殊教育显然是狭义的概念,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设有盲聋哑学校、低能儿学校或低常儿童班、弱智儿童班,以及工读学校等。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2、我国的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怎样呢?1915年7月,当时的民国政府颁布了《国民学校令》,提出了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但由于战乱,中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只能是一纸空文。到了198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新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1998年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至1998年,我国大陆有盲校27所、聋校845所、盲聋合校143所、智力残疾儿童学校425所共1440所特殊教育学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生为340621人,学龄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率为4.53% 。2010年全国特殊学校有1705所,学校数虽有明显的增加,但是总量尚显不足,全国仍有许多城市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到了今年,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这对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方面肯定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二、发展特殊教育需要知行并举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我们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所以,同样发展特殊教育既要重“知”,更要重“行”,不能只说在嘴上,挂在网上,搞走过场。
1、政府领导要以普世情怀做好特殊教育的顶层设计
“凡是人,皆须爱。”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让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机会,都应该得到人性的关怀。残疾儿童已经在身心方面很不幸了,但是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接受教育、获取就业机会是他们的基本权利,这也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的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战略层面关爱这些最困难的弱势群体,加大特教投入,改善特教环境,尽量让每一个残疾儿童得到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拿经费投入来说,增加特教投入是件功德无量的长远大计。据悉,美国2013年的教育预算中有127亿美元用于特殊教育,占总教育经费预算的18.2%。我们在特教方面的投入跟这个数据相比肯定是有些距离的。那么,我们能否做好顶层设计,合理增加专业化的特殊教育机构来满足当地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呢?要知道,现实中有很多智障、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等儿童都不能就近得到专业的教育,有的全国到处求医,有的只能顺其自然罢了。所以,我们的政府领导要用“人本特教”理念指导和引领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2、家长要增强人权意识,改变财富观,对特殊子女更多的人性关怀。在21世纪我们要增强人权意识,要赋予每个人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还要改变落后的财富观,家长要认识到“财”有“内财”与“外财”之分,一个外表阳光、意志坚强的人,哪怕是残疾的,也是一个家庭的巨大财富。
3、学校、教师要摒弃功利思想,呵护特殊儿童度过人生最艰难时期。都说爱自己的孩子的是人,爱他人的孩子的是神,那么爱他人的残疾的孩子的就是神中之神。所以特殊教育学校和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工作人员都是神圣的,圣洁的心灵不能被世俗遮蔽了,更不能以自私自利、损公肥私的行为玷污这个圣神的领域。
4、特殊儿童、少年要懂得自尊自爱,学会自立自强,尽量自食其力,努力减少对他人、社会的依赖。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残疾人并不是没有希望,至少通过努力,也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我们的社会要大力支持对残疾儿童的教育,关心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都要有一颗宽厚而仁慈的心对待不幸的孩子,照顾不幸的家庭,分担不幸,分享幸福,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特殊教育是实现公平、维护人道、传递爱的伟大事业。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喜人的成效。然而,特殊教育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保障残疾儿童都接受公平教育依然任重道远。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已成为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相信我们有了政府的强大支持,社会普遍关注,教育者的爱心付出,还有家长的不懈努力,特殊儿童都会有真正的受教育的机会,特殊教育的明天肯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
2、中国特殊教育网 记者:雨 林《提高认识 明确方向 扎实工作 促进“十五”特殊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3、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
4、古国杰《构建爱的桥梁,培养特殊儿童健康心理》
5、北大法律信息网《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现状和问题》
注释:百度百科:“特殊教育”
浙江古籍出版社《王阳明全集》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人性 顶层设计 自尊自爱
中图分类号:G76
正 文:
一提起特殊教育,就让人想起安妮·莎莉文老师,但那是在美国,是人类127年前的事了,如今我们的特殊教育又是如何呢?如何完善我们的特殊教育体系?笔者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特殊教育简况
1、什么是特殊教育呢?“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什么是“有特殊需要”呢?广义上讲,每个儿童都“有特殊需要”的时期,而我国目前实施特殊教育显然是狭义的概念,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设有盲聋哑学校、低能儿学校或低常儿童班、弱智儿童班,以及工读学校等。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2、我国的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怎样呢?1915年7月,当时的民国政府颁布了《国民学校令》,提出了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但由于战乱,中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只能是一纸空文。到了198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新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1998年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至1998年,我国大陆有盲校27所、聋校845所、盲聋合校143所、智力残疾儿童学校425所共1440所特殊教育学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生为340621人,学龄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率为4.53% 。2010年全国特殊学校有1705所,学校数虽有明显的增加,但是总量尚显不足,全国仍有许多城市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到了今年,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这对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方面肯定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二、发展特殊教育需要知行并举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我们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所以,同样发展特殊教育既要重“知”,更要重“行”,不能只说在嘴上,挂在网上,搞走过场。
1、政府领导要以普世情怀做好特殊教育的顶层设计
“凡是人,皆须爱。”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让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机会,都应该得到人性的关怀。残疾儿童已经在身心方面很不幸了,但是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接受教育、获取就业机会是他们的基本权利,这也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的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战略层面关爱这些最困难的弱势群体,加大特教投入,改善特教环境,尽量让每一个残疾儿童得到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拿经费投入来说,增加特教投入是件功德无量的长远大计。据悉,美国2013年的教育预算中有127亿美元用于特殊教育,占总教育经费预算的18.2%。我们在特教方面的投入跟这个数据相比肯定是有些距离的。那么,我们能否做好顶层设计,合理增加专业化的特殊教育机构来满足当地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呢?要知道,现实中有很多智障、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等儿童都不能就近得到专业的教育,有的全国到处求医,有的只能顺其自然罢了。所以,我们的政府领导要用“人本特教”理念指导和引领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2、家长要增强人权意识,改变财富观,对特殊子女更多的人性关怀。在21世纪我们要增强人权意识,要赋予每个人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还要改变落后的财富观,家长要认识到“财”有“内财”与“外财”之分,一个外表阳光、意志坚强的人,哪怕是残疾的,也是一个家庭的巨大财富。
3、学校、教师要摒弃功利思想,呵护特殊儿童度过人生最艰难时期。都说爱自己的孩子的是人,爱他人的孩子的是神,那么爱他人的残疾的孩子的就是神中之神。所以特殊教育学校和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工作人员都是神圣的,圣洁的心灵不能被世俗遮蔽了,更不能以自私自利、损公肥私的行为玷污这个圣神的领域。
4、特殊儿童、少年要懂得自尊自爱,学会自立自强,尽量自食其力,努力减少对他人、社会的依赖。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残疾人并不是没有希望,至少通过努力,也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我们的社会要大力支持对残疾儿童的教育,关心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都要有一颗宽厚而仁慈的心对待不幸的孩子,照顾不幸的家庭,分担不幸,分享幸福,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特殊教育是实现公平、维护人道、传递爱的伟大事业。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喜人的成效。然而,特殊教育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保障残疾儿童都接受公平教育依然任重道远。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已成为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相信我们有了政府的强大支持,社会普遍关注,教育者的爱心付出,还有家长的不懈努力,特殊儿童都会有真正的受教育的机会,特殊教育的明天肯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
2、中国特殊教育网 记者:雨 林《提高认识 明确方向 扎实工作 促进“十五”特殊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3、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
4、古国杰《构建爱的桥梁,培养特殊儿童健康心理》
5、北大法律信息网《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现状和问题》
注释:百度百科:“特殊教育”
浙江古籍出版社《王阳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