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知识目标分类在教学中的策略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h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面临要适应社会的变革,更进一步引领社会的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必然会促进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当我们遇到大量的认为非常模糊的目标时,我们可能如何去做?为了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多元目标,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组织它们?教师要使目标更加准确,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来提高,以促进理解。比如,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达成认识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节肢动物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分类)分类,从它们的结构特征到它们适应生活的环境和影响环境的理解,就会涉及到多重目标的达成。
  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更明确去解决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课堂上,而学生在学校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对他们来说学什么才是重要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学生的学习问题。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较高的学习水平,教师应该如何备好课和授好课,就涉及到教学问题,当然除了学习与教学的问题,对课堂教学的评估是否达成目标和系统的组织也是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把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分类,有组织的放在一种架构系统中,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说会更容易理解各个目标,一般认知过程学生要经历从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一个个维度的类目。但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从知识的维度方面主要是从“事实性知识、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性知识”四个维度类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学生的认知维度与知识的维度相统一,也就是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建立在知识的各个类目中,形成一个连续统一体,最终把各个类目的维度有结合起来,利用知识目标分类指导课堂教学,关键问题是教师对知识的各种类型进行区分,并促进学生获得和利用此种类型的知识,从而使他们最大可能地掌握多元目标。
  二、知识类型的区分与认识过程的必然联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要去记忆事实性知识、理解概念性知识以及运用程序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会设计这节课“应教给学生什么事实、概念和程序”,自然就会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学生的认知过程。例如,化学教学中《溶液的形成》,如何让学生记忆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的概念、形成,并认识溶液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就要组合相应的知识类目让学生完成不同的知识目标。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概念性知识是“溶液的概念、组成和形成”,相应的认知过程是通过比较的方式把目标变成学生的理解。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运用程序性知識去理解不同溶液的组成。最后让学生建构学习,以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充分去运用溶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认识溶液的广用途。这就说明在课堂教学中要认清和识别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明确知识目标分类的重要价值。
  三、课堂教学中要把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区分开来,更好地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
  尽管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有关系,但这种关系却是因目标的具体性而异。例如,学生参观校园的生物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观察活动,而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认识一些生物的分类,了解到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各种器官特征的多元目标。又例如,化学教学中的教师的实验演示,是让学生观察目标,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是一种学生参与的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提升探究学习的能力。而目标教学本质上是让学生理解实验中的各种变化从而得到什么结论,以达到实验的功能。这就涉及到活动过程中的细节是否能给学生深刻的记忆,如果只记住做了这些实验内容以及观察到的现象,而没有记住在活动中要获得的知识,是没有达到知识目标的。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只是体现了这些活动的本身就自有的价值。活动与目标间的区别很重要,我们通常强调“教→学”活动的成功,而没有强调学生学习目标的成功。杰克逊在他的经典著作《教室里的生活》中早已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今天你在学校做了什么?”尽管如此,若是问:“今天你在学校学到了什么?”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回答。活动可以观察更可以一项项地细数,然而学习却不可观察,因而也就要对它作推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是什么和它的意义。用更加准确的语言描述想要学生达成什么目标,从而完成什么任务。这就是活动与目标区分的意义。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目标分类教学是源自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于不同学科,以及涉及到的具体单元和章节的知识而言,是要认真建立知识目标分类和相关理论指导才能充分实施的。在使用目标分类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师对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知识类型的区分。本文只是很肤浅的了解知识目标分类教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原理,相信不断深入研究和再认识,课堂教学的目标分类就会更加精准正确,更有利于我们解决一些长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有人说:体育不行是废品;智育不行是次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这句话不一定科学,但充分表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我们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然而,随着打工潮的到来,留守儿童的增加,农村学生的品德日剧下降令人担忧。原本有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变成了学校的单方面教育了。面对这样的现实,学校教师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彻底改革目前职业学校教学环节中“先学后做,先讲后练”的单向教学模式,贯彻“做中教,做中学”的双向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我校实际,以电子专业教学为典型,挖掘“理实一体化” 教学的内涵,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硬件资源和学生自身水平开展教学探索,以期对实践教学改
期刊
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际情况,谈一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学如何衔接的这一问题。  首先,谈一谈常困扰中小学教学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小学的课堂活泼、快乐,到了中学的课堂显得平静沉闷?  第二,为什么中学成绩落差大,差生面比小学大,甚至有厌学、辍学现象?  第三,造成中小学衔接不顺利原因有哪些?  第四,怎样实现学生小学到中学顺利过渡?  第五,为什么小学和中学各类差别这样大?  然后,谈一谈中小
期刊
新课改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了解的,而在我們的实际班级教学中,总会存在成绩落后、性格孤僻或行为违规的学生,这一群学生所占得比例相当大。帮助他们成为有要求、有信念的阳光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课堂教学中边缘化学生的自我心理判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心里自然会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着自我的分类,而这种分类可以说只会从成绩方面来说的。其中“差生”关注起来太困难,
期刊
撒下一粒种子,大地会给你一朵花;写下一首诗歌,天空会与你轻声唱和;教会一个孩子读诗,写诗,我们将收获辽阔的喜悦与感动。今学期,我和一群如花朵般动人的孩子,带着心中的梦想,走过时光,一同走进了诗歌的殿堂。蓦然回首,收获良多。下面浅谈我在指导学生创作少儿诗歌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兴趣,使学生喜欢写  凡做事情,兴趣是很重要的。学习写诗也一样,如果学生不想写,甚至厌恶,那么他们决不会有写好的追求,
期刊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面狭窄,虽然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接触不少人、事、景、物,但往往不能把看到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连贯、有条理地表达出来。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呢?概括来说,要“五会”,即会观察、会积累、会模仿、会想象、会修改。  一、学会观察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写作来说,这“米”即是材料。没有材料,就写不成文章。而观察是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没有观察就难
期刊
教育学生通晓学理,明辨事理,养成独立人格,培养理性思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实现这一价值意味着学校教育要改变应试教育观念,开放校园,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三方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改革课程模式,打破课堂教学的种种禁锢,拓宽课堂边界,融合多学科内容,让课堂融入生活、走向社会。  找准由学理推及事理的切入点是实现上述教育价值的关键,这需要教师从
期刊
古诗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收录了一百多首古诗词,这些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感到疏远,而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理解和讲解,学生去想象和发挥,难免挂一漏万,很难领会到诗歌的言外之意,总会觉得“隔了一层”。所以诗歌教学一直是小学中的
期刊
我园利用有限的活动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篮球体育活动。“快乐体育,快乐篮球”是我园篮球教学特色。近几年,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多种游戏的形式开展篮球运动,激发孩子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教会孩子一些篮球的基本技能,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同时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身体素质也达到了普遍的提高。下面简单谈谈我园开展篮球活动的一些做法:  一、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抓师资,建队伍  第一,幼儿
期刊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来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下的一个亮点,有效地利用这些新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能力,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界定及特征  自主学习是自己能做主,自己能思考,自己有独特理解的一种学习,也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主要是教师下达一个任务,然后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自主练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