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代表,永不倒的丰碑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389773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曹雪芹的成长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代表人物:英国有莎士比亚,俄罗斯有托尔斯泰,印度有泰戈尔,法国有雨果……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群星璀璨,哪一位才能与世界级文豪相媲美而毫不逊色呢?恐怕只有曹雪芹了。
  对曹雪芹的纪念,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是调高民族文化自信的支撑;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2015年,时值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们再次领略这位中国文学大家的魅力,有着当下重大的意义。
  曹雪芹出身百年望族的曹家,雍正即位后却遭抄家,晚年甚至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曹雪芹在由贵族上层一下跌入社会底层的巨大变化中,饱尝了世态炎凉。这样的人生遭际不仅留给了曹雪芹能文善画的才艺,也让他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造就了他愤世嫉俗、反抗封建的思想与傲岸不屈的人生态度。
  素材速用:一个能在任何际遇下都生存自如的人,必是际遇的感悟者和掌控者。曹雪芹经历由荣至衰的人生过程,却能化悲愤为力量,这是他成就不凡人生的意义所在。
  速用文题:际遇与智慧
  曹雪芹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挑起家庭重担,帮着父亲曹料理些家务。因父亲致仕在家,懒于应酬,曹雪芹就出来代为接待,他由此结识了一些政商名流和文坛前辈。在他们的影响下,曹雪芹树立了著书立说、立德立言的远大志向,更渐渐淘汰了少年时的迂想痴情。曹雪芹还为了家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一度勤奋读书,访师觅友,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
  素材速用:有人说:“你能为自己争取到什么样的环境 , 环境就能把你塑造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社交环境使曹雪芹耳濡目染地树立了远大志向,助他在忍辱负重中锻造了一个最好的自己。
  速用文题:成功与环境
  敦敏、敦诚兄弟与曹雪芹交好,兄弟俩十分敬仰曹雪芹的才华风度,欣赏他那放达不羁的性格和开阔的胸襟。在曹雪芹落拓时的那些漫长冬夜,他们经常围坐在一起,听曹雪芹诙谐风趣、意气风发的“雄睨大谈”,也经常被曹雪芹的“奇谈娓娓”“高谈雄辩”所吸引、所折服。敦诚在《寄怀曹雪芹(沾)》诗中云:“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用以记录并深切回味那段难忘的日子。
  素材速用:遥遥历史长河,有多少英雄伟人不是像曹雪芹那样因为人格的魅力而名垂千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用他那炽热的人格魅力换来了流芳千古受万人景仰的美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其人格魅力就是用他手中那杆爱国的笔和他那颗爱国的心谱写出来的……
  速用文题:人格与魅力
  曹雪芹晚年穷困潦倒,除了亲友周济,他只能靠卖画维持生活。然而,他却用一生的心血创作了千古名著《红楼梦》。创作《红楼梦》时,曹雪芹家徒四壁,连写书的稿纸都买不起,只能拆了老黄历来用。在创作过程中,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用寥寥数十字便道出了此中的辛酸和意义。
  素材速用:磨难是弱者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深渊,却是强者奋勇搏击、勇于攀登的高山。曹雪芹用不屈的信念和呕心沥血的坚持攀上了中国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顶峰。
  速用文题:信念与坚持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提及,因其细考,觉得女子之行止见识皆出自己之上,故说:“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红楼梦》的历史价值在于——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把女人当“人”来看,当“人”来写。正所谓“千红一窟,万曲同悲”,曹雪芹以悲天悯人的笔触观照了那些年轻、美丽、善良、聪明的女性们的悲剧,并对她们的命运发出了深沉的叹惜。
  评说: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曹雪芹用形象化的创作为女人喊冤叫屈鸣不平,首先发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呐喊,可谓是思想解放的果敢先驱!
  《红楼梦》讲述了一个朝代的史实,描写了宫廷的食谱。它是一部经济学的书,又是一部人文关系学的书;它还向后人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政治面貌,开辟了一块文化艺术的圣地……曹雪芹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经典小说的代表人物,正在于他的作品中有无数可供后人研讨、思辨与学习的知识和精神思想。
  评说:大家者,必然要有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写作深度,要有融汇百科、思接千载之知识广度,方能成就千古之旷世奇书。
  片段 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及前数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呢?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巧,终不相宜。
  点拨:“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之语与道家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相吻合。体现了曹雪芹崇尚天然、纯朴,反对人力穿凿、顺应自然之价值观。
  “阴阳”之讨论——朴素唯物主义之哲学观
  片段 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爱说。这叫人怎么答言呢?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就是一生出来人人罕见的,究竟道理还是一样。” ……湘云道:“这阴阳不过是个气罢了。器物赋了,才成形质。譬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
  点拨:《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曹雪芹认为万物存在矛盾,阴阳互相对立,又互相消长。其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是进步思想的体现。
  文不以词害意——好文章的写作观
  片段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得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文不以词害意’。”
  点拨:什么才是好的文学作品?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区别在哪里?曹雪芹用“文不以词害意”为我们阐释了好的作品应该是有情有义、有灵魂的作品,其写作观体现了他正确的价值观。
  2015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全国两会上,《红楼梦》频频被代表委员们提起。年轻人不爱读《红楼梦》?阅读氛围不浓厚?对此,2015年3月12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陈建功。陈建功不愿多谈文艺界的是非,不过,他还是忍不住为读书发声。他告诉记者,自己在提案中建议,要抓住一切机会宣传全民阅读,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刚好是一个机会,可调动人们对经典的阅读兴趣和氛围。
  热搜关键词:经典阅读
  5秒创作: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里,有一间典雅的、书香浓郁的经典阅览室,人类文明经典静静地摆在书架上,等待青年学子来阅读,人类文明的历史与未来在这里相会。今天,我们推荐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种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中华民族寻求一个完善、独立自我品格的最好途径。
  为了纪念和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也为了更好地扩大曹雪芹“红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将于2015年4月至12月举办文艺演出、“曹红文化”展、学术论坛等,形成北京主场、国内大运河之旅、国际文化交流之旅的跨区域、跨年度系列纪念活动。活动通过现场体验琴、棋、书、画、诗、酒、茶、花、香、衣等传统文化,可让民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度关注曹雪芹、阅读《红楼梦》,提升文化涵养和文化自信。
  热搜关键词:文化自信
  5秒创作: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而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中华民族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这或多或少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在如此背景下,更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文化,進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其他文献
“一”,乍看是再简单不过的汉字了,凡是运用汉语的人,几乎人人识得它的读音,个个会写它的字形。然而,探究其在语言交际中使用情形及其诸多含义,却实在不怎么简单了:它有不同的形体,不同的读音,多种义项和用法。  一、不同的形体  “一”,是祖先为了表示数目而特意造的字。就造字法而言,它具备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说的“视而可识,察而见义”的特点,因而,它是个运用指事造字法造出的指事字。随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书
期刊
【导语】  议论文中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概括性、说理性,将具体的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同学们在实际叙述时,应注意语言要简明扼要,特别是叙述事实论据时,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一言以蔽之,即要“言简义丰,披情入理”。  原文呈现  留住一声鸟鸣  雷涵  行走于当今的繁华都市,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而在这一过程中难免有人渐渐地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期刊
在一片黑暗中只听见削萝卜皮的嚓嚓声,一个女人感叹:“萝卜真是好东西啊!”另一个女人问:“那土豆呢?”随着谈话声镜头亮了起来。吃,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主题,导演是枝裕和用食物作开篇,仿佛两个朋友互问一句“吃了吗?”,以拉家常的姿态讲故事的气氛弥漫在整部电影中。  食物是影片的隐形线索,人物的性格、角色之间的矛盾都通过食物带出,看似平淡日常的餐桌谈话,却暗波涌动充满张力。父亲对为小女儿捎带低脂牛奶的要求
期刊
考试频繁,难免有交叉、雷同的作文题出现。其实,每一道命题都有特定内涵与要求,将此题当成彼题来写,往往并不符合命题要求。这就需要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审题,二是点题。审题不准,虽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扣题不紧,则似是而非,若即若离。  文题猜想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舒婷)  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
期刊
“两会蓝”:2015年3月初,两会召开期间,北京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空气质量优。良好的天气状况及空气质量让一个新词“两会蓝”诞生了。  代价:“两会蓝”的背后是这样一组数字:市长签下军令状,北京治理PM2.5投入高达7600亿元;58家重点企业实现停产,切断污染源;41家重点企业降低生产负荷,减少30%以上排放;30%公务用车在重污染日停驶;淘汰18万辆老旧机动车……  “APEC蓝”:2014年
期刊
情感笔记 这只属于一个人的爱情里,没有唏嘘与叹惋,只有残存的只字片语与美好记忆。真正懂得爱的人总是心存慈悲,会把所有的凝望和守护都给对方,却不愿让对方去经历任何痛苦的抉择。  适用文题 爱的真谛/守候/不变的坚持  半个世纪前,年轻而才华横溢的他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那个女子,风华绝代,举世无双。  她的先生,那个出身名门的著名建筑学家知道了,诚恳对她地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他,我祝你们幸福
期刊
权威固然非一日炼成,自有其高于凡人之处,出言常常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一语惊醒梦中人。当今我们这个浮华喧嚣的功利世界,冠之以专家、教授和大师的骗子有许多。从“吃红薯”“不喝牛奶”的林光常,到“求医不如求己”的中里巴人,到“生吃泥鳅”的马悦凌,再到“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张悟本,这些人打着养生专家的旗号,出书、做报告、给人治病,敛了许多财,也坑害了许多善良又愚蠢的人。我想不是他们骗术高明,也不是他们的
期刊
素材鉴读:感情如水,理性如冰。八分之一的冰块浮动在水面上显现出庄重和威严,一任冰下蓝色的水漂荡,不减半点高雅,这便是理性的美。凡事以理性的智慧引航,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  适用文题:理性的美/顾全大局/冲动与冷静  1944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尾声,为了给希特勒以最后一击,盟军决定横渡英吉利海峡在诺曼底登陆作战。  就在登陆前几天,英国首相丘吉尔突发奇想:要是能够和国王一起观战,给盟军加油鼓
期刊
最近,一些背井离乡在一线城市奋斗的年轻人,用“悲催”一词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继“漂族”“蚁族”之后,如今大城市中又出现了“悲催族”。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惊现“悲催哥”  不久前,上海一位网民在天涯杂谈上发表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惊现“悲催哥”》的帖子。帖中说,一个来自江西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悲催哥”在上海谋生,拿的是最低生活保障工资——1120元,不断上涨的物价让这位“悲催哥”日益感到生活憋
期刊
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是源于与他人比较后的优越感,还是来自内心低欲望的知足常乐?最新发布的《国民幸福报告2014》,在健康、收入等各个方面对构成幸福的密码进行解读。无疑,“幸福感”成了2014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古巴:穷人的幸福感  提起古巴,你会想到什么?雪茄、朗姆酒、老爷车,还是格瓦拉?当然,如果恰巧你还是位“文青”的话,你会提到何塞·马蒂、海明威、古巴爵士,还有那些殖民风格的建筑……这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