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一”并不简单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ezhent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乍看是再简单不过的汉字了,凡是运用汉语的人,几乎人人识得它的读音,个个会写它的字形。然而,探究其在语言交际中使用情形及其诸多含义,却实在不怎么简单了:它有不同的形体,不同的读音,多种义项和用法。
  一、不同的形体
  “一”,是祖先为了表示数目而特意造的字。就造字法而言,它具备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说的“视而可识,察而见义”的特点,因而,它是个运用指事造字法造出的指事字。随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书面表意的需要,基于汉字形体的演变,“一”也不再是单一的形体了。由于商业的兴起,人们为了防止金额数字、账簿数目被人涂改,就把原本只表示抽象概念的“壹”字借用为“一”的大写体,而“壹”字又有异体“弌”和草体“壱”等三种不同的书写形体。
  二、不同的读音
  “一”的本调是阴平(yī),但在语言实际的交际中,它却因所处的语境不同常常不读本调,而要读作其他声调。本人曾自编《“一”字变调歌诀》来概括它的音变情况:
  一的本调是阴平,阴阳上前变去声;
  去声之前变阳平,嵌在中间读轻声;
  单用词尾表省略,均读本调不变更。
  歌诀所述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的本调虽然是阴平,但它处在不同的语境时却常常发生音变,读作别的音。
  当它处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边并与之组成词语时,都要读作去声“yì”。例如:
  一根、一条、一口、一德一心、一丝一毫、一朝一夕等。
  当它处在去声字的前边,并与之组成词语时,就要读作阳平“yí”。例如:一月、一个、一见如故、一意孤行、一笑千金等。
  当它处在(镶嵌)重叠的两个动词中间时,就要读作轻声“yi”。例如:读一读、听一听、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等。
  它读作本调“yī”时,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单独使用,例如:一二三、九九归一、二一添作五等。二是用在词语末尾,例如:统一、第一、初一等。三是表示序数“第一”的省略,例如:一中(第一中学)、一连(第一连队)、一组(第一小组)等。
  三、有诸多的义项和用法
  “一”,常用作数词,表示最小的正整数,可以带量词。例如:一年、一张纸、一车图书、一篇文章等。
  但它更多的时候并不表示数目,而是融入其他词类,具有诸多义项,表示更多、更为复杂的意义。试举例简述如下:
  1.表示“同一、一样”的意思。例如:千人一面、一视同仁、你们一路走。
  2.表示“另一、又”的意思。例如:番茄一名西红柿;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
  3.表示“专一”的意思。例如:一心无二、专心一意、一心一意。
  4.表示“一旦、一经”的意思。例如:一成不变、一失足成千古恨。
  5.表示“全、满,整个”的意思。例如:一路平安、一天星斗、一反常态。
  6.表示“初次、第一次”的意思。如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表示“纯一不杂”的意思。如《管子·水地》:“故水一则人心正。”
  8.表示“统一、一致”的意思。如《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9.表示“一概、都”的意思。如《荀子·劝学》:“一可以为法则。”
  10.表示“一下、才”的意思。例如:一见如故、一学就会,一听就懂。
  11.表示“或、或者、二者居其一”的意思。如《孙子·谋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12.表示“乃、竟然、居然”的意思。如《史记·商君列传》:“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又如成语:一寒如此。
  13.表示“每、每一”的意思。例如:一班推选出三名选手参加比赛,本材料要求一式两份。
  14.指“万物的普遍本质”。如《老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据《淮南子·诠言训》注:“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
  15.指“从无形的道派生出的混沌之气”。如《老子》:“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6.指“对立面的统一体”。如张载《正蒙·太和》:“不有两则无一。”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对立面,也就没有统一体。
  17.常常用在某些词语前加强语气。如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8.指乐谱符号,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相当于简谱的“7”。
  19.表示“极、竭尽”的意思。如成语:一力吹嘘、一力担当。
  20.表示“时间短暂”的意思。如成语:昙花一现、一触即发。
  21.表示“微小、微不足道”的意思。如成语:九牛一毛、沧海一粟。
  22.表示“容易、轻而易举”的意思。如成语:一举成名、一举千里。
  23.表示“居首位的人(或事物)”的意思。如成语:天下第一。
  24.表示“一体”的意思。如贾谊《过秦论》:“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25.表示“一次战斗”的意思。如《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26.表示“一件好事”的意思。如成语:功一美二。
  27.表示“原、原来的样子”的意思。如成语:九九归一。
  28.表示“事物的一方面”的意思。如成语:知其一,不知其二。
  29.表示“一致、使……一致”的意思。如成语:一轨同风、一民同俗。
  30.表示“一小部分或者残余部分”的意思。如成语:麟凤一毛。
其他文献
12月5日,华西都市报发布“2013年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幻想文学作家江南以255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国作家新首富。文坛老将莫言依然以2400万元的版税收入稳占榜眼位置,郑渊洁则以1800万的版税收入位居第三。上榜的60人中,有很多都是幻想文学的作家。  “作家富豪榜”自推出以来,一直备受争议,褒贬不一。它既不能体现作家劳动报酬的公平合理,也不能代表文学价值的正确导向,更不能说
期刊
假如把地球45亿年的寿命缩短成24小时,人类文明史,若以8000年来计算,那么人类是在最后不到1秒钟之内的0.1536秒才出现的。  这样“缩地成寸”,可以让人直观地知道各个时间段相对于地球的历史有多长: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1.65亿年,相当于52分48秒,1个小时都不到;  人类约在100万年前出现,即到最后的19.2秒才出现;  人类文明史,至今约8000年,到最后的0.1536秒才出现,不
期刊
谁也不会想到,俄罗斯著名的摔跤运动员卡列林,小时候是个名副其实的“打架王”,父母都拿他没办法。更糟糕的是,在他上七年级时,居然差一点将一个同学打死。学校给他的父亲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他再打人,将勒令他退学。虽然父亲想尽了办法,可他的老毛病总是改不了。在16岁那年,他被学校开除了。  就在父母为他的前途担心时,原来教他的体育老师找到了他的家,对他父亲说:“国家队正在选拔摔跤选手,不如让他去试试。”  
期刊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头叫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科学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惊异、闲暇和自由。贪玩的人需要这些,而科学更需要这些贪玩的人。  就以飞上天的火箭来说吧。发明液体火箭的美国人——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就是一个大玩家,现在叫发烧友。16岁的时候,戈达德看了一本叫《星际战争》的书,这本书让他如痴如醉。在大学毕业当上教授以后,这位超级发烧友有点闲钱了,就自己花钱玩火箭,因为他想把自己送到某颗星星上
期刊
【人物小传】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唐朝现实主义诗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生于中国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期刊
在2013年夏的高考季中,香港有一名特殊的状元——被称为“小海伦·凯勒”的曾芷君。之所以被这样称呼,是因为她双目失明、严重弱听、手指触感有缺陷,可是曾芷君在“三感不全”的成长历程中,以双唇代替双手,唇读凸感盲文进行学习,最终取得了3科5++,2科5+的优秀成绩,这个成绩在香港高考中相当于“状元分”,而曾芷君也如愿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  出生后几个月,曾芷君就因神经萎缩双目失明,只能感觉到光和影
期刊
岁末,照例会出现一些有趣且抢眼的“盘点”,比如眼下百度贴吧发布的网友票选出的“2013年度网络最流行十大热词”。盘点下来,“土豪”高票领衔,“不明觉厉”“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词语入围榜单。对此,网友们说好说孬,见智见仁。  不忙于下判断,不妨先将这些“热词”解剖一下。该肯定的先肯定,比如“土豪”。它从原先“有钱恶霸”的代名词发展到今天对“有钱无品”者的形容概括,可谓传神。虽然起源于网络游戏,但
期刊
我是个喜欢坐在桌前的人。每每坐于桌前,我总喜欢摸出几本书翻翻,抑或是信手在纸上涂鸦几笔。这一值得提倡的事在白天进行还好,但在晚上便不那么让人愉快了。在夜晚欲看书时,因为只有一盏自己房间的灯装在天花板上,所以总会使我眼神疲惫,不由自主地懊恼这灯光的吝啬——竟连多些光也不分给我的书,真是枉你花了我的电费!时间一长,视力便容易下降,于是我准备买盏台灯。  三十年代的文人午夜赶稿,陪伴他们的不就是这一盏散
期刊
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俨然成了微博红人,好事的网友戏称:“杜甫很忙。”这让人想起,今年,诗圣杜甫诞辰1302年了。  杜甫诞生于公元712年,享年五十九岁。杜甫一生真的很忙。刘小川先生说过,杜甫活了五十九岁,却好像活了两百岁。他一生的经历,几乎浓缩了个体生命所能经受的全部苦难。  中国古代诗人的命运注定是漂泊四方的,杜甫无疑是一个突出代表。二十岁弱冠之年,他就离家
期刊
湖南卫视推出的综艺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已结束,可荧屏之火爆依然未减。这档节目充分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我们怎样做父亲”。在父母无暇照顾孩子的当下,5位奶爸带萌娃的“人在囧途”,引发了很多人的情感共鸣。  早在1919年新文化运动期间,鲁迅便在《新青年》第6卷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文中称“中国旧理想的家族关系父子关系之类,其实早已崩溃”。他针对的是旧时“父母之恩”的说法,认为不必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