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体态律动进行音乐教学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sky260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提出的一种以听觉经验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该体系着重训练学生利用听觉,用身体各部分作为表达音乐的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的各因素及内心感受用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在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活跃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孩子们迸发出极强的表演能力。因此,开展对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而有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聆听;律动;体态;情感
  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学音乐课教授方式多是以聆听为主,缺乏辅助式的教学手段,导致音乐课一直墨守成规,凸显不出与其他文化课所不同的特点,长此以往使学生丧失了对音乐这门基础素质修养课程的兴趣,缺乏主动性去追求从音乐中获取的自我满足、自我发展的目标,音乐课也就变得黯淡无光。因此,我认为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聆听上,要结合身体律动等辅助手段进行学习与欣赏,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律动教学是从音乐入手,先让学生聆听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肢体的运动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使学生的音乐和自身审美等多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同时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我从几个方面阐述我们应如何运用律动教学。
  一、 教学前的热身
  开始一节课之前,我们可以听音乐随意的在屋子里行走,想象自己在一个场景下行走,身体到思想逐步进入课堂的状态,感受空间里的音乐。或者模仿一种行走的状态,跟着音乐模仿老师的步伐,达到体态律动与节奏感训练,空间、能量与节奏表现的训练。因此步伐作为人类本能的能力,显得跟直接,体态律动训练试图通过感受步伐的力量、能量、方向训练音乐能力达到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
  二、 深挖音乐元素的特点进行音乐的教学
  初听音乐,学生在认识到音乐要素后,进行围圈声势模仿,背对圆心,聆听并模仿老师的声势,背对圆心,离老师最近的人模仿老师的声势。或者进行节奏练习,围圈相互按摩,节奏拍念,节奏名、节奏卡片练习等等。达到同学间、师生间相互熟悉,达到对音乐的聆听与观察以及对音乐要素的记忆与模仿。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和身体协调支配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恒拍的认识和对节奏的熟悉,不断提高学生的视谱能力。
  三、 运用游戏律动进行音乐的教学
  跟着音乐进行游戏,提示聆听音乐的规律,通过游戏的乐趣,增强学生在体态律动进行中能量的控制,达到训练学生对乐句的开始与结束理解出来的表演,显得更生动形象。比如抢椅子游戏,传递乐器,传递节奏等等。
  四、 视唱练耳在律动中的帮助
  可以通过聆听、视唱单音者音程以及和弦练习来帮助律动感知。例如音列的模唱,聆听钢琴的声音,用“la la”模唱出旋律,接下来舒展双臂,表现出旋律的走向,分解音程模唱,并用步伐和双臂表现出音程进行的音响特点。d-r-m-d-m。
  也可以坐在地上,仅用手臂、肩膀、头、手指、腰部力量来表现音程等等方式。在空间走动,步伐符合钢琴弹奏出的节奏,当听到钢琴演奏音程时,找到同伴,二人一起前行,当听到钢琴演奏三和弦时候,组成3人一组的队伍一起前行。
  在熟悉乐句里也可以达到帮助的作用,比如,聆听音乐,音乐停,人停,在适当的地方拍手,老师在每个乐句结束走到一个人面前,与之对拍,接到乐句的人代替老师传递等等方式。这样达到了学生对乐句的起始与呼吸、体态动感的训练,以及反应、控制能力的提高,师生间,生生间音乐的交流以及空间的掌控得到一定的提高。
  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不仅提高了,还熟悉了音乐的基本要素,乐句以及旋律的记忆得到固定。帮助了体态律动的方向和形式的表现。
  五、 设计集体舞进行音乐教学
  通过了解音乐基本元素的特点,设计符合元素特点的动作,创编成集体舞,体态律动达到最高境界。首先可以原地聆听一段旋律,思考旋律带给你身体的本能感受和心灵的感受,跟着音乐,音乐进行我们动,音乐停我们停,所有学生都能背唱出旋律,在围圈的基础上,为音乐设计一段集体舞,分析音乐的特点,群议舞蹈的动作,体现集体舞的意义,完成整首集体舞。这样达到音乐的旋律与动作的关联,节奏与动作的关联,和曲目名称与动作的关联。音乐教学在此得到升华。
  在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建立在大量的身心实践之后,任何的教学都应该遵循由少到多、由易到繁的教学进阶过程。体态律动也可以遵循这个进阶过程,从聆听音乐的热身,自如的摇摆身体或者利用惯性推出身体导入音乐感知。运用行走的方式,通过两条牵引线,随意的开始在空间行走,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尝试统一停止,并尝试统一开始,完全在无沟通的情况下做到集体的开始与结束。
  创编乐器或舞蹈动作,培养相互间的默契与合作,引导学生用开放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乐器和舞蹈动作,在了解音乐要素的前提下创编集体体态律动。
  教学核心围绕最大限度的唤醒人的感—听—动三觉,同时,逐步加入音乐的“节奏、音色、结构”三元素,并且,通過从单声部—二声部—四声部这种声部叠加的方法,逐渐加大音乐的难度,最终,达到训练音乐的感知觉能力和运用音乐的元素表现音乐的核心目标。
  体态律动不仅帮助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以新颖多样的教学模式授课,也帮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走进音乐、欣赏音乐,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鉴赏力。
  听,能带动身体的感知,能带动心里的认知,更能带动孩子们情感的抒发和宣泄。以听为前提,带动“感”和“动”的发展,才能有效提高孩子聆听的能力以及声音的纯净和和谐化。当然,体态律动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在音乐艺术素养、探索创新能力,以及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方面,都要有较高的水平,唯此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全面素质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吴道义.中外童声合唱歌曲精选[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9:233-244.
  作者简介:
  陈倩男,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大岗李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我,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程中,阅读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重视阅读过程,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帮助小学生改正,以此有效增强语文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小学中段的学生所处的生理成长阶段决定了他们的认知还没有定性化。因此需要语文教师从多角度视域对阅读文本进行讲授,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阅读思维,全面提升自身语文学习素质,为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分离和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方法,研究心肌细胞中细胞周期素D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心肌细胞分离、纯化及培养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
研究了泛蚁蛉幼虫对筑穴材料选择性,并分析了筑穴材料中的含水量对泛蚁蛉幼虫筑穴率的影响.泛蚁蛉各龄期幼虫均偏爱在细上粒中筑穴;各龄幼虫在70~40目颗粒中有最高的筑穴率和
目的探索新的抗氧化剂。方法研究萝卜过氧化物酶(POD)对小鼠肝、脾和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用不同剂量的POD处理后,可以提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LED灯具生产国。然而,最近网上有消息称,医学专家担忧LED蓝光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甚至导致失明。这一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那么,LED蓝光真有这么大的危害吗?如何才能避免?  何为LED蓝光  科技部2012年发布的《半导体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称,到2015年,LED在通用照明市场的份额要达到30%,半导体照明国内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这些刺激政策让我
摘要:课堂教学效率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许多教师头疼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呢?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越强,学习效率才会越高。所以,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小学语文课堂,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本文,笔者将主要从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体现学生主角地位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一直以来,小学生的阅读、写作培养就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还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考,促进了教师教学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展开了大量探索,想要通过借助有效手段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技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语文的真谛。接下来,本文将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情境、探究三方面展开教学实践,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综合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
毛膝蝇属Hebecnema隶属双翅目Diptera蝇科Muscidae圆蝇亚科Mydaeinae圆蝇族Mydaeini,为Schnabl于1889年以Anthomyia umbratica Meigen,1826为模式种而建立的属,为蝇科中的1个
大凉疣螈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为四川省特有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009年3月~2010年2月,通过野外调查和对管理部门、当地居民的访问以及市场调查,发现大凉疣螈仅分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高锰酸钾、晶体敌百虫、强氯精、溴氯菊脂等5种常用水产药物对黑尾近红鲌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安全浓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