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访欧:国家利益与个人风格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BAOL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政要们4月份的主要外交工作是什么?其中,与中国高层领导人的会晤肯定会占据他们大量时间,当然除了大选中忐忑不安的萨科齐。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刘延东都在这个月份踏上了欧洲的土地。在这几次重要外事活动中,副总理李克强的出访被媒体和欧洲政治家赋予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长远意义。各国对李克强的外交礼遇规格非常高,欧洲政商两界的精英纷纷想了解这位中国领导人的想法和风格。
  李克强访欧要放在两个背景下考察。从大国关系来看,不久前,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刚刚对美国进行了访问。此次李克强对俄罗斯和欧盟国家的访问,则显示了中国对地缘政治关系的微妙平衡。从时间上看,中国领导人近期呈现出极少见的密集访欧的情况,媒体将这一现象称为4月攻势,香港报纸描述说“从北至西及中而东,堪称全方位,大包围”。这反映出中国在遭受来自美国的压力之下的外交调整,即不将中国的发展只寄于美国和中美关系,而是努力在大国关系的合纵连横中独立潮头。
  
  中俄:大势与大局
  如果仔细看新华社4月23日的电文,可以发现中国外交部其实是将俄罗斯与欧洲分别予以表述,由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谈李克强副总理访问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宋涛谈李克强访问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总部。这种将俄罗斯与欧洲并列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强调了俄罗斯的国家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存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虽然中国地理上将俄罗斯视为欧洲国家,但在具体的外交层面并不能简单以“访欧”概括。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独特的优势,也给了它难以克服的尴尬局面。占据着广阔的欧亚大陆,俄罗斯西面可以影响欧洲文明的核心地域,东面可以控制中亚、制衡东亚。但同样,俄罗斯有难以割舍的东西方情怀,使得它很难决然站到哪一方,也很难为任何一方所接受。
  自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尝尽了西方的挑剔和不信任。同样遭受西方压力的中国与俄罗斯达成了顺应时代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国的十八大召开倒计时和普京即将上任及出访中国之时,李克强的访问可谓恰逢其时。如果谁对未来的中俄关系有什么担心和怀疑的话,看到李克强访俄受到的高规格礼遇以及俄罗斯工商界和学生的欢迎,则大可以消除。被喻为俄罗斯“四驾马车”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候任总统、总理普京,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都会见了李克强。中俄的良好关系,将确保中国集中精力应对来自东部沿海的外部压力,并保证了中国在能源和原料方面的重要后方。
  不过,中俄关系困难犹在。5月2日,中俄第15次天然气合作谈判仍未能就价格达成共识,可见这个问题的艰难。就在前几日,路透社报道说,中俄天然气管道的谈判去年破裂了,中国选择了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俄罗斯现在调整了它的东亚天然气战略,采取更昂贵的路线,但是可以卖给更多买家。尽管遭遇了重大困难,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有着巨大的天然气需求,而维持良好政治关系的俄罗斯是中国的一个可靠选择。对俄罗斯而言,在可预见的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依赖能源出口保持经济稳定,中国同样也是俄罗斯的一个可靠买家。
  尽管有诸如此类的困难,中俄领导人在推进双方关系时都不遗余力。俄新社报道说,俄罗斯总理所传达出的一个信念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此次访俄必定会给两国带来重大成果。两国将在分析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制定一个未来进一步合作与发展的计划。
  很久之后的历史学家在回顾几代中俄领导人奠定、发展的中俄关系时,一定会注意到两国政治家对各自国家利益的宏观把握,且不为细节和杂音所干扰。中国和俄罗斯总是不乏有远见和尊奉现实国家利益的政治家。相比于美国政治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不安分”,中俄领导人总是能在处理问题时找到共同的语言,就像两国领导人都在不同场合不约而同地使用对方的语言进行问候一样。这不能不与中俄两国的历史文化有关,正如李克强为《俄罗斯报》撰文所言,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都讲究谋大势、布大局。
  在中俄关系的深化发展之时,也应对两国关系有清醒的认识。长期以来,俄罗斯外交就被冠以“双头鹰外交”,俄罗斯始终都是一个大国,绝不会将国家利益完全寄托于与中国的关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分析员雅科夫·贝尔格尔在接受俄媒体采访时指出,俄罗斯需要实行权衡政策,既要在同中国,也要在同美国的关系中捍卫自己的利益。
  
  中欧:经贸之外
  中欧关系一直很重要,但是在中国的普通民众中,这一关系的政治层面常常被掩盖在中美关系和中国周边外交的视线之下,以致中欧关系常常成为经贸关系。相比于近日备受瞩目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货真价实的中俄“战略协作”,中欧之间的重要对话体现在了一年一度的中欧峰会上,而这一峰会大部分的议题是中欧经贸。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欧盟国家对外关系尚未整合为一个整体,政治意义上的中欧关系实际上被中国与英、德、法等国的关系代替。欧盟尚无法用一个声音说话,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战略,因此,没有战略,又何谈对话?欧洲依然未能解决一些关键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基辛格的那个经典问句,“如果我要给欧洲打电话,那我应该打给谁?”
  中欧关系绝不应是经济关系那样简单,在中国与美国及周边国家外交角力的同时,中欧关系的政治潜力需要大力开发。欧洲各国与美国尽管存在同盟的关系,但欧美并不是铁桶一般的整体,欧洲对美国的理想主义世界观并不全以为然,对美国人的傲慢也很不满意。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们已经注重在太平洋世纪发挥影响力,并且在未来的国际政治平衡中,试图以欧洲一极的身份说话,这都需要中国的支持。同时,中国也希望借助欧洲的力量,缓解重返东亚的美国带来的压力。
  在中国对欧洲开展4月攻势之下,欧洲也在对中国开展连环外交,据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艾德和称,2012年1月至7月,欧盟方面每个月都有一位委员级官员访问中国。欧盟对华的急剧重视,当然离不开欧债危机的因素。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在今年2月的一篇报道中,略带酸味而又有所意指地报道说,很多来中国旅行的西方游客惊奇地发现,大城市的年轻人们早就不是他们印象中矮小瘦弱的亚洲人了。
  台湾报纸《经济日报》评论说,李克强此刻向欧洲递善意、争权益;北京又举办第四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中欧关系“东方不亮西方亮”,两手策略已加大了大陆外交战略的回旋余地。
  尽管如此,欧盟仍固执地拒绝在中国所关心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放宽对中国高科技出口限制、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问题上放松。因此,中欧之间的重大问题仍没有解决。
  欧洲人频繁告诉中国,帮助欧洲就是帮助自己。李克强也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向欧洲人解释,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也是双赢。欧洲需要摈弃一些不恰当的思维。尤其是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上,李克强详细阐述了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个着力点与欧洲利益的结合—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资源环境是中国发展的瓶颈制约,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就会产生显著的效应。以此,李克强力劝欧方在对华高技术转让方面更加灵活开放。
  总之,无论政治上还是两国经贸,正如李克强文章标题所言“中国对欧洲充满期待”。
  
  李克强的个人风格
  早在去年李克强视察香港时,他的风格就受到媒体的关注。而此次出访,则完全表露了他一些个人风格。
  此次访问,李克强充分显示了善于交往,谈吐幽默,驾驭形势镇定自如的特点。他面对媒体和大众没有丝毫的拘谨,与各界要员侃侃而谈,为媒体提供了不少视觉素材。俄罗斯之声评论说,在总统酒店与俄中友协成员举行的对话成为李克强正式访问俄罗斯的开篇章节。文章说,尽管来自中国的客人地位尊贵,但会见却是在一种轻松和富有家庭温馨的气氛中进行的。在会见结束的时候,大家唱起了中俄两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俄罗斯强人普京的政治风格早已为世界所熟知,尤其是2007年他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语惊四座的传奇般演讲。在与中国副总理李克强会面时,他仍不改直率的风格,“两国经贸合作规模很大,所以有些问题需要我们更多关注,但双方已经学会了作为好朋友来看待这些问题,双方在不断地探索妥协,而且有能力达成妥协。”李克强则以中国人的沉稳务实应对,“我们在解决问题当中不断前进,不断开拓”,“中国有句话,叫言必信,行必果”。他此次访问,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获进展,签署了60亿美元能源合同。李克强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时,清楚地表明了他眼中中俄关系的基本内涵,“从长远和全局上看待彼此,用务实合作、大项目合作充实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强调实际内容的表述,再次表示出他对中俄关系看法务实的一面。
  李克强此行,形象化语言的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官方场合有助于促进友好气氛。更重要的是,这些语言容易引起媒体关注,且易于为大众认知,比起生硬的政治语言,效果更佳。
  李克强对中俄共同前进的道路并非总是“像涅瓦大街一样平坦”的生动描述受到《俄罗斯报》称赞。在中俄贸易和投资促进会议开幕式上,李克强风趣地说道:“我们很高兴在春意盎然、气候宜人的季节访问俄罗斯。这几天,不少俄罗斯的朋友告诉我们,说今年春天的气候是难得的好。他们甚至说,这是专门为中国代表团准备的,这是专门为这次贸易和投资促进会议准备的。”李克强在匈牙利参观匈中双语学校后,巧妙地即席利用听到的歌词说,就像刚才孩子们唱的那样,我也想说,“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匈牙利!”
  近年来,公共外交成为了传统外交的重要补充,领导人与大众和媒体的接触频繁,逐渐成为了公共外交的重要行为体。西方国家领导人长期经受媒体和公众的考核,这方面驾轻就熟。近年来,中国领导人逐渐善于利用媒体,在出访前要么接受访问,要么撰文。这次李克强的出访非常明显地采用了这种方式,对俄罗斯访问之始发表了《世代友好的邻邦互为机遇的伙伴》,在到达匈牙利之前发表了《真诚的友谊 互利的合作》,在到达欧洲心脏比利时之际,发表了《中国对欧洲充满期待》。
  李克强在给俄罗斯报纸撰文中说,中国人见面往往抱拳行礼,俄罗斯人见面往往击掌握手,这象征着信任、象征着合力。李克强出访的这3篇文章都是客人在用文字向主人抱拳行礼,这种公共外交的方式可能会在以后的中国外交中频繁出现。
其他文献
在现代通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军事手段先进多样、政治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纳萨尔派要想再依靠“小米加步枪”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武装夺取政权是很难的。纳萨尔派要想长久生存只能另谋它法。在这方面,尼泊尔毛派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    在国际上,没人敢小视印度。其不仅拥有核武器和洲际导弹,而且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崛起势头迅猛。然而,在国内,印度却一直饱受克什米尔宗教极端主义、东北分离主义以及纳萨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人都会以各种看似奇形怪状的标签寻找自己,但如果抛开这些表面,或者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时代的脉络。因为青春,比它的表征更难以理解,它是过去即不再的短暂力量。而当它以集体的形式出现时,会爆发惊人的影响力。  今日,美国文化的反思者提出,流行文化里面还剩下什么?半个世纪以前的流行文化,也是青年为主体所塑造的文化,在美国带出一整个不同的时代。那是反战的时代、自由的时代、摇滚乐的时代,也是大麻
初冬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武汉东湖之畔的珞珈山麓,走进刘绪贻教授的书房。  老人从书桌前站起来,步履稳健地走过来,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红润的面庞,饱满的记忆,清晰的表达,很难让人相信,这位老人已经98岁高龄。在老人娓娓的谈话中,百年的历史沧桑都化为从容淡定。  辛亥革命爆发的第三年,刘绪贻出生在湖北黄陂县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这位自强不息的农村子弟一直奋斗,走出了乡村,走出了武汉,最终走进美丽的水
“照片不会说谎,它也并非真相本身。照片只是一瞬间的主观印象。我最喜欢摄影中无法预期的下一刻,你必须保持关注,等待出乎意料的瞬间。”  —玛蒂娜·弗兰克(Martine Franck,1938~2012)比利时人玛蒂娜·弗蘭克是少数在国际上备受认可的女摄影师。她的作品或有趣,或温馨,或是纯粹的唯美,因时代的经典、人性的缩影而成为永恒,让人每次翻看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受。  这些作品出现在著名的《生活》
维稳成本    回顾2010年,围绕具有中国特色的“维稳”问题的焦点事件让人格外夺目。在迎来2011新一年的时候,一则“退休副省级官员带村民上访”的新闻引起社会关注。根据公开的报道内容看,这个事例可以用来解析2010年的一些显著特点。这些特点有可能在2011年会进一步显现。  首先,上访,尤其是进京上访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反面,更多的是一个共输的结果。不法公司通过遣返进京上访人员牟利;有的“钉子户”炮
第三届海峡论坛于6月12日在厦门如期举行。两岸民间信仰交流成为今年论坛的一个重要板块。  此前,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称,论坛将在福建的9个设区市先后举办郑成功、定光佛及陈靖姑文化节,关帝文化旅游节,大圣文化论坛,妈祖及闽台佛教文化活动周等等,以此打造两岸信众交流的平台。  闽台民间信仰同根同源。台湾乡亲80%祖籍福建,渡海赴台之时也带去了妈祖、保生大帝、关帝、陈靖姑、定光佛等祖籍地民间信仰。其中
“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北京大学的前校长胡适曾这样说道。  世事何其难料。  “五四运动”中健将林立、旗手迭出的北京大学,如今却成了儒学复兴的一个重镇。距今不过91年时间,“孔家店”又重新挂牌开张了——继2000年成立国学研究院之后,2010年夏天,北大又成立了儒学研究院。主张文化多元共存的中国儒学大家汤一介先
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闭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最后一刻亲自督师,达成协议。协议虽然空泛,至少比各国拍桌子互骂一通不欢而散好。  英美舆论集中火力,指中国领导第三世界从中作梗,奥巴马尤为恼火的是:中国另搞“会外有会”,派一个低级代表列席欧美的元首级会议,另外拉拢巴西、印度等第三世界大国密谈奥巴马不顾礼仪,直捣会场,在走廊高声叫板。据说这么一闹,终于有了“协议”,但中国还是拒绝接受“国际监管”今后的碳排放
华裔“虎妈”的真相  美 《时代》1月31日    自称是严母(“虎妈”)的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女教授蔡美儿,在教养子女上沿袭了中国传统的严教思路。她曾强迫7岁的小女儿Lulu从晚饭后到睡觉前连续练习弹奏一首钢琴曲数小时。她还会像一些严厉的中国父亲那样,当女儿有失礼举止时称其为“废物”。  蔡美儿的新书《严母战歌》确实触到了美国的痛处。若美国经济与中国相比是失败的,那么,美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也是失败的
没有基层民主治理,就没有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的成功。成都的改革者提出,不要代民作主,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这不仅是实践说明的道理,也与改革者的抱负有关系。  2010年2月20日是新年后的上班第一天,成都市召开了一场共有4000多名干部参加的“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大会”,通过视频系统联系起来的分会场就有10余个。用从2003年开始就担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的话说,这是一个“一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