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幸福德育教育,成就学生幸福人生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ml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幸福是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辩证统一,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根据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精神,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学生受益终生,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责。
  一、构建幸福德育,让德育充满幸福
  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呢?亚里士多德给幸福下过一个定义:幸福是有德性的实践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幸福,引导学生感受幸福,引导学生创造幸福。德育对幸福生活的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一)德福一致是幸福之原理
  人生是生活的展开,人活着是为了一种幸福的生活。幸福是人生的永恒追求。一个人可以要金钱和物质,要权力和地位,要平等和自由,但无论要什么,最终都是为了过一种幸福的生活。追求幸福,是人永恒的生活动力。幸福是人最终极的价值。
  (二)构建幸福生活是德育之目标
  一个人要拥有幸福的人生,只有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涵养品德才更有人生意义。所以,幸福应当成为教育的目的,而好的教育能增进个人与公共幸福。
  (三)树立幸福德育理念,让德育本身充满幸福
  幸福不只是生活的结果,更应该是生活的过程、生活的状态。根据当今教育形势,倡导乐学和愉快教育,让教育过程本身就充满幸福,既有过程性的幸福,也有结果和目标性的幸福,才是我们教育努力的方向,更是我们幸福德育努力的方向。
  德育要引导人构建幸福的生活,其条件就是使德育过程本身充满幸福,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德育过程中真切感受幸福、体验幸福。
  第一,让德育凸显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
  使人幸福的德育,必须尊重生命、顺应人性,使德育走向人性化,凸显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幸福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诗意存在,幸福状态是人性的一种完满状态。幸福德育以关注人的幸福作为德育活动的切入点,首先要还原人在德育活动中的幸福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人性的一种完满,一种敞亮和自在。
  第二,让德育过程体现自由、平等、民主、快乐的元素。
  使人幸福的德育,必须把人作为主体,使德育的过程体现自由、平等、民主、快乐的元素。自由、民主、平等虽不是幸福,但却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幸福是以自由、民主、平等为前提的。没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人就失去了资格与尊严,成为他人控制的工具。幸福展现的是一种人性的完满,只有在自由、民主、平等之中,才能体现人性的尊严、人的价值。
  第三,让德育焕发活力,富于魅力,深入人心。幸福教育成就的是双方——幸福育人,育幸福人,因而使之焕发新的活力,富于魅力。
  二、构建幸福德育,成就幸福学生
  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培养健全的人,培养有教养的人,培养精神幸福的人。
  (一)幸福从良好的养成教育中获得
  少儿、少年阶段则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期,也是关键期。强化养成教育,从小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可以成就学生一生的幸福。
  (二)幸福从国学教育中获得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从中汲取其精华学生受益终生,国学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孩子们通过咏读经典,吸取中华五千年文化,知书达礼,传承文明,养成习惯,这也是德育的幸福所在。国学教育,诵读经典、落实行动就是给予孩子一种美好的感觉和力量。
  (三)幸福从课堂教学中获得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们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生活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幸福课堂呢?我认为我们的幸福课堂应该从三个角度呈现。
  第一,幸福课堂要体现着学生的幸福。这包含着教师的幸福,是师生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统一。
  第二,在认知上要对学生形成挑战性。为了对学生形成挑战,一是要了解学生目前是什么,当你了解目前是这个样子的时候,才能提出更高的東西,你才会对他去形成挑战。二是在情感上要有感动力。
  第三,形成“欣赏式”的“美妙课堂”。学生需要呵护和尊重,潜质需要教师的开发。教师多鼓励、多表扬、多欣赏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树立信心,让学生爱上课堂;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能力,让学生潜能尽显,做到人尽其才。
  (四)幸福从开心班会中获得
  让学生敞开心扉,感受幸福课堂。班主任以此为幸福密码:开展幸福的活动,幸福的班会,幸福的约定,幸福的交流……同时,班主任以幸福主题班会课作为切入点,学生参与策划、学生参与组织、学生担任主持,利用主题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利用掘学生的潜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五)幸福从健康心理教育中获得
  要将幸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随时接受师生关于心理问题的咨询和帮助;组建心理健康社团,运用同伴互助心理辅导模式,开展心理游戏、心理测试等活动;每个班都推选出心理委员,通过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班级。
  (六)幸福从付出师爱中获得
  教师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沉下心来育人,无私地奉献师爱。教师要用自己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以心换心,为铸就幸福德育、打造学生幸福的明天而努力。
  幸福德育为学生们今后高质量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宽容大气的心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旺盛的求知欲,拥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美丽的精神家园里享受幸福的人生。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生存在的动因,也是完善道德不可或缺的,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应该是德性与生活完美结合的人。关注生活,追求幸福生活,成就学生的良好德性品质,应该是德育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
其他文献
教育学生通晓学理,明辨事理,养成独立人格,培养理性思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实现这一价值意味着学校教育要改变应试教育观念,开放校园,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三方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改革课程模式,打破课堂教学的种种禁锢,拓宽课堂边界,融合多学科内容,让课堂融入生活、走向社会。  找准由学理推及事理的切入点是实现上述教育价值的关键,这需要教师从
期刊
古诗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收录了一百多首古诗词,这些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感到疏远,而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理解和讲解,学生去想象和发挥,难免挂一漏万,很难领会到诗歌的言外之意,总会觉得“隔了一层”。所以诗歌教学一直是小学中的
期刊
我园利用有限的活动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篮球体育活动。“快乐体育,快乐篮球”是我园篮球教学特色。近几年,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多种游戏的形式开展篮球运动,激发孩子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教会孩子一些篮球的基本技能,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同时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身体素质也达到了普遍的提高。下面简单谈谈我园开展篮球活动的一些做法:  一、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抓师资,建队伍  第一,幼儿
期刊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来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下的一个亮点,有效地利用这些新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能力,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界定及特征  自主学习是自己能做主,自己能思考,自己有独特理解的一种学习,也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主要是教师下达一个任务,然后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自主练习。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面临要适应社会的变革,更进一步引领社会的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必然会促进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当我们遇到大量的认为非常模糊的目标时,我们可能如何去做?为了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多元目标,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组织它们?教师要使目标更加准确,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来提高,以促进理解。比如,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达成认识动物从低级
期刊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初中历史就是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感,增强爱国热情。可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特别是学案的运用,让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找出现阶段初中历史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对策,让学案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一、学
期刊
对于小学一年级新生而言,小学的班集体环境、课程任务以及人际关系等都与幼儿园阶段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一年级阶段,学习的任务量增多,学习时段区分明显,必须完成更多的任务和遵守许多新的行为规范,所以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就成为了一年级新生入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本文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探讨培养小学一年级新生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如何促进小学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二者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结合教育实际,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除极个别地区、个别学校外,绝大多数地区、学校都把大纲中有关课外阅读的规定视作可有可无的东西,大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甚至将之视为“不务正业”而加以制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课外阅读不受重视,
期刊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样重要,这些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努力探求信息技术与教学
期刊
大家知道,“好动”是初中学生的一大心理特征,也是广大教师甚为棘手的一件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中,顺水推舟,想方设法,利用其心理,必将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的连续性、传递性。  一、实验操作让其“动”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教师根据教材设计的情境中实验操作,动手动脑,自己发现真理和论证思路。  例如,研究三角形内和定理时,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纸片(如图一),并提出問题:“纸片上的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