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筝》一课的教学,努力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实践着课标新理念。
【镜头1】
师:今天,同学们把你们喜欢的风筝带进课堂了,举起来给大家看看。瞧,这么多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老师仿佛走进了风筝的世界了。
看到这么多风筝啊!老师有个建议,我们来举行一次(课件出示)“模拟风筝订货会”,大家说好不好?
现在,你们就是各个风筝厂家的推销员,说说看,你是哪个风筝厂家的?叫什么名字?
生:星星雨。
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生:因为我们觉得把风筝放上天,满天的风筝就像是满天的星星,所以起名星星雨。
师:这位小姑娘特别富有幻想。
生:我们是七彩纸鸢公司,为什么叫七彩纸鸢呢?因为我们的风筝有七种色彩,特别漂亮。
生:我们是货真价实风筝有限公司的推销员,筝是风筝的筝,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们想我们的风筝像公司名称一样货真价实。
师:同学们,在座的各位听课老师就是前来订货的客户。他们来自祖国各地,另外还有来自海外的,有美国、澳大利亚的、德国的、日本的……
下面请各位推销员,请把你们厂生产的风筝的特点说清楚,特别要把你手中的风筝样品介绍好。(拿出风筝)这里给你们两条友情提醒:1. 可以从风筝的种类、构造、外形……(板书)等方面有条理地来介绍你们厂生产的风筝的特点。重点把你手中风筝样品的外形说具体、说形象,让来宾一听就动心。2. 如果你想让你们厂的风筝在海外打开销路的话,可以再介绍一些风筝的起源、历史或者小故事等内容,介绍得详尽一些,让海外的客户喜欢上我们中国的风筝,大量订购你们厂的风筝。如果有困难,可以把你们厂的风筝资料拿出来参考参考,做做准备。同一厂家的推销员可以聚在一起商量、策划。(学生分小组准备,师巡视指导。)
师:哪些推销员勇敢来推销?
(第一小组学生上台介绍,共三人)
师:看看,这么多前来定购风筝的客户,想首先对他们说什么吗?
生1:欢迎你们来到江苏春风型纸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我们的风筝颜色绚丽、形态各异,个性鲜明,而且曾在江苏省风筝节上获得金奖,在全国风筝艺术节节上获金、银、铜奖。我们的风筝品质优秀,欢迎前来订购。
生2:瞧,这是本公司的荣誉产品,立体式拼插蝴蝶,它的翅膀和触角都能随意拆下和插上去,十分方便,便于携带,而且色彩绚丽,做工挺不错,从审美角度看,这只风筝是值得珍藏的艺术珍品。假如你想要拥有这样一只风筝,尽快与我们联系,晚了,可就没了。我们的联系电话862585858588
生2:本公司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们的风筝售出后,半月保修,一年包换,还可以参加抽奖,假如购买满百只还可以享受六折批发价。(台下掌声一片)
师:我来自镇江扬中,是一名小店的经理,(出示代表证)这是我的代表证,今天有机会参加这样的盛会,我感到非常荣幸。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这只风筝刚才你介绍得很好,我有点心动,我想买,请问这只风筝多少钱?
生2:我们公司的产品物美价廉,15元。
师:别着急,我来问问其他的厂家,同类产品的价格怎么样?(询问其他学生)
生:10元
生:8元
师:我估计再问下去,要免费赠送了,请谈谈你听过之后的感受(对生2讲)
生2:看来我们的价格考虑不够周到,以后还有待改进。
师:那你现在以什么价格卖给我?
生2:打5折,7元
师:实话跟你说,价格越低,我就越感到这里边是不是有些猫腻?(台下学生附和“对”)
生2:这不一定,我们公司的宗旨是讲诚信,让顾客感到物美价廉,价格低风筝不一定是坏的,而且你可以亲自去试一试,保证你很满意。
师:听了你的一番话,我真的心动了,特别是他刚才说的一个词,真正打动了我,那是“诚信”。看来诚信不仅是做人之本,还是经商之道。课后咱们就去签合同。
(师生握手)
(第二、三组介绍略)
评析:
通过创设“模拟风筝订货会”这一语言交际情境,把生活搬进了课堂,使得习作教学生活化。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表达的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开发了学生的潜能,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学生情动辞发,作出了积极的、多元的、个性化的反应。
让学生说风筝的外形是一种常见的说话训练,是学生传统的应教师之命说话。而当“推销员”介绍风筝,训练的力度就大不一样,使应“命”的说话练习,变成了应“用”的交际活动,“说话”有了具体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和交际环境。两条“友情提醒”把写作技巧的学习与应用效果密切联系起来,避免了脱离实际的纯技巧训练,有助于克服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作风;“别忘了你现在是推销员,在推销你们厂生产的风筝”,一句话,再次点明了训练的要旨,强调了训练的目的性、交际性和实用性;老师当订货的客户,并在课堂上进行真实的互动和实施,这不仅强化了模拟的情境氛围,增进了交际活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全员”参与度,是教学艺术的应变组织举措,颇为成功。特别是其中关于价格的询问,增加了实际的不确定性,对学生的交际水平提出了挑战。
【镜头2】
师:同学们,刚才的风筝订货会我们说得很开心,但我知道最让你们激动、高兴的还是放风筝,还记得我们在一起放风筝的情景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生共同观看录像——放风筝)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的眼前肯定会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你放风筝时候的情景啦。下面啊就请你们来介绍。你可以说录象中我们在一起放风筝的情景,也可以说你在其他时间跟其他人在一起放风筝时候有趣的事情。
(生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交流完毕后)
生:谁先上来说说,把你的快乐和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我很小的时候和爸爸在明故宫放风筝……只知道放风筝很轻松,摔了个狗啃泥,我死拽着风筝不放,别人问你怎么不放风筝飞呀,我说我怕风筝自己跑了。
……
师:还有谁想的和他不一样的,也来说说
生:(介绍修风筝,略)
师:别看他是个男生,还挺心灵手巧的。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
(观看课件:风筝飞舞)
师:天空中的风筝随风飘荡着,看到这漫天飞舞的风筝,我们不禁浮想联翩,思绪飞扬,同学们,此时你们脑海中都产生了那些联想呢?
生:我觉得风筝像个顽皮的孩子,它虽然没有生命,但它比天上的鸟儿更欢快,更活泼。
生:我觉得风筝像朋友一样,把它放飞,忧愁似乎也没有了。
生:我觉得风筝是一个出色的舞者,它在空中翩翩起舞,向世人展示它优美的舞姿。
生:我觉得风筝是我们的榜样,风筝不怕大风,勇敢向上。我们做人也应这样。
生:我还从中看到了我童年的影子,这只风筝就好像我小时候一样天真活泼。
师:我记得美国航空博物馆航空大厅里,挂着一只风筝,旁边写着一句话……
生:(抢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师:是啊,时代的车轮永远都是向前的。
师:同学们,有两位同学想象力和我们一样丰富,我们来欣赏他们写的文章。(诗歌《风筝和我》)——师:想得多妙呀,把风筝和自己联系起来了,再来欣赏一个童话故事的开头。(童话故事《断了线的风筝》的开头。)
评析:
学生的经验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可能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还沉睡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作为教师就应该尽可能地去唤醒、去鼓舞。
在这则案例中,教师首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了学生曾经亲身体验过的真实情境,激活了储存在学生脑海中相关的事件、图像、情景的记忆,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兴奋状态。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回忆跟风筝有关的故事,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拓宽了习作的思路。教师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像,让学生再观看一段录像后自由交流内心的独特感受。
最后,教师还非常巧妙地让学生欣赏了一则诗歌和一段童话故事的开头,既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想像,又为下面学生选择不同的习作体裁进行练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镜头3】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围绕风筝这个话题交流了好多内容。最近,你们学校“小松树”电视台准备办一期“风筝大家谈”节目。台长向我们班约稿,请我们给他们发一组跟风筝有关的文章,有信心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吗?
生:(响亮的)有
师:老师有个建议啊,你们可以写今天的模拟风筝订货会的发言,或者就写一写订货会,也可以记录放风筝的过程,或者是买风筝,可以根据前面猜想的内容继续发挥想像,像刚才两位小作者那样写一首诗或编个童话故事。
同时播放课件:
1. 风筝订货会
2. 放风筝(买风筝)
3. 写一首诗或编童话故事
4. 《跟我学做风筝》《谈谈风筝的起源》
……
(作者单位:扬中市八桥中心小学)
【镜头1】
师:今天,同学们把你们喜欢的风筝带进课堂了,举起来给大家看看。瞧,这么多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老师仿佛走进了风筝的世界了。
看到这么多风筝啊!老师有个建议,我们来举行一次(课件出示)“模拟风筝订货会”,大家说好不好?
现在,你们就是各个风筝厂家的推销员,说说看,你是哪个风筝厂家的?叫什么名字?
生:星星雨。
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生:因为我们觉得把风筝放上天,满天的风筝就像是满天的星星,所以起名星星雨。
师:这位小姑娘特别富有幻想。
生:我们是七彩纸鸢公司,为什么叫七彩纸鸢呢?因为我们的风筝有七种色彩,特别漂亮。
生:我们是货真价实风筝有限公司的推销员,筝是风筝的筝,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们想我们的风筝像公司名称一样货真价实。
师:同学们,在座的各位听课老师就是前来订货的客户。他们来自祖国各地,另外还有来自海外的,有美国、澳大利亚的、德国的、日本的……
下面请各位推销员,请把你们厂生产的风筝的特点说清楚,特别要把你手中的风筝样品介绍好。(拿出风筝)这里给你们两条友情提醒:1. 可以从风筝的种类、构造、外形……(板书)等方面有条理地来介绍你们厂生产的风筝的特点。重点把你手中风筝样品的外形说具体、说形象,让来宾一听就动心。2. 如果你想让你们厂的风筝在海外打开销路的话,可以再介绍一些风筝的起源、历史或者小故事等内容,介绍得详尽一些,让海外的客户喜欢上我们中国的风筝,大量订购你们厂的风筝。如果有困难,可以把你们厂的风筝资料拿出来参考参考,做做准备。同一厂家的推销员可以聚在一起商量、策划。(学生分小组准备,师巡视指导。)
师:哪些推销员勇敢来推销?
(第一小组学生上台介绍,共三人)
师:看看,这么多前来定购风筝的客户,想首先对他们说什么吗?
生1:欢迎你们来到江苏春风型纸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我们的风筝颜色绚丽、形态各异,个性鲜明,而且曾在江苏省风筝节上获得金奖,在全国风筝艺术节节上获金、银、铜奖。我们的风筝品质优秀,欢迎前来订购。
生2:瞧,这是本公司的荣誉产品,立体式拼插蝴蝶,它的翅膀和触角都能随意拆下和插上去,十分方便,便于携带,而且色彩绚丽,做工挺不错,从审美角度看,这只风筝是值得珍藏的艺术珍品。假如你想要拥有这样一只风筝,尽快与我们联系,晚了,可就没了。我们的联系电话862585858588
生2:本公司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们的风筝售出后,半月保修,一年包换,还可以参加抽奖,假如购买满百只还可以享受六折批发价。(台下掌声一片)
师:我来自镇江扬中,是一名小店的经理,(出示代表证)这是我的代表证,今天有机会参加这样的盛会,我感到非常荣幸。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这只风筝刚才你介绍得很好,我有点心动,我想买,请问这只风筝多少钱?
生2:我们公司的产品物美价廉,15元。
师:别着急,我来问问其他的厂家,同类产品的价格怎么样?(询问其他学生)
生:10元
生:8元
师:我估计再问下去,要免费赠送了,请谈谈你听过之后的感受(对生2讲)
生2:看来我们的价格考虑不够周到,以后还有待改进。
师:那你现在以什么价格卖给我?
生2:打5折,7元
师:实话跟你说,价格越低,我就越感到这里边是不是有些猫腻?(台下学生附和“对”)
生2:这不一定,我们公司的宗旨是讲诚信,让顾客感到物美价廉,价格低风筝不一定是坏的,而且你可以亲自去试一试,保证你很满意。
师:听了你的一番话,我真的心动了,特别是他刚才说的一个词,真正打动了我,那是“诚信”。看来诚信不仅是做人之本,还是经商之道。课后咱们就去签合同。
(师生握手)
(第二、三组介绍略)
评析:
通过创设“模拟风筝订货会”这一语言交际情境,把生活搬进了课堂,使得习作教学生活化。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表达的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开发了学生的潜能,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学生情动辞发,作出了积极的、多元的、个性化的反应。
让学生说风筝的外形是一种常见的说话训练,是学生传统的应教师之命说话。而当“推销员”介绍风筝,训练的力度就大不一样,使应“命”的说话练习,变成了应“用”的交际活动,“说话”有了具体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和交际环境。两条“友情提醒”把写作技巧的学习与应用效果密切联系起来,避免了脱离实际的纯技巧训练,有助于克服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作风;“别忘了你现在是推销员,在推销你们厂生产的风筝”,一句话,再次点明了训练的要旨,强调了训练的目的性、交际性和实用性;老师当订货的客户,并在课堂上进行真实的互动和实施,这不仅强化了模拟的情境氛围,增进了交际活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全员”参与度,是教学艺术的应变组织举措,颇为成功。特别是其中关于价格的询问,增加了实际的不确定性,对学生的交际水平提出了挑战。
【镜头2】
师:同学们,刚才的风筝订货会我们说得很开心,但我知道最让你们激动、高兴的还是放风筝,还记得我们在一起放风筝的情景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生共同观看录像——放风筝)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的眼前肯定会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你放风筝时候的情景啦。下面啊就请你们来介绍。你可以说录象中我们在一起放风筝的情景,也可以说你在其他时间跟其他人在一起放风筝时候有趣的事情。
(生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交流完毕后)
生:谁先上来说说,把你的快乐和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我很小的时候和爸爸在明故宫放风筝……只知道放风筝很轻松,摔了个狗啃泥,我死拽着风筝不放,别人问你怎么不放风筝飞呀,我说我怕风筝自己跑了。
……
师:还有谁想的和他不一样的,也来说说
生:(介绍修风筝,略)
师:别看他是个男生,还挺心灵手巧的。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
(观看课件:风筝飞舞)
师:天空中的风筝随风飘荡着,看到这漫天飞舞的风筝,我们不禁浮想联翩,思绪飞扬,同学们,此时你们脑海中都产生了那些联想呢?
生:我觉得风筝像个顽皮的孩子,它虽然没有生命,但它比天上的鸟儿更欢快,更活泼。
生:我觉得风筝像朋友一样,把它放飞,忧愁似乎也没有了。
生:我觉得风筝是一个出色的舞者,它在空中翩翩起舞,向世人展示它优美的舞姿。
生:我觉得风筝是我们的榜样,风筝不怕大风,勇敢向上。我们做人也应这样。
生:我还从中看到了我童年的影子,这只风筝就好像我小时候一样天真活泼。
师:我记得美国航空博物馆航空大厅里,挂着一只风筝,旁边写着一句话……
生:(抢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师:是啊,时代的车轮永远都是向前的。
师:同学们,有两位同学想象力和我们一样丰富,我们来欣赏他们写的文章。(诗歌《风筝和我》)——师:想得多妙呀,把风筝和自己联系起来了,再来欣赏一个童话故事的开头。(童话故事《断了线的风筝》的开头。)
评析:
学生的经验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可能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还沉睡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作为教师就应该尽可能地去唤醒、去鼓舞。
在这则案例中,教师首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了学生曾经亲身体验过的真实情境,激活了储存在学生脑海中相关的事件、图像、情景的记忆,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兴奋状态。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回忆跟风筝有关的故事,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拓宽了习作的思路。教师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像,让学生再观看一段录像后自由交流内心的独特感受。
最后,教师还非常巧妙地让学生欣赏了一则诗歌和一段童话故事的开头,既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想像,又为下面学生选择不同的习作体裁进行练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镜头3】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围绕风筝这个话题交流了好多内容。最近,你们学校“小松树”电视台准备办一期“风筝大家谈”节目。台长向我们班约稿,请我们给他们发一组跟风筝有关的文章,有信心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吗?
生:(响亮的)有
师:老师有个建议啊,你们可以写今天的模拟风筝订货会的发言,或者就写一写订货会,也可以记录放风筝的过程,或者是买风筝,可以根据前面猜想的内容继续发挥想像,像刚才两位小作者那样写一首诗或编个童话故事。
同时播放课件:
1. 风筝订货会
2. 放风筝(买风筝)
3. 写一首诗或编童话故事
4. 《跟我学做风筝》《谈谈风筝的起源》
……
(作者单位:扬中市八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