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禅古寺话禅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是唯一幸存至今的榕城四大著名古刹,它的下院遍布东南亚,每年有众多慕名而来的信徒;
  这里是喧闹都市里的幽静处:香甜的茶、静心的佛经、可口的素食、精致的器血、考究的桌椅……应有尽有;
  这里就是位于榕城著名寺院西禅寺内的西禅茶缘。
  
  漂浮于茶坊与佛国之间
  
  自古名寺出好茶。寺庙和茶有着割不断的关系,西禅茶坊和西禅寺也是如此。
  茶坊外,透过一面墙的落地窗,寺院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是高耸入云的报恩塔、罗汉堂。报恩塔,高67米,共15层,仿古建造八角飞檐,屹立突兀,为国内最高的石塔i塔旁新筑的罗汉阁,塑有500罗汉,罗汉们各具神态,栩栩如生。
  近处有“寄园”遗址、明远阁、九曲桥。寄园内,荔木稀疏。假山嶙岣;明远阁则是历代名家应邀映荔吟唱所在。而在此举办的西禅寺荔枝诗会,则形成西禅寺的独特文化氛围,驰名远近;放生池的九曲桥有着似江南园林格局。放生池内,鱼儿惬意地享受着佛法的滋养;在拱桥上观赏景致,塔影湖光,红梅翠竹,与数百本大小不一荔枝树相映,秀色宜人。
  茶坊内一杯香茗在手,茶客们体会着茶与禅的玄机。
  阳光晴好的日子,波光粼粼的池水会透过玻璃窗映在屋内,让人看到动人的水的影子,整个人也会在阳光和水的感染下变得澄澈;绵绵细雨的日子,密密的雨丝打在水面上。奏出一曲感人的曲子,好像佛音绵绵,浸润着万物;有风的时候,窗帘随风在长长的过道上飘扬,棉质的窗帘从手上滑过。从第一扇窗到最后一扇窗,好像一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回归的感觉一点一点强烈。
  这样的场景让人有分不清现实与虚幻的恍惚,产生一种置身佛国仙境的错觉。有人言:从一杯茶中窥见整个春天。在这里,则是从一杯茶中窥见整个西禅。
  
  自然纯粹的气质
  
  这里的一切淳朴自然,用回归简单的方法诠释着自然纯粹的气质。
  这里的店员不但精通茶艺。而且也对产茶有着自己的理解。她们称茶坊为“咱们家”,与人为善,大家和睦相处。所以在这里,会让人产生如家般亲切与自然的感觉,温暖从口中暖到心里。
  茶坊里没有过多的颜色,白色的墙壁、原木色的桌椅、原木的佛像、棉麻质的窗帘,连茶的外包装都是黄色的环保牛皮纸。问或的一些其他颜色,便是素雅的青花瓷茶具、古朴的陶器、简洁明亮的佛灯和代表着生命的绿色植物。白色和原木色是这里的主题色调。
  这样的颜色。或许刚从花花世界而来的你会觉得单调,不过如果你能坐下来,听听悦耳的梵音,安抚自己躁乱的心,细细地品每一杯茶。你会喜欢上这里返璞归真的氛围。
  这里另一种回归自然的方式是素餐。置身在寺院内的独特性,决定了它远离荤腥的宿命。这里的素餐,有西禅寺斋菜的优点,更注重绿色健康,营养搭配,体现着西禅人对素餐得理解。很多的菜几乎也是“素面朝天”,朴素的就只剩下自己“土生土长”的模样。不过,对山珍海味司空见惯的现代人来说。这样反而让人觉得更清新、更增加食欲。
  总之,不管是这里的人,还是这里的一草一木,星星点点,都从里而外透露着返璞归真的自然纯粹。
  
  品茶话禅悟人生
  
  下午和晚上是闹市茶馆最喧嚣的时候。而这里是宁静与祥和,僧客团团围坐,边品茶,边论禅议事。
  这里茶香且清,和着水的温度与空气的流动,飘散开来。我们静下心来,在清静的环境中,细细地去品茗,体味萁连绵悠长的滋味。而且,在这种闲情逸致中,大自然的景象也扑面而来,融入你的心境当中。“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晴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也无期。”杜甫的诗句,描绘出恬淡之中人与自然和谐为一的乐趣。
  茶在品,禅在参。经常会有来访的茶客问:这茶与禅,究竟是什么关系?方丈大师答:如果只带有一颗品茶的心,那么只能品茶的味。而出家人参禅,其实不在干茶味的好坏与否,而在于通过品一杯茶的过程来悟心。
  。在这个浮躁喧闹的时代里,现代人有着太多的诱惑,能在诱惑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宁静、能在平淡的生活中陶冶自己,需要一种良好的清净心态。因此,一个人能够长期享用清净、品赏甘味茶香,参悟禅茶一味,必是有着很高的品格修养,也是难得的福分。
  品茶就是感悟人生、享受生活。有诗说:
  “闲观叶落地,静坐一杯茶”这是人生的享受和感悟。觅一个闲暇之曰,到西禅茶坊,品一壶清茶,识几缕书香,这便是独处时的至上幸福,更是禅意人生的美妙享受了。
其他文献
时光的脚步太匆匆,我们无法放慢她的步履,那就在新年的时候,暂且停下自己的脚步,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与朋友品一道远道而来的迎新茶,让欢乐的聚会时光给友谊留下美好的记忆,还有那暖人心田的酽酽茶香。  为了进一步弘扬国粹,促进各地茶文化交流,《海峡茶道》杂志社联合南京老崔茶馆、青岛茶友会、淮南市茶文化协会、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甘肃、浙江、江苏、安徽等九省十市的茶友于2011年1月2日联合举办了“千娇
期刊
常遇友人一问:茶道何为?其实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试图放弃评茶的模式,以一种平常心来喝茶,潜心自问,希望能在茶的路上有所进益。试将这一段时间的心得予以文字化,供大家笑玩和批判。  我将自己的茶之路归纳成为三个字:静、真、通。是否以后还有,尚不得知,因为我自觉还未有达到那个更高的境界。  静,是一个习茶之人首先要领悟的。  静,康熙字典释义:徐锴曰:丹青明审也。又《增韵》动之对也。《易·坤卦》至静而德方
期刊
尽管西式咖啡与罐装饮料近年不断挟强势广告,逐渐改变消费者的喝茶习惯,但在台北,今天仍保有一千多家茶行,以及栖身在闹区巷弄或古建筑中的大小茶馆。  台北文人爱喝茶,重要聚会往往选择气氛十足的茶馆,彼此促膝煮茶论剑,仿佛纵横天下尽在暖壶温杯之间。而台湾荼艺馆的出现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蓬勃于八十年代,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没落。目前除了天仁吃茶趣、春水堂、翰林茶馆、古典玫瑰园等大型企业以复合式茶馆
期刊
今年年初,西湖龙井茶还没开采,就有茶企开出明前茶3万元/斤的天价,当业界闻此在瞠目结舌的时候,有媒体声称,“龙井茶3万元1斤,能换3个LV包。”就这样,两件毫无瓜葛的商品就被“等价交换”了,并且还隐含着这么一层意思:高价茶-奢侈品。  果真如此吗?  我们不妨先对中国高价茶“成长故事”做个简单的回顾:  2006年,原先处于茶市“非主流”地位的普洱茶,遭遇“牛市”,被加冕為“能喝的古董”,价格普涨
期刊
寒意渐消,又是一年阳春三月。  风细细,雨纤纤。桃红柳绿,春日融融。  眼前这充满诗意、富有节奏的骀荡春色,都是为了奔赴一场旖旎芬馥的盛宴。  这个季节只属于女人。  有人说,女人如水;也有人说,女人像诗;还有人说,女人似梦……仿佛世间一切最美丽、最美好的事物都可以用来比喻她。不过,似乎还是1000多年前的大文豪苏轼最能读懂女人,他把西湖比西子,将佳茗喻佳人。好事者把这两句出自不同首的诗揉成传世咏
期刊
铁观音香正“浓”    记者在各大卖场、超市发现,消费者选择健康养生的礼品,茶叶等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其中八马茶业、华祥苑等茶企旗下的浓香铁观音系列一路热销。浓香型铁观音在沉寂多年之后,可谓来势汹汹。  作为铁观音的传统口味——浓香型铁观音,被清香型铁观音“压抑”数年之后,近两年开始走红,各家大型茶企争先推出浓香铁观音产品,将销售重点转向浓香型铁观音。    “赛珍珠”开启了浓香铁观音之门  真
期刊
太湖,古称具区、震泽,分界苏、浙,为天下名湖,它仿佛一颗晶莹剔透的茶蓓蕾,光华四射于钟灵毓秀的江南胜境。  太湖,清丽水乡的母亲湖,太湖流域不仅包孕灿烂悠久的吴越文化,更衍生了清婉两千载的江南茶文化。不论是古时的温山御荈、阳羡茶、顾渚紫笋、虎丘白云茶、岕茶,还是后世闻名遐迩的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太湖周边与泛太湖地区堪称中华名优茶的故乡及主要发祥地。  唐代,青年陆羽辗转漂泊至南太湖之滨的湖州,许
期刊
关于斗茶,宋人唐庚在《斗茶记》里写到:  “政和二年三月壬戊,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  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由此有人以为,斗茶始于爱茶至极的宋徽宗。其实,斗茶之风始于唐代而风行于宋。古代的斗茶,是茶农茶商为了选择出最佳的贡茶而开展的一场没有硝烟的“茗战”。自唐朝起,斗茶之风渐渐传续下来,先于贡茶之地,后于宫廷、富豪、文人雅士之间,再到黎民百姓,至宋代
期刊
祥云飘逸    古语有云:“祥云入境,行雨随轩”。祥云即为吉祥的云彩,能给大地带来甘霖,滋润万物孕育生灵;能唤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寄情对未来的期盼。祥云文化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此套茶具组引入祥云的概念,名为“祥云浮动”,寄托了幸福吉祥的寓意。  “祥云浮动”的组合高低错落有致,优雅而不乏俏皮。“祥云”精致地浮动在每件茶具上,质朴的泥土原色与温润的汝窑天青釉色形成强烈的
期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在清丽倩美的杭嘉湖平原,一颗颗晶莹夺目的珍珠点缀其上,如南浔、乌镇、西塘、菱湖、新市等。这儿,虽然不出产茶叶,但人们对茶——春季的新茶,却别样地钟情。这些旖旎的水乡古镇,宛如茶水里滋养的精灵,在梦幻般的似水年华中,不经意流衍着酽酽的茶俗茗风。    南浔别名浔溪、南林,地处苕城湖州东首,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素有“丝绸之府、诗书之邦、镇志之乡”等诸多美誉。  南浔彝鼎圭璋,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