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问题凸显主线的绘本教学尝试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sslov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绘本教学;凸显主线;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3-0062-04
  绘本A big basketball fan选自译林版“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绘本”,故事主人公Jack由于不擅长打篮球,所以无法成为篮球队员,这令他很沮丧,不过擅于画画的他,同样找到了热爱篮球的方式,他做关于篮球的演讲,为球队画海报、设计logo,为校报画篮球卡通画等等,这使他成了名副其实的big basketball fan。本课的教学定位是让学生阅读绘本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习惯,同时体会人物的心情,并尝试复述故事。
  一、磨课过程
  1.第一次教学。
  Step 1 Warming-up热身与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与学生交流。教师呈现图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爱好。对话如下:
  T: Hi, boys and girls. Are you ready for our class?I’m your new teacher this lesson. What do you know about me?
  T: Well, Let me tell you, look, I am a big Starbucks fan.
  T:Are you a big fan of somebody or something?You may talk about everything you like with your deskmate.
  S:...
  Step 2 Pre-reading讀前预测
  教师呈现两幅图,一幅图是Jack正在绘制球员打篮球的画,房间里贴着篮球明星的海报;另一幅图是Jack在认真看球赛。教师请学生填空He is a big___________fan.师生对话如下:
  T: Look at this boy, he is Jack. 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Is he a big fan of somebody or something? He is a big___________fan.
  S:He is a big basketball fan.
  T: How do you know that?
  S: There is a poster on the wall. It’s a poster of a basketball star./Jack is watching a basketball match.
  T: Yes, the pictures can tell us a lot.
  教师讲解gym, cheer for...等生词。
  T: He loves everything about basketball.
  Step 3 While-reading 阅读绘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Jack is a big basketball fan. He must want to___________.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绘本6~11页并完成填空Jack really wants to___________ . He is good at___________, or___________, let alone___________. He cannot___________ . 并解释单词及词组:dribbling, shooting, dunking,let alone dunking, recruit new members等。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12~16页,并提问:Why is Jack happy? 生回答:Jack did a good job at an art lesson.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2.16 meters tall, weigh 147 kilograms, nickname, basketball genius 等词,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绘本内容。
  T:What makes Jack happy?Read Page17~21 and find answers.
  S:A nice picture, Great speech, Praise from others makes Jack happy.
  教师提问What else does Jack do?生回答:He practices hard to improve his drawing skills.
  教师运用选择填空的方式,解释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如:
  ( ) He practices hard to improve his drawing skills.
  A. He draws more pictures and becomes better at drawing. B. He reads more books about art every day and knows more.
  Step 4 Post-reading
  T:What do you learn from Jack’s story?
  T(总结):Everyone has his gift.
  教师搭建语言支架:I like ...I am/am not good at...So I will...I believe I can ... one day.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故事。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零散,无法凸显故事主线。分段式的阅读任务,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过于零散,打乱了学生的理解思路,无法让学生看清故事的整体脉络。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故事情节,在一系列的阅读任务中呈现文本的脉络主线。如Jack是个basketball fan,但却不擅长打篮球,也根本达不到成为球队队员的标准,教师可以以这个为突破点,提出问题,凸显主线。
  过于关注语言,忽视情感变化。教师用过多的时间处理单词,没有注意到Jack的情感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读图来理解故事,感受Jack内心的喜怒哀乐,如操场上Jack不会打籃球时悲伤的表情;在招募篮球队员时因无法通过考核,失望的表情;在美术课上展示自己热爱篮球特长时骄傲自豪的表情。只有多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学生才可以进行思考与想象,而不是被禁锢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
  缺乏策略引导,忽略阅读能力培养。绘本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绘本阅读不仅涉及故事的理解,还有对绘本中词汇、语言表达、语法等信息的输入。面对绘本中为数不少的生词和较难理解的句子,笔者认为教师不需要像教教材那样精讲单词,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对不懂的词语自主提出问题;也可以用同义句来解释复杂的句子,降低学生绘本理解的难度。
  针对第一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第二次教学中进行了改进。
  2.第二次教学。
  Step 1 Warming-up教师谈话导入故事
  上课伊始,教师与学生热情交流。教师告诉学生自己是个“星巴克”咖啡迷,虽然不会煮咖啡,但依然是个big Starbucks fan。这与故事主人公Jacky有相似之处。接着她询问学生的爱好,并逐渐过渡到basketball fan 这一话题,从而引出绘本教学的题目。
  Step 2 Pre-reading读前预测
  此部分教学基本和第一次教学过程一致。
  Step 3 While-reading整体阅读,呈现文本
  为了解决教学环节过于零散,学生无法理清脉络主线,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第二次教学时,教师进行了如下改进:
  T: Do you think Jack is a big basketball fan? Read the story quickly and tell us.
  S: Yes, I think he is a big basketball fan. /No, I think he is not a big basketball fan.
  T: Well, I think Jack is a special basketball fan. Why is he special? Please read story again carefully and discuss in groups.
  These sentences may help you: Jack is not good at...He cannot...But, he can ...
  T: Why is he special?
  S: Because he is not good at dribbling, shooting, dunking, let alone dunking.(Teach dribbling, shooting, dunking, let alone dunking)
  T: One day, the basketball team is recruiting new members. Can he join the team?
  S: No, because he cannot jump high, move fast.
  T: But, Jack is special. What can he do ?
  S: He can make posters, design their logo, draw cartoons.
  T: He can do many things for the team. He is great, right?(Teach posters, design their logo, draw cartoons)
  教师根据问题和学生归纳的要点进行板书,然后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这三个情境中,Jack的心情是怎样的?通过观察,学生体会到描述Jack is not good at...时,他的心情是悲伤沮丧的;描述He cannot...时,他很失望;当描述Jack 能够make posters, design their logo, draw cartoons时,他是高兴自豪的。
  此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绘本中较难的句子,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paraphrase的方式,将已经解释过的句子呈现给学生,请学生细读故事,找出故事中对应的较难的原句。这既锻炼了学生找寻细节信息的能力,也帮助他们理解了文中的句子。
  【教学反思】
  学生带着问题Why is he special?阅读全文,并以Jack is not good at...He cannot...But, he can...为语言框架理清了故事脉络,对全文也有了整体把握。无论是第一遍快速阅读全文,还是第二遍细读故事找出答案,学生都很认真。在“用解释句找原句”的环节中,英文释义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为其理解词句提供了策略借鉴。
  在拓展环节,教师总结故事内涵Everyone has his gift.然后请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句式来说说自己的故事,此举虽然契合学生的心理,但活动的实效不高,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还不够。短时间内,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表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篇绘本较长,语言内涵丰富,教师可以让学生再熟读绘本,然后让其以Jack的口吻演讲或复述故事。这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拓展,也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绘本。此外,还可以由Jack的故事过渡到自己的故事,这项任务可以作为家庭作业。   另外,绘本中出现了一些生词,如He is not good at dribbling, shooting, dunking, let alone dunking。如果教师不解释这些词语,那就会影响学生对绘本的理解,此时就需要用活泼、有趣的方式来呈现新词。
  3.第三次教学。
  改变绘本中生词的教学方式。在教dribbling,dunking等词时,教师截取一段NBA比赛视频,让学生真实感受这两个词的意思。在解释shooting时,教师请一位学生拿篮球为大家做示范动作。在理解recruiting new members, make posters, design their logo等词语时,则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采用联系上下文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拓展环节中主要以演讲的方式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二、教后感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既考虑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又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整个教学循着话题引入—读前预测—略读绘本,感知大意—带着问题,细读绘本,理清主线—自主学习句子—拓展操练的顺序展开,教后,笔者有如下收获和感悟:
  1.整体阅读绘本,感受阅读乐趣。
  语篇一般都有一个主线,教师要抓住语篇的主线,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思路清晰,并依靠这个线索进行阅读和训练。本文故事情节生动,富有趣味,第一次教学中,教师采用分段式教学,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感知故事。绘本教学应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内容,感受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并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整体理解故事、体验故事。
  2.阅读封面封底,延伸故事内容。
  绘本的封面封底蕴含着诸多信息,阅读书名、封面、封底可以获取作者的写作着眼点,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本绘本的封面上呈现的是一个男孩手拿画笔画了许多篮球明星。再看书名A big basketball fan,学生不禁会想:Who is the big basketball fan?Is that boy?Why is he a big basketball fan?What can he do?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准确,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真实提升。
  3.关注绘本插图,感受图片语言。
  图文合一是绘本的特点,绘本插图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也能帮助学生预测故事内容。如学生在第一遍快速浏览故事后,第二遍可以放慢速度,读完一段文字,再看看图,想想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也可以观察插图的色彩、风格、构图等,看看有什么隐藏的信息可以挖掘。
  4.灵活处理生词,锻炼阅读能力。
  一般而言,在学生词汇量有限的情况下开展阅读教学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而在绘本阅读中,如果教师对阅读、朗读、操练等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当,会很容易把一节阅读课上成词汇课或听说训练课。教师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即教授新詞汇和句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准确、全面地理解故事,而不是让其立刻学会并运用。那些先扫清单词障碍,再进入课文学习的做法,不仅会降低学生对故事的关注度,而且会减少学生绘本阅读的乐趣。所以我们要注重故事的整体性,在适当讲解新词后,就开始阅读故事,并充分利用故事的语境来渲染氛围,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文本的解读决定了教学的定位;教学流程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语篇的理解。对绘本插图的关注,能让学生关注语言之外的信息;而读后的思考会让学生感受到绘本的内涵。让我们在深入解读、精准把握绘本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细细品味绘本的美与趣。
  【参考文献】
  [1]闫赤兵.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7(4):1-4.
  [2]周文霞.从一次优质课评比看小学英语故事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4(12):29-34.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发展的文化自信,是基于儿童成长设计的自信。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文化,要为儿童多彩学习生活建构,努力促进儿童生命发展。从儿童立场出发,分析文化形成的校本化背景、特征和价值,进行创意设计、个性探索和总结反思,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行动方式,并逐步提升实践背后的理论认识,让学校成为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关键词】儿童;多彩学习生活;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
【摘 要】万物互联,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改变,阅读方式也同样如此,不再固守传统模式,而是不断地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对其重构。在此背景下,借助众筹思维及其理念,开展众筹阅读,创新阅读课程资源供给范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万物互联;众筹阅读;课程资源;精准供给;范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复习教学;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5-0066-04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够重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对学生思
作为数学教师,我寻找着“优效”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学会交流的主阵地。如何让课堂“开放”、让学生“放开”。如何让课堂“低耗高效和优效”,让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自主选择,自由表达、富于想象、敢于否定、充满情趣”,是多少教学人一直在渴望、追寻的教学“本真”。  “教学的优效”与“优效的教学”,需要和谐的学习氛围,需要新颖的学习情景,需要灵动的教学方
【摘 要】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南京市金陵中学认为,高品质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核,是根本,是一个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体现。而高品质课程建设,重在建构互动、高质、共生的生命课堂,建构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注重开放性、长效性的课程融通。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高品质课程;校园文化;课程融通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2-0030-0
【关键词】概念;分数;生长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3-0058-04  一、课前思考:“分数的初步认识”在教材编排体系中身居何位?   在小学阶段,“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建立在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知识的基础之上,是学生与分数的第一次接触。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讲不仅是知识面的拓展,更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当前,教材将分数的各种定
【摘要】童诗语言优美,情真意切。儿童都喜欢诗,喜欢读诗,对于刚刚接触诗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读诗、品诗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教师可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构建诗歌意境;让学生在真实和想象中同诗歌进行对话;在“放手”与“牵手”间,让学生在诗歌中徜徉。  【关键词】诗歌教学;低年级;诗情;诗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
【关键词】绘本;学情;目标;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9-0053-02  绘本The big fire选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黑布林英语阅读》。该套绘本情节生动,思维张力大。下文,笔者就以其中的The big fire的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对绘本教学的思考。   一、了解学情,有的放矢   了解学情就是要了解学生已
【摘 要】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长足发展的不竭之源。“边缘化”初中在自我发展中,要有一种文化自觉,通过文化建设来寻找学校发展的动力、活力。着力在理念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等方面进行文化建构,力促学校能尽快迈上自主发展之路。  【关键词】文化建构;学校品质;课堂文化;课程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2-0010-03  【作者
[摘 要] “错误是另一种美丽. ”数学学习中生成的错误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以错为源”开展教学,定格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引领学生进行错误反思,可以帮助学生透过“错误”看到问题的“本质”,促使学生在不足中克服困难,促使学生在反思错误过程中实现错误思维纠正和转化.  [关键词] 初中数学;错误;反思能力;思维  戴再平曾说过“在学生解答数学习题的过程中,问题不在于是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