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活动与幼儿运动技能发展初探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gri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晨间锻炼好处多,不容置疑。但这样的锻炼场景不能有效发展孩子的动作:有的幼儿拿着活动材料“办家家”,有的在互相追逐打闹,有的拿着器具看别人锻炼,有的则较频繁地更换活动材料……幼儿缺乏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晨练质量不高。如何提高晨间锻炼的质量呢?
  每天幼儿到园后的晨间体育活动是保障幼儿1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多样的晨间活动组织形式、有效的指导策略能提高孩子的运动技能。
  一、组织形式多样
  1. 集体练习与分散活动相结合
  为了有目的发展幼儿的动作,增强幼儿在学习新技能时的自信心,我采取集体练习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锻炼。在集体练习时,我们根据每月的锻炼重点,用游戏化的循环练习与竞赛性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又能使我们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得到锻炼。
  而分散活动则能使幼儿拥有活动自主权,有利于我们进行个别指导。我们一方面给能力强的幼儿展示才能的机会,另一方面尽量给能力弱的幼儿以鼓励,不给他们施加压力,帮助他们用力所能及的方法锻炼身体,让他们在玩中互相学习,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案例:教幼儿学习跳绳。开始,我们组织幼儿练习甩绳即把绳子从身体的后面甩到前面,集体练习甩的动作后,幼儿们分散尝试甩绳,教师则手把手带领练习,及时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并在晨间活动结束时让大家在集体前展示自己所学的本领 。
  2. 重点指导与全面指导相结合
  幼儿只有拥有初步的技能,才能用好器具,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每次晨练时,我们两位老师同时进班,采用重点指导与全面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的活动能力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提高。我们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把幼儿分成两组。
  一组是技能掌握较好的,一组是有点小困难的。一位教师重点指导后一组幼儿锻炼,或精心指导另一组幼儿学习新的技能,或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挖掘新玩法,让幼儿互相学习;另一位教师则作全面细致地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如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不会调节活动量,于是我们就用一物多玩的方式加以调节。如玩圈时,我们引导幼儿用转圈、“踩钢丝”或几个人合作玩的方式减小运动量,用跳圈、追圈等方式增加活动量。
  3. 适当开展竞赛活动
  一项新的本领的学习有一个过程,从尝试到学习到熟练。本领学会了,总想展示一下,证明自己的能力。我们一般通过开展竞赛游戏如:跳绳,我们采取一分钟计时单独赛;跨栏,袋鼠跳等,我们采取小组接力赛;转呼啦圈,我们采取分组赛;踢毽子,我们采取小组累计赛等。在比赛前一周进行总动员,并在这一周进行重点辅导便于分组,比赛前创造氛围,比赛后总结,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发现,比赛后孩子的积极性更高,参与锻炼的意识更强。就拿跳绳来说,比赛后,跳得多的更加自信,练得更勤,跳得少的几位小朋友也开始努力练习。
  二、采取有效方法
  1. 锁定目标
  从四月份开始,我们便指导孩子学掂球技能,时至今日已两月余,练习的进展怎样呢?我们进行了小调查。有的幼儿能掂一百多个,有的幼儿能掂五六十个,有的幼儿能掂十个左右,有的幼儿能掂五个左右,有的幼儿还停留在原有的两三个水平上,没有长进。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手把手地教,对掂得多,进步大的幼儿给予奖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仔细观察,有的幼儿经常练,在幼儿园练、在家练,有的幼儿一定要在老师要求下练习,没有形成自觉的行为。
  针对这种情况,我设定了一个目标,必须学会一下子掂10个球。有了目标,孩子们开始边掂边数,超过10的小朋友,就到老师这儿来“过关”,第一天,九个小朋友过关了, 我们给九个小朋友发了奖,并命他们为“掂球小能手”,第二天又有十个小朋友过关了,看小伙伴们过关,小朋友们会兴奋地鼓掌,尤其看见进步大的小朋友。冯蒋榕第一天掂了6个球,第二天掂了24个球;周奕璇第一天掂了5个球,第二天掂了23个球,她们的进步迎来了同伴的掌声。“过关”的小朋友更加自信了,课间看见了他们掂球的身影,尤其是勉强过关的小朋友,练得更勤了。他们一次次的练,一次次的数,超过10就很开心,没有“过关”的小朋友,也会不时来报喜。“老师,我能掂3个球”,“老师,我能掂6个球”,“老师,我已经会掂8个球了,还差2个球”……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意识到,做任何事都应该有个目标,锁定这个目标,向目标去努力,远比教师的说教作用大,有了目标,人有了努力的方向,能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给“过关”的小朋友加五角星,发奖品、贴标记“掂球小能手”能激起幼儿外在动力——荣誉感。这一招对那些好胜心较强的幼儿促进很大。
  2. 逼一逼
  已经好长时间没玩跨栏了,今天晨间活动将跨栏材料投放在操场上,高度在60厘米,大部分幼儿像往常一样自觉地排好队,开始轮流尝试跨栏,孙杰跑到橡皮筋前停下来,然后跨走过去,我向他笑了笑,说:“孙杰,你来看,我是怎么跨过去的。”我轻易地跨跳过去,他说:“老师,你的腿长。”我点点头,正好轮到我班最矮的小男孩杨昆跳了,只见他快跑向前,轻轻一跳,跨跳了过去,我高兴地为他鼓掌,孙杰看见了,我便说:“你看,他的个子比你矮多了,都跳过去了,我想你也一定行。”听了我的话,他开始继续尝试,在晨间活动即将结束时,他跨跳了过去,高兴地叫起来,“我跳过去了。”还有几位一直在玩其他玩具的幼儿被我喊来,我说:“现在,你们也试一度,跨跳过去的就进教室,跳不过去的,再练几次。”
  在我的督促下,孩子们排好队,开始轮流跳,有几个小朋友一下子便跳过去,我为他们鼓掌,并让他们进了教室准备做操,有几个小朋友开始尝试第二次、第三次,在我的示范鼓励下,一个个都跳过去了。
  通过这件事例,我认为有时逼一逼,也能让孩子学会一种技能,增强其自信心。自信来自于实践,没有实践哪来的自信。教师适当的“狠”对孩子是有促进作用的。   3. 手把手教
  从中班第一学期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教幼儿跳绳的技能。时隔一年,大部分幼儿已学会连续跳,少部分幼儿会一个一个地跳,几位幼儿一个一个地跳也不会。仔细观察,每次练习时,会跳的幼儿会按老师的要求指导认真练习,不会的幼儿总是躲在老师的视线外玩其他的玩具,从不主动拿绳尝试,老师强求,他们把绳拿在手上,可是心不在绳上,一点进步都没有,我想,硬逼也没有用,只能让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学,越来越不愿意尝试,形成障碍,于是我改变策略。秦磊是我班运动能力极差的幼儿,尤其是协调性方面,他性格孤僻,老师的话有时也听不进去,甚至用哭来威胁,我尝试走近他,跟他谈:“你想学会跳绳吗?”他点点头,于是我拿来绳以最慢的速度跳给他看,让他徒手练习甩绳,以及双脚向上跳,开始他不愿拿绳尝试,我便握着他的手练习甩绳,让他把脚跨到绳的里面,这样练习了几圈,甩绳有点会了,我想应该让他学习手脚协调跳一个了,于是我慢慢示范给他看,然后鼓励他“你来跳,我来数”,随着我“1、2、3、4、……”他渐渐学会了一个一个地跳,在一分钟跳绳比赛时,他跳了28个,我为他鼓掌,希望他继续努力。
  学习一种技能,对于能力较差的幼儿,只能手把手教,学习分解动作,循序渐进地教学,而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时间,更多的关注其发展,发现他的闪光点,鼓励他,建立自信,“你来跳,我来数”是教师关注的表现。
  4. 挑战自我
  从中班开始我们便让幼儿尝试走梅花桩,从将梅花桩一个挨一个靠在一起,幼儿按序从上面走过,渐渐地将梅花桩分开一点点让幼儿尝试走过去,然后两个梅花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到了大班我们又增加了难度,将梅花桩由粗矮变成高细,玩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渐渐对玩梅花桩失去了兴趣。
  今天晨间活动仍然走梅花桩,活动开始,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走了过去,大家都走完后,大部分小朋友都去玩其他游戏,只有任可等几位小朋友还在玩。我走近一看,原来她们又换了一种玩法,将两个梅花桩叠在一起,挑战高难度梅花桩。她们见我没有反对,只是提醒她们要注意安全,兴致就上来了,一个一个地排好队准备挑战自己,走过去的便一声“耶!”没有走稳的,一次次地尝试,直到晨间活动结束。
  5. 同伴指导
  每个动作的学习都是有快有慢的,让学得快的幼儿指导学习慢的,是一种同伴互助法,会让孩子感受到同伴对自己的支持,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上学期我班已经有一半的幼儿学会了跳绳,我们叫不会跳的幼儿请同伴师傅教,每次晨间活动结束时请师傅们说说同伴的进步,并请有进步的幼儿在同伴面前展示。听着孩子们稚嫩的表扬语“老师,他会连续跳两下了”“他马上就会了”“他练得可认真啦”“我把他教会啦”……看着孩子们一天天不同的进步表现,让我感觉同伴的引领与支持力量之大。
  幼儿园晨间体育锻炼,通过设置富有情节的游戏、改进材料的投放方式与组织形式等可以提高幼儿体育活动兴趣与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望。但最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组织体育活动时的教育观念。只有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时时把孩子的发展装在心中,想方设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的晨间体育活动,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达到运动的密度、强度与难度,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达到体育锻炼、增强孩子体质、帮助孩子实现健康生活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幼儿师范学校现用的教材是由王振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心理学》。本教材突出重点,注重实用、难易适中,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的基础。在使用该教材的过程中,笔者感到可以在课程目标、内容方面做一些适当的补充,并从宏观的角度来理清教学思路。  一、从未来和现实两个方面来强调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关于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教材主要从两个层次来表述:首先,认识教育对象,形成科学儿童观;其次,探索婴幼儿心理发
高三的课堂如何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少教应该是精教,包括课前教学目标的精致,课堂优化设计内容的精致;多学即学生高效精细地学习,包括课内高效地学习和课后有效地巩固训练。
从帮助梳理知识、走进学生,立足教材、夯实基础,挖掘教材、走进高考这三方面入手,学生默写关系式,构建知识网络,创造表扬学生的机会,理解和丰富概念,立足教材的课堂专题设计,
【摘 要】进入21世纪,家长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放在孩子的教育上,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加重。由于中国的国情,计划生育的实施,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1∶2∶4式,即一个孩子,两个家长,四位老人。在这种模式下,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因此幼儿游戏也势在必行,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以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本文主要阐述了幼儿游戏的重要性及幼儿游戏对社会
【摘 要】文中分析了《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微课视频教学在《会计基本技能》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在实训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的优势。  【关键词】微课视频 教学 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本技能》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类和金融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本技能实训课。由于这门课程因为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关系不大,一直被各高职院校所忽视,课时安排非常少,教学团队建设不受重视,教学内
一、整合问题与“整合点”理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常态。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
以《边城》为代表,沈从文构筑了湘西世界。湘西作为特定的文化氛围,折射出了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同时也在其中流露出了一个智者对乡村文化的思考,以及其中包含的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目的:探究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miR-19a水平与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将本院10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