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新闻学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型人才。文章以“新闻评论学”课堂教学为例,探索“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应用理论教学当中的运用方法,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目的,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新闻主题内容的不同组织“群体交互式”或者“小组交互式”学习模式,将新闻理论充分拓展和深入,用以指导学生的新闻实践活动。
  【关键词】新闻应用理论;交互式教学;群体交互式;小组交互式;新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32-02
  一、新闻应用理论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应用理论研究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编辑、新闻摄影、广告业务、新闻事业的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现代化传播手段。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学、新闻广告学、新闻经营管理学和传播技术等分支学科。”所以,新闻应用理论教学必须在精炼理论的基础上,辅之大量的新闻实践活动,才能够让学生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创造理论的方法和思路。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应用理论教学大多都是以教材为教学中心,以课堂讲授为教学手段,以学生笔试为考核方式。这种传统的“点对面”课堂模式虽然能够保证理论知识的充足,但是却缺乏实践活动对理论知识的修正和完善,学生也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面对这一点,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瞻性地将新闻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喜所长选择理论或者实践板块的教学活动,做到了因地制宜,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但这种模式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笔者所承担的“新闻评论学”的应用理论教学中发现,由于人数较多,课时有限,学生学习了关于新闻评论的写作基础知识,却苦于没能及时进行练习而强化理论知识;而有些选择新闻实践板块的学生出于对理论知识的厌恶而远离了理论知识的教学课堂。在笔者对学生进行的随机访问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新闻应用理论知识的印象就是“有用但不实用”,他们更喜欢选择新闻媒体实践,因为“可以从中得到实际有用的知识”。由此可见,新闻应用理论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让新闻应用理论知识变成实践指导方法。这种由“纸上谈兵”到“实战演习”的转变,主要依靠教师选择合适并且可操作性强的课堂学习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笔者“新闻评论学”的教学过程中,纯理论知识部分约占到30%左右,应用理论知识约占70%左右。例如,新闻评论的采访与写作技巧,报纸、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新闻评论的特征及制作要领等都属于新闻评论学中的应用理论板块。这些对实践操作要求极强的新闻应用理论也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应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交互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学会”的转变。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并且突破了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问学生答”的单调性,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并使学生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双重交互中拓展问题的维度,加深问题的深度。
  在“新闻评论学”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有步骤、分层次地实行“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比如说,先就新闻评论中某一话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与分析,然后其他学生予以补充和评价,最后教师对这两者进行综合点评。这种“交互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注重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创新,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答案的得出都是由学生自主进行,每个问题都可得出不同的答案,教师不做过多干涉,只在其中只扮演问题的“引导者”和话题方向的“掌控者”角色;而后者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进而进行点评从而使得问题的答案趋于一致。
  很显然,这种“交互式教学”模式能够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学生能在自我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加深对某一话题的理解。但是,由于“交互式教学”模式是多于三者之间的互动,并且学生在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方面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的组织过程当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无法自我提问;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深刻;学生互动的话题偏离了教师的预期设置等等。所以,这种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以笔者在“新闻评论学”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来探索“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应用理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方法。
  新闻评论的论证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严谨的推理方法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努力掌握的。比如,在讲到推理形式中的“类比论证”时,笔者就在课堂上利用了“交互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先要给学生介绍“类比论证”的内容,即有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方法。进而给学生举两个例子:例一,婴儿甲吃了某品牌奶粉出现了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的症状;婴儿乙吃了同样品牌奶粉之后也出现了与婴儿甲相同的症状,某评论文章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此品牌奶粉存在质量问题的结论,但后来却被证实此品牌奶粉并不存在质量问题;例二,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我国松辽平原的地质结构与中亚的地质结构是相同的,而当时中亚西亚地下已被发现有丰富的石油,于是李四光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推导出我国松辽平原地下也有石油,从而发现了大庆油田。教师讲授到此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反复思考和对比上述两个案例,通过教师的暗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同样都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
  第二阶段,针对有争议性的问题组织讨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将问题深入化,加强学生对其的注意力。例如,在上述的第一阶段的思考当中,学生发现了“同样都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的问题,紧接着第二阶段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进行观点碰撞,教师在学生进行辩论的过程中给予引导和补充。在此阶段,“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组织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群体交互式教学”模式,也就是以整个班级为一个群体进行交互。在开始时要暗示学生,每个人都是群体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每个人的参与行为都要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回应。在群体交互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每一个参与者的重要性,并用赞赏式的鼓励来激发其他更多群体成员的参与。笔者就上述第一阶段中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了“群体交互式教学”模式,先让一位学生发言,然后第二位学生对第一位的观点进行补充或者反驳,进而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发言。比如,有学生针对“同样都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的问题做了回答,认为例一中的评论文章没有对某品牌奶粉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就得出结论过于轻率,这是根本原因。进而有学生补充,例一中的类比推理过程也存在问题,婴儿出现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的诱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因为两者都食用某奶粉就简单下结论为奶粉质量存在问题。在各种观点的交流中,“类比论证”以及新闻评论论证的推理方法问题不断得到深入和强化。
  另外一种是“小组交互式教学”模式,也就是将班级成员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对某话题持有大体一致的意见。首先进行“第一重交互”——小组内部的交互,持有相似观点的学生将意见汇集,进行补充完善;然后就是“第二重交互”——小组之间的交互,每个持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推出一名代表进行观点的碰撞,而碰撞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某一观点成为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检验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存在哪些漏洞和问题,从而进行修缮。比如,对于“同样都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的问题同样可以组织“小组交互式教学”模式,即观点相似或者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总结出小组代表性观点之后,与其他小组之间的观点进行碰撞。教师在“小组交互式教学”中主要起着把控现场话题方向的作用,尽量避免由于学生观点不同而导致的偏离性话题和内容。
  这两种组织方法各有好处,“小组交互式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适用于新闻应用理论当中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可以锻炼学生形成自我观点,并且组织有力论据进行论证的能力;而“群体交互学习”模式适用范围较广,所有话题均适用。
  在第二阶段中,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其中心任务就是在第一阶段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之间的互动为重点,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起着推动和引导的作用。这一阶段必须要对问题进行细化和深入,并且让学生通过观点的交流碰撞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三阶段,教师针对学生在前两轮回答和辩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例如,推理过程有没有问题,观点是否存在片面化以及方法论是否符合实际等。但要注意一点,教师在“交互式教学”模式最后阶段的总结只是一种梳理,不给学生标准划一的答案,而是让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经过反复推敲和检验,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对于学习新闻理论中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来说都非常重要,能够培养能思考、有主见、善倾听的现代新闻专业人才。例如,在上述的案例当中,通过第二阶段的交互学习,学生们对于“类比论证”以及类似的新闻评论论证方法的使用有了各自的观点,有些学生认为,例一中的“类比论证”犯了“简单条件类比”的错误,没有注重两者产生这种结果的其他原因条件,所以,用论证方法进行推理时一定要做到严谨、科学、合理;有些学生也得出了其他结论,比如:新闻评论的论证需要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做基础等等。
  第三阶段是对前面两个阶段思考内容的沉淀过程。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对学生之前所发表的意见和看法进行整体归纳总结,目的是要学生通过自我提问,自我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这三个阶段是逐步递进和深入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是:认知--质疑--探究--修正--总结。“交互式教学”的明显好处就体现在“探究”和“修正”阶段,通过多方面的意见的汇集和交叉,可以让学生得到大量信息,从而补充和修正自我的认知。
  三、“交互式教学”模式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交互式教学”模式能够在新闻应用理论的课堂教学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新闻应用板块的实践活动,从而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但是,“交互式教学”模式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好是要结合案例教学法 、非指导教学法 等各种教学方法一同使用,才能达到效果的优化。“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开端一般都是由具体的案例开始,所以,对案例的学习和探讨能力是进行交互学习的基础和保证条件。而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一些非指导教学方法来激发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也是此学习模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教师在使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本着“秩序化、人性化、多样化”的指导思路,就是要做到学习活动的过程要积极有序,组织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状况以及引导多方观点的碰撞和交流。由于“交互式教学”模式放给学生大量自主权,难免会在讨论和争辩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冗余信息以及偏理性信息,所以,教师在学生交互学习之前就要对整体过程进行安排和设计,做到有序有度。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争议性话题,教师应该本着“人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的表达,允许学生有保留各自意见的权利,并且激励创新性意见。
  总之,“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理论课堂教学中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学生在“台前”交流、探讨,教师在“台下”督导,引领。从问题的产生到对问题根源性的探讨都由学生自主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小心地进行步步引导,引导话题的走向,把控现场谈论形势,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积极、良性的氛围中沉淀自我知识。“交互式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且能显著提高其处理实际新闻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明新,新闻传播学专业案例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 东南传播,2009年,第8期:18。
  [2]李广凤,交互式教学原则初探[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8期:61。
  [3]黄 贵,试论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J]. 沧州师专学报,2005年,第2期:124。
  [4]罗迪英,“术”“理”并举 多维训练——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122。
  [5]孔琳琳、霍泓,新闻写作教学改革浅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112。
  【作者简介】张珊珊(1983-),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教,传播学硕士。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堂效率不高,会严重挫伤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如何提升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效率,文章作者认为应该在建构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求老师有创新精神,能够营造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乐趣,会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课堂 效率 乐趣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33-01 
期刊
【摘 要】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谈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一直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单独的欣赏课程较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笔者所在幼儿园进行了系列的美术欣赏教育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可见学前儿童开设美术欣赏课程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 美术欣赏 艺术素养 必然选择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
期刊
【摘 要】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从某些方面折射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不和谐因素及法治的不健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和谐社会;依法治国;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12-02  近年来“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
期刊
【摘 要】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 索绪尔(Ferdiland Saussure)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欧一位最有名、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布龙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者,著有《语言论》一书。文章作者在研读了这两本书的基础上,将布氏和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进行了比较,着重探讨了布氏对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一些省、市政府都对校车交通安全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校车交通安全隐患依然大量存在,校车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当前,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把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坚决杜绝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校车;交通安全;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当今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的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很快适应企业,表现出没有经验、胆子小、理论与实践脱节、照搬书本知识等,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企业的合格人才,必须让学生掌握当今市场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成为合格的营销人员。  【关键词】市场信息;推销平台;市场调查;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
期刊
【摘 要】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课余体育锻炼应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遵义师范学院;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8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35-03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  【关键词】思政教育;教育过程;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34-01  一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过程。创设的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即需要教师从多层面加以考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更需要教师的悟性、创造性劳动的积累。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62-02  一、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