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某高校部分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侧重调查了学生英语听力时产生焦虑和紧张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93.1%的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水平担忧,学生的听力焦虑程度与学业成绩成负相关。文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英语听力 焦虑 紧张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1.调查目的
  为了真正了解目前在校生的大学英语听力学习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求更完善、更科学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重点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学生在中学时的听力情况;(2)大学时最想掌握的英语技能;(3)大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最大障碍;(4)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活动及教法。同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一些建议。
  2.调查对象
  笔者于2010年3月对就读于江西省某高校大二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由英语授课老师当场发放、被问卷学生当场填写、完成立即回收的方式。这样有效的保证了问卷调查的真实性。问卷调查共305人,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93份。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93.1%的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水平感到担忧,76.4%的学生觉得英语听力课的课时太少。在听力课上,25%的学生能够坚持不到15分钟,58.3%的学生能够坚持15-30分钟,而只有16.7%的学生能够坚持30分钟以上。学生听力课上坚持听的时间与学业成绩成正相关,在听力课上,能够集中精力听英语时间越长的学生,成绩越好。
  有54.6%的学生偶尔会在课后进行学习,只有3.3%的学生会在课后经常进行英语学习,42.1%的学生在课后完全不会再进行学习。从这些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处于新时代的绝大部分学生均会对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感到担忧,而且大部分人都觉得英语教学的课时不够,不能够保证充足的课堂英语学习时间,但是课后能够经常坚持学习英语的人数也非常少,因此英语水平的提高受到了很大限制。
  三、问题分析及对策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陈旧的教学方法
  有许多英语教师受听说教学法的影响,还是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现代的英语听力教学。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多听多练就能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他们往往在给出听力材料中将出现的单词解释后就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做练习,最后对对答案,纠正一下错误。这种方式实际上没有教授学生听力技能,而只是在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词汇少,辨音能力差,缺乏背景知识
  1.词汇、短语词汇和短语是听力理解的基础。掌握单词和短语的常用意思是最基本的,此外,英语中有许多词含义丰富、用法灵活,在听的过程中,要求不能拘泥于其常用的基本义项,而要学会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猜测判断单词和短语的不同含义。
  2.语音因素。语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不能正确辨音,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单词中某些相似的元音音素和部分辅音音素;二是不熟悉音变现象;三是不了解句子当中重音、语调等的表意作用。句子重音往往是说话人表达意思的一种言语手段,因此也是听话人理解话语的重要依据。
  3.文化因素。除语音因素,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地理、政治背景、文化传统等非语言方面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听力材料涉及面广,包含了诸如文化教育、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知识,要求听者须对英语国家的此类知识有所了解。
  (三)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对策
  1.改变听力教学方法
  为了改变大学生听力能力差的现状,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在传统听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找到有效可行的对策,形成一种新的听力教学模式。
  从教学方法上来讲,新的听力教学模式应该结合使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自上而下就是鼓励学生在听之前和听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即图式。根据图式理论模式,听者的理解力由三种图式来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对材料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对文章涉及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对文章体裁的了解程度。
  2.掌握听力技巧,提高听力能力
  (1)迅速熟悉听力内容
  这方面主要是指在听音之前,听者通过所列问题或选项,迅速获取与听力材料有关的信息。听者看过问题及四个选项,便可由此推断问题将涉及事情发生的地点,并可在脑海中迅速联想与这四个场所相关的词汇。因事先有所熟悉,所以一旦文中出现对应的单词或短语,便可迅速做出判断。
  (2)重视外语第二课堂建设,加强实践教学
  第二课堂是指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的实践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过来能够指导和激励学生课上学习,学与用互相加强、互为动力。这样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葛炳芳.关于英语学习动机、观念、策略关系的实证研究.国外外语教学,2006(2)
  2.李芃.听力学习中焦虑与学习策略应用的相关性分析.教学与管理,2008(3)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笔者认为,高考改革应该注意弥补五个方面的缺失。  一、弥补对问题意识的考查  问题意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精神,但目前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当薄弱。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应试教育应该是主要原因。应试教育是以培养“学答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出来的绝大多
汽车的轮胎,包括备用轮胎,一定要每月定期检查。检查时要观察轮胎表面是否有裂痕或划伤。最好戴上手套伸到轮胎内侧,检查是否有可疑的痕迹。只要发现有丝毫可疑之点,要立即到
煤炭企业体制改革是国企改革中的重要部分,企业体制变化后如何正确缴纳税款是企业的现实义务;但企业要生存就要追求利润,这就要求企业在纳税的同时考虑如何合理避税,这也是本
针对磨料水射流抛光质量与各工艺参数间,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无法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建模的问题,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磨料水射流抛光BP神经网络模型.以磨料水射流抛光铝
所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有人曾就“当教师是否快乐”这一问题对教师群体做过调查,结果教师们一脸茫然,不置可否。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学校教育过程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和爱美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体验幸福的生命历程。正如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学校应当成为一个道德丰富的炽热地燃
摘 要:小学是儿童知、情、意、行的重要奠基时期,要重视小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利用亲子阅读策略,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家长与孩子的亲子阅读互动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增强自己的阅读趣味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亲子阅读;小学生;读写能力;策略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为了培养儿童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因素,
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正常时是作为膳食蛋白质的一种组成成分而被摄取。它曾被用于治疗失眠和经前综合征。由于它可被代谢成为5-羟色胺,曾被用于治疗诸如强迫观念和行为
作为老师必然会遇到学困生这个难题.基本上在每个班级里都会出现学困生,有些班级2~3个,或5~6个,有的甚至出现十多个.这样既困扰了老师,也困扰了学困生.如何平衡这种关系?方法有
如果说专业的培训打开了我们的思维定式,那么历时三星期的课例研究学习,则给了我们一个尽情挥洒的舞台!在获得研究成果之外,我们点燃了希望,充满了热情,增长了智慧。我们站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