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感知·品悟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读诗,还要教会学生用诗。诗歌是瑰宝,更有其实用价值。赏诗只能体会别人的心情,用诗却能表达自己。我在诗歌教学中经常布置小论文和大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消化并学会使用。
  【关键词】诗歌教学;入境;感知;品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再现,是最精粹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里,对于诗歌教学教师是全力以赴地教,条分缕析,学生是竭尽所能地学,生吞硬背讲义,往往花了很多的工夫,但收效甚微。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要想在语文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那就必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努力探索诗歌鉴赏教学的可行性的有效方法。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诗歌教学可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入境、感知、品悟。
  一、入境 ——创设情境,激发阅读诗歌的兴趣
  由于知识积累和文学鉴赏能力的不足,对于诗歌的学习,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有种畏惧心理,所以在学习之初,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情景,为学生对诗歌的感知指明导向,创设与诗歌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抓住诗人所描写的意象,让学生能感悟到的意境,是我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经常用以下的几种方法来创设情境:
  讲述:故事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快速地导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就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入手。
  渲染:音乐是流淌的情感,能拨动人心深处的那根弦,能抚慰人的心灵,更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播放音乐,能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如教《再别康桥》时可以播放一段二胡曲作为背景音乐来导入。
  朗读:诗歌以凝炼含蓄的语言,浓缩着诗人的情感,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与通常的日用语言表达不一样。教师用充满激情的朗诵来导入课堂,可以引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疑:对于一些哲理诗,往往寄托着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与表达,对初中学生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难以入手。老师在教课之初就可以抛出一个问题,以激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展开课堂的学习讨论。如在教授冰心先生的《成功的花》时,就列出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成功?”
  在采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老师不能一言堂,而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参与,才可能有更高的学习兴趣。虽说是教无定法,但诗歌是文学作品的最精粹的表现形式,每句诗句都能给予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我认为不应该用画面来代替语言的魅力,那样会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削弱了诗歌本身的美感与魅力。
  二、感知——感知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朗读:所有的诗歌都是通过诗人在作品中所描绘的一个个鲜活的意象,进而展现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表达作者的理想和诉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理性融入直觉,进行形象思维,诵读品析诗句,理解哲理。诗歌的诵读必须做到四步:一读读准音,二读读通意,三读读出味,四读读出情,走进作品、走近人物。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直至读懂,读出味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内容。
  讨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诗歌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感悟,只不过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积累的水平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作些讨论交流,则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的理解,这一联其实包含的理解很多方面,多数学生各执一端,都说得有理,但并不全面。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得到共识:描写时序交替中大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诗句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诗中透露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描摹:让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来描写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意境。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感知并再创造的过程,既领悟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图,也糅合进了自己的感情和理解。
  让学生在诗歌教学中多一些诵读,少一些剖析;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只有切身的感知与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三、品悟——品评诗歌内涵,领悟人生哲理
  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的入境与感知只是停留在诗歌表面的理解与运用,那么这个环节的教学则是老师要教会学生用审慎的目光去阅读,用质疑的眼光与诗人展开跨越时空的交流。读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感知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体验,而品悟则是在跳出诗歌本身的基础上的一种理性的思维创造。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联想、想象、质疑与认同,则是一种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高。
  联想:联想是当学生阅读一首诗歌时,他会由诗歌的意象、意境、主题等联想到另外的人和事,有了新的情感体验,并会勾起相关的作品及情感感悟来。讲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联想李白以明月寄欢悦之情的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以明月寄幽寂之情的诗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等。学生通过联想活动,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对象上,加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认识和理解,拓展审美情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想象:想象,就是在读诗文的时候,根据诗文的描述,在头脑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浮现出诗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如在教《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娆妖。”老师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想象:红日、白雪交相映衬,娇艳又纯洁素雅,富丽热情又充满青春气息,使学生欣赏诗歌的同时,眼前能够根据他的实际展现出一幅雪景图来,最后能在阅读中将他对祖国秀美河山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
  质疑与认同: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是一个有思维的主体,对于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点与感情体验,并不是全盘接受,而会带着审视的目光去阅读分辨接受,并有选择地认同,化为自己的知识情感体验的一部分。如对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爱国精神而赞叹不绝;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会让他们树立起一种远大的志向并有为实现其而不惧艰辛的决心。这些都是学生在充分认同了诗人在诗中的表达后的内化。
  以上仅是我个人在詩歌教学中的一些看法,但教无定法,不论哪种方法都是为了引领学生敲响诗歌的那扇大门,使心灵净化,情感熏陶,素养提高,智慧启迪,胸襟开阔,砥砺心智,获得各方面的提高。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微课成为教师圈流行的风向标,越来越多的教师被其鲜活、好玩、趣味性的内容所吸引,加入了制作微课的行列。在互联网时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灵活、主动的进行移动学习和碎片学习。目前对教师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微课设计。本文将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角度,讨论如何设计出简短精悍、主题突出、吸引眼球的微課。  【关键
金秋10月,是收获的季节。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上收获了什么?请看东莞市几所学校的同学在第二课堂的学习感悟吧。    小提琴让我懂得不畏难 梁浩钧    我在第二课堂选学了小提琴,教小提琴的老师想方设法为我们寻找比赛的机会。今年二月,第二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小提琴大赛在广州海选。当时,我校小提琴班的同学都去了。可是,一进海选现场,看到高手如林,我们都吓傻了,不敢上台。老师很着急,于是就鼓励还
我家来了个小精灵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三年级 张博雯  弟弟在5月31日出生,我笑他是赶来过儿童节的。转眼五个月,有一次,他边哭边舔着嘴,我们都以为他饿坏了,谁知道他吸了两口奶就不吃了,还机灵地眨巴着眼睛朝我笑。呀,上当了,其实他是要抱抱。他爱笑,笑起来眼睛弯弯像月亮,嘴角翘翘像小船。弟弟像个小精灵,带着欢乐与希望来到我们家。(指导老师 吴嘉玲)  鹏哥回复:弟弟真会挑日子来到这个世界哇!以后,过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助推器。如何通过评价让学生提高认识,提高礼仪习惯养成的趣味性,增加礼仪习惯养成的持久性呢?广州市天河区冼村小学借助礼仪银行这一载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  礼仪银行:评价机制的新探索  用礼仪银行作为礼仪教育的评价载体,这一灵感源于中央电视台对湖南某个社区道德银行的报道。它直接触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礼仪行为不可以存储?
《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10期刊登的《高考语文“电脑阅卷”应该缓行》(以下简称文[1]),引起了笔者的一些思考其中作者针对语文高考谈了“电脑阅卷”应该缓行的一些理由,这也反映了人们对新事物的一些看法,特别是对待高考这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的态度,这都是很理智的态度和做法但笔者对文[1]中的某些观点不敢苟同现在班门弄斧,提出几点不同的看法,与同行共同商榷  多年来,广东省普通高考评卷工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有时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有时躲在树阴里打个盹儿……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  一天,小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  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  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  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
【摘要】有一篇课文,叫《黔之驴》;有一个人,叫黄厚江。笔者在观摩了黄厚江老师的《黔之驴》课堂之后,对黄老师所提出的“本色语文”进行了更深的思考。  【關键词】黔之驴;本色语文;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有一篇课文,叫《黔之驴》;有一个人,叫黄厚江;有一种语文,叫“本色语文”。笔者在观摩了黄厚江老师的《黔之驴》课堂之后,对黄老师所提出的“本色语文”有了更深的体悟,点滴思考如
【摘要】互动教学是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有效的互动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增强合作探究的效果,提高个性化阅读和思考的能力。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的开展问题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教学;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围绕着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
【摘要】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从根本上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评价,热情鼓励,鼓励学生在课内学习写字的基础上,课外自主练习写字。  【关键词】低年级写字;乐写;会写;爱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在識字与写字的天秤上失去了平衡,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倾注在识字教学中,其实写字也是低年级语文教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智能贴片,可将Wi-Fi信号扩展至空间死角。  在室內测试中,智能贴片能将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从30米扩展至45米。在本来就能接收到信号的区域,它还能使传输数据的速率翻倍。  这项技术由该团队开发的新型天线和算法实现。天线被设计为能调整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相位,使其反射出的无线电波抵达接收端时处于同一相位。这样,这些无线电波就会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