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雾霾治理与区域物流业升级研究

来源 :物流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yea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了陕西省雾霾治理与区域物流业升级问题。首先分析了陕西省区域物流业现状,探讨了雾霾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而分析了陕西省区域物流业对雾霾产生的影响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在供应链布局中制定低碳供应链物流规划设计、发展新能源低碳供应链物流装备、构建城市地下低碳供应链物流体系、推进多式联运与物联网联动发展及完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推动雾霾治理与区域物流业升级。
  [关键词]雾霾治理;区域物流业;陕西
  [中图分类号]F250;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2X(2017)02-0005-04
  1引言
  陕西省位于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联南带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是中国丝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和领头羊,也是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的重点物流区域和物流节点之一。陕西省政府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出台了《陕西省物流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和相关政策。2015年,陕西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7 078.1亿元,同比增长3.6%,随着陕西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竞争的加剧,物流业已成为陕西省的黄金产业。物流业对深化陕西劳动分工、有效改善资源配置、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陕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陕西省各级政府却忽略了物流业和雾霾的相互关系,忽略了陕西省区域物流业对雾霾造成的影响。
  物流货运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人为可控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环保部《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柴油车排放量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PM值则超过90%。物流业已成为陕西省碳排放大户,是导致陕西省雾霾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雾霾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危害极大。为此,2014年以来,陕西省各级领导对雾霾问题高度重视,并多次召开会议探讨治理雾霾问题,将雾霾治理从民生问题上升到执政能力问题,认为雾霾治理是最大的民生。此后,陕西省各级政府印发了《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依据该方案治理雾霾。陕西省环保部门也多次开展夜查、突查和专项检查,对重点大气污染源实行24小时驻厂监管。然而,陕西省物流产业效率低下,污染较大,是时至今日陕西省雾霾治理仍未出现明显改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为了有效治理雾霾,促进陕西省经济快速发展,有必要推动陕西省物流业转型升级。本文同时研究雾霾治理及陕西省物流业升级问题,对陕西省物流业节能减排、有效治理雾霾、改善资源配置、促进物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陕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文献回顾
  雾霾治理研究方面,Shobhakar(2009)、白洋和刘晓源(2013)、张军英和王兴峰(2013)等众多学者,详细阐述了雾霾的产生机理及原因、存在问题及防治措施,认为燃煤、工业、机动车、建筑和道路扬尘是造成霾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污染源控制与治理措施、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和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制度、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建立霾预警制度、制定应急方案、研发新技术等治理雾霾。但上述学者都未考虑雾霾与碳排放大户物流业之间的关系。Joanthan(2006)、张楫泽等(2013)主要考虑的是城市客车尾气排放对雾霾造成的影响,却忽略了物流货运对雾霾产生造成的影响。
  在区域物流研究方面,学者们大多关注的是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相互关系问题。胡燕祝和任玉浅(2007)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区域经济增长与现代物流业的相互关系。王纪勋(2006)通过C-D生产函数引入物流變量,验证了物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邵扬(2009)研究发现: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仅次于工业。为了促进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苏秦、李永飞和郑婧(2011)采用C-D生产函数、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二者的联动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及发展策略。综上可知,学者们主要从经济视角研究二者的关系,较少从环境保护视角进行思考,也未探讨陕西省物流业中占据92%物流量的公路貨运对雾霾的影响,更未从陕西省区域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出发来寻找解决雾霾问题的对策。
  碳减排研究方面,张雷(2006)指出产业升级决定着国家一次能源消费空间的基本格局,进而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伴随着陕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该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所占比重将进一步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面临着严峻的减排压力。Wang(2010)认为中国即将是世界最大的能源需求国,中国70%的能源来自于化石燃料,导致C02排放量较大,可再生能源是缓解CO2碳减排压力的重要途径。金涌等(2008)根据我国能源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指出能源结构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Casler和Rose(1998)通过投入产出结构分解表明能源部门以及能源与其他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是CO2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江波(2009)论述了碳减排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设计理念变革的主要政策思路,提出应调整产业结构并完善落后产能退出的激励机制及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等。安伟(2008)提出“十一五”开局头两年,我国碳减排两大约束性指标均未完成的关键性原因之一是产业升级缓慢问题。迟建生(2009)指出推行物流业等节能减排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张明文等(2009)分析了在碳减排过程中碳税政策对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能够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上述大多学者虽然基于低碳环保视角,考虑低碳与产业结构经济调整、升级之间的关系,但均未考虑物流业升级问题,也未关注雾霾问题。
  总的来说,大多学者或基于治理雾霾的视角,或基于物流业发展的视角,或基于低碳环保与区域经济升级、调整的视角考虑相关问题,均未同时考虑雾霾治理和物流业升级问题。而物流业既对陕西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对雾霾发生产生重要影响,其产业升级必然会对区域低碳环保及雾霾产生深远影响。物流业产业升级需要避免或减弱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防止雾霾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有必要将雾霾治理和物流业升级结合起来考虑,针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及环保实际情况,研究推动陕西省雾霾治理与区域物流业升级的对策。   3陕西省雾霾治理与区域物流业升级对策
  3.1在供应链布局中制定低碳供应链物流规划设计
  物流是供应链的核心,但是在众多的供应链优化布局中,没有考虑现有供应链物流规划设计,致使现存的物流格局和物料流程比较混乱,物料流的路径较长,物流机械的重复搬运现象严重,造成了较多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陕西省可对现有的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分布和功能等进行有效的低碳化整合,在此基础上,多部门有效协调开展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低碳规划建设工作。注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问题,依靠GPS、GIS等先进技术,对运输、配送等正向物流主要功能和逆向物流中的废弃物物流、回收物流等物流环节进行有效的低碳优化协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共同可持续协调发展。
  3.2支持陕西省新能源低碳物流装备发展
  随着物流业应用推广新能源车被写进2013年10月国家出台的新一轮补贴新政,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逐步推广应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省能源需求也增长迅速,但作为煤炭大省,陕西省煤和石油等石化高碳能源物流装备占据主导地位。为了有效解决陕西省能源需求紧缺问题,缓解减排压力,降低雾霾发生,陕西省应采用更加低碳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物流装备。陕西省各级政府应引导和扶持物流业优先考虑购置低碳新能源汽车。
  3.3构建城市地下低碳物流体系
  可尝试将市外较远距离的货物运用AGV、CargoCap和DMT、PCP、HCP等低碳运载工具,通过地下大直径低碳管道、低碳隧道等低碳运输通路,运输到陕西省各城市周边物流园区处理后,利用各市地下低碳物流网络路线结构、布局,连点成线,连线成网,通过LCULS(地下低碳物流系统)配送到社区、商店、仓库、工厂及超市等终端,实现机场、车站、货运中心等与终端的点对点低碳连接。
  3.4完善陕西省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陕西省应加大对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配送等环节采用陕西省物流信息平台。在陕西省现有物流信息平台基础上,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明確平台总体功能框架、目标、共享实施路径、任务和运营模式,加强物流信息编码、物流信息采集、物流载体跟踪、自动化控制、管理决策支持、信息交换与共享等领域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物流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推动陕西区域物流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低端走向智能。基于信息平台,加快推进五大运输方式、各层级、各区域、各行业平台之间的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有效对接,实现车、货信息快速高效匹配,打通上游货源、中游物流服务和下游车源、客户信息的物流价值链,增强一体化物流服务能力,有效降低雾霾的发生。
  3.5构建“物流+电商”一体化合作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商物流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构建“物流+电商”一体化合作模式,是实现物流与电子商务高水平、长期合作的重要方式,是降低雾霾产生的有效手段。电子商务产生的大量小订单和分散的收货点,都需要科学的配送网点、合理的货物调配、快递业的快速跟进、逆向物流的处理,物流服务的仓储、保管、运输、签收等每一个环节也都与雾霾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当前陕西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合作处于较低水平层次,并没有建立统一、长期的合作机制,也没有形成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可针对陕西物流电商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特征、特性,分析影响陕西物流电商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依托“物流+电商”一体化、“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物流+电商快递”深度融合发展等新模式,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加大陕西物流电商供给侧改革,实现社会化服务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新模式,最终构建“立足陕西、服务全国、联结全球”的物流电商一体化产业集群,有效降低霧霾。
  4结论
  陕西省区域物流对陕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导致陕西雾霾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要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仅要促进物流产业升级,而且要降低其对雾霾的不良影响,因此,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出了相关对策。
  通过分析陕西省区域物流现状,雾霾产生的原因、危害,基于陕西省区域物流对雾霾产生的影响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在供应链布局中制定低碳供应链物流规划设计、支持新能源低碳物流装备发展、构建城市地下低碳物流体系、完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物流+电商”一体化合作模式等策略,以期推动陕西区域物流产业升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产业的利润,同时减低陕西区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从根本上达到治理雾霾的目的。
其他文献
生物体系中存在着具有重要作用的金属蛋白和金属酶,其活性中心的两个或多个顺磁离子间的磁偶合相互作用,对于金属蛋白的特殊生理功能、金属酶生物催化作用及立体选择性的表达
在考虑物流业能源投入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下, 采用全局参比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 市、 自治区的物流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并通过构建Tobit模
一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掌握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的能力,即“四会”。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读”是其它“三会”的基础。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通常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报杂志来丰富“语感”(Speech feeling,即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英语词汇在英语语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阅读是掌握和记忆英语单词的最佳手段
基于考虑松弛变量的SBM模型测度2005-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物流业绩效,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物流业绩效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物流行业整
为满足北京市郊区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升本科的需求,制定符合郊区卫生工作的教学计划,对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课程设置应本着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在当前我们对茶及茶文化的研究机制不断成熟背景下,茶文化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元素,尤其是茶文化与西方文明相融合,从而造就了极具特色的西方茶文化机制.我们在对西方茶文化
利用实况资料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东北夏季气温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的关系以及行星运动对两者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东北夏季气温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之间存在明显联系,
结合茶文化机制的具体内涵和价值思维,我们应该看到,该文化体系中所诠释的,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优秀典范,其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思维。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更好
就当前整个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实际状况看,完善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不仅是影响茶叶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当然对于茶叶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说。更是现代茶叶企业建设过程中,
近年来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被称之为MOOC模式,即为慕课。慕课形式的教育学习有其独特的优势特点,它可以极大程度的将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