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及近化工类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符号、公式较多,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为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畏难情绪,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作者总结出理论教学与生产及生活实际相结合、物理化学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物理化学是根据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来研究物质化学运动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化学化工类专业及近化工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如果把化学科学比作一个巨人,则无机化学是巨人赖以站起来的双足,有机化学是它灵巧的双手,分析化学是其敏税的眼睛,物理化学是它智慧的大脑。但是,由于物理化学课程中概念、符号、公式多,理论性、逻辑性强,即使在重点院校中,师生们也常将此课程比喻为“老虎课”,即课程学习的难度较大。作者在教授此课程之初,很多学生在看到教材中出现的大量符号、公式后便出现了畏难情绪。由于作者教学经验不足,未能对学生的情绪加以及时疏导,加之个人对课程的理解不够,使得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不及格率较高。为改善教学效果,作者利用个人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优势,根据课程特点进行了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及生活实际相结合、物理化学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等教学方法的尝试,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
  一、理论教学与生产及生活实际相结合
  科学技术知识本身涉及的是严肃的学术问题,如果能够通过象讲故事一样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把严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最为理想,但要做到这点非常困难,即使可以使某一堂课做到,使整门课程做到也相当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授课只能如同牧师布道、和尚诵经,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作为年轻人,大学生们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如果课程讲授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及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克服教育过程中“学”与“用”的脱节问题,则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热天牛奶、食物容易变质可用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加以解释;利用界面现象可以说明为什么玻璃管中水呈凹面,汞却成凸面,小气泡、液滴、肥皂泡总呈球形,人工降雨等;通过讲授多相平衡可以说明为什么工业上可将混合物分离成为纯净物等。结合这些日常生活生产现象讲解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感到物理化学理论的重要性和广泛实用性,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
  二、物理化学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
  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课程中所讲授的知识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如果学生采用点式思维进行学习,不能将各门课程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则学习过程中就会事倍功半。作为老师,不仅应授之于鱼,更应授之于渔。尤其是物理化学,课程中使用的符号、公式较多,如果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容易将符号、公式及其使用条件混淆,影响学习效果。为此,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采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的方法学习,并将课程中所涉及的数学、英语等的相关内容与本门课程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偏摩尔量时与数学中的偏微分相结合,强调从数学中全微分和偏微分的角度来理解;讲授某物理量的符号时将其与相应的英语单词相结合;讲授相图时与化工原理相结合;讲授化学势的概念及其应用时与电位、水位等相结合。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可使同学们将不同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教师讲解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为只有将知识传授给了学生,才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应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应尽量采用提问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及节奏进行独立思考,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以体积功的计算为例,体积功的基本公式只有一个,所涉及的物理量也只不过3个,但当系统变化条件不同时,则演绎出4个公式。如果在授课过程中,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公式计算,学生既要记公式,又要记公式的使用条件,很容易出现记忆错误。而如果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则可根据条件变化情况自行推导出计算公式,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后,学生感觉物理化学课程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以学会了。
  四、结论
  经过不断探索,上述教学方法采用后,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大家普遍认为物理化学难学,但在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考研的同学中,有些同学在有所选择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参加物理化学课程的考试,这说明这些同学对参加物理化学的升学考试还是有一定信心的。当然,作者在与考研同学的互相交流中,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知识在更新,时代在变化,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今后还将勤于探索,总结经验,为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霞,刘建,高琳,高玉梅.工程教育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教育改革[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杨毅刚.切实做到一体化尽量避免两张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3]王高军.化工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J].广州化工
  作者简介:杜世云(1963年3月),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沈阳工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教师,副教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科教育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困难,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让他们认识到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成功的动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英语学科,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阅读 分词法 主体意识 反思  一、以课文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中国即将加入WTO,大量外国信息咨询公司进入上海,上海的信息咨询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该文试从探究上海信息咨询人员素质的现状入手,浅析信息咨询人员的素质特征,并结合信息咨询人员
摘要: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出口成“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冷场”的情况,那就是问而不答,启而不发。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打破沉默,使学生动起来,气氛活起来,课堂火起来分析。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鼓励 打破沉默  不管是哪个学生
【摘 要】磨课不仅是磨课,更多的是磨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磨课,更需要磨理念、磨学情、磨反思等全方位的磨砺。  【关键词】课堂教学 磨课 方法 途径  一、磨课的实践途径和主要内容  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永恒的主题。如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在磨课过程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历练:  1.磨教学理念,确定教学主体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包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以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步伐,促进教师的成长,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关键字 专业发展 建议 中小学教师  近几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学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摘 要】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幼儿园的围墙。那么,如何正确认识教育资源,在晨间活动中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带来晨间活动的勃勃生机呢?本文着重从幼儿园物资整合、师资整合、同伴群体资源整合、家长和社区资源整合等方面着眼,对晨间活动的有效组织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晨间;活动;资源;整合  教育资源也称教育条件,《教育大词典》解释为“为保证教
外墙渗漏是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当建筑工程中出现外墙渗漏时,不仅给工程的影响造成了影响,更严重的是出现外墙渗漏能够严重的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建筑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的基本立足点,如何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本文力求从师生情绪的调空、耐心与教学语言的组织、信心与提问技巧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以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免。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 氛围 情绪 语言技巧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以下简称新课改),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