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塔涅耶夫的音乐风格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塔涅耶夫是俄罗斯的一位著名作曲家,他所创作的作品形式主要是复调形式,他在音乐复调理论方面钻研学习并将研究的成果全部应用在他所创作的复调作品中。他的音乐风格采用的是多种复调手段,促使他的作品内容特别丰富,复调中主要使用的是可动对位性,本文就其他的音乐复调形式做以分析,进一步阐述他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复调形式 复调发展
  塔涅耶夫不仅是一位作曲家,还是一位音乐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塔涅耶夫在青年时代就开始研究复调音乐,主要是以民间歌曲为素材,他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音乐教育,那种严格的创作形式用于发展歌曲的主题,是不会使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的,于是他开始将大量的时间投身于复调的研究创作中,研究出了自己的复调艺术风格。他的作品精益求精,例如,他以复调形式改编的歌曲《乌克兰民歌》众所周知,被世人所认可,他的复调音乐在俄罗斯处于首位,被俄罗斯人称为对位法大师。
  那什么是复调音乐?具体有那几种表现形式?下面我们来概括的加以阐述。
  所谓的复调音乐是在两条或更多相对独立的旋律线条,他们同时、相继结合出现,这些旋律线条,听起来非常协和,旋律不断扩展,由此组成了多个声部的音乐。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二者是相对应的关系,主调音乐指的是由一条主旋律构成,在此基础上加入和声的伴奏形式用以衬托旋律声部而构成。
  复调音乐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模仿复调、对比复调与支声复调。
  模仿复调就是卡农的模仿形式,他的创作手法就是以模仿为主,由主声部开始,各个声部不断的以模仿的形式先后进入,这样的声部发展极其复杂,变化形式多种多样,模仿的形式也可以颠倒顺序来进行,作曲家们将这样的手法叫做“追奏”。
  对比复调的创作手法与其他两个复调形式相比显得更加复杂化、更加多样化。他主要应用的是对位的写作方法,旋律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音调并且节奏也不相同的调式所构成的乐曲。
  支声复调,是复调形式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由一个主旋律在音乐的进行中发展出的不同音调,这些支线条都是有主旋律分支出来,所以人们把它称作支声复调。
  复调的演奏技巧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更好地创造思维能力,在演奏过程中,也可以使我们的手指得到很强的控制能力,又可以增加我们的听辩能力,所以塔涅耶夫继承了古典的复调形式,进一步研究复调更深层次的作品,使音乐表现力更加浓厚。
  在他的作品中复调形式可动对位较多的作品有:鲍罗金第一四重奏的Andante乐章,交响乐音画《在中亚细亚大草原》,柴可夫斯基第二乐队组曲第一乐章,这些乐曲中的对位性只不过是塔涅耶夫常用的一种音乐发展手段,他的音乐风格如此采用多种复调形式也就是可动对位性,都是他从事音乐理论研究的成果。
  在塔涅耶夫的音乐发展历程中他用了大量的时间研究音乐可动对位性,这说明他非常热衷于音乐,复调是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他在作品的整体构建上及主题上都采用了可动对位,这对音乐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在主旋律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声部,由一个主题发展成更多的旋律声部,使主题更好的发展,促使音乐形象得到更好的发挥。塔涅耶夫能将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将可动对位的规律应用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合理巧妙地创作出了更好的作品。
  模仿和可动对位是古典复调的一种形式,所以早在一些民间歌曲中就已使用过。塔涅耶夫为了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他细心钻研复调,他所取得的成就为俄罗斯的艺术创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所创作作品的内容前后发展一致,音乐风格动力性较强,不同的复调结合要按照紧张程度增长的顺序来安排,这是他音乐风格发展的必然手段。
  例如,以第二弦乐五重奏终曲中三个主题的赋格op.16在主题结合里的变奏性变化为例,首先我们来谈一谈赋格在整部乐曲中的意义。
  赋格是复调音乐的一种体裁,在创作的写法和结构的构思上都非常严谨、也非常规范。在乐曲的开头都是以一个声部的形式一直贯穿在全曲的音乐主题。
  五重奏op.16是大小调相结合的一部作品,乐曲从开始灿烂辉煌节日氛围转到结束时的严肃戏剧形式。这种音乐形式在五重奏的音乐发展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赋格将作品的所有特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音乐风格。
  赋格采用的都是重要材料,每一部分衔接都用肯定的形式带有戏剧性的表现来完成。例如,第一部主题是用快板形式的小调和终曲主部相结合的调式。第二部主题衔接了终曲的副部。第三部主题是通过终曲的主部而发展起来的。这就构成了赋格的主要材料。
  呈示部九次进入,其中一、二、三次都是在主题的基础之上而发展的。调性分别为c小调、降e小调、g小调,第四次与主题相同,促使音乐的表现形式多样化,这是一个合理的调性布局。那么第五次是在前三部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从旋律的手法上看紧密相扣,并且一次比一次增强。当进入到下属时,就是由前三个主题的某些旋律组合而成。第六次进入主调中,先以第二主题部分开始,紧接着旋律中又反复一次,接着第三主题的部分旋律以卡农的形式加以进入,并在以后的旋律发展中反复出现。第七次属部分由第二主题部分旋律引进,与此同时又使用了第一主题的部分旋律作为开始。接着引进了第三主题的部分旋律,但仅此出现一次。第八次进入又回到下属,又以第二部分旋律为开头,但此时的旋律以转移到高声部,在奏第三主题的部分旋律是以低声部出现的。进入尾部时也就是第九次,一二主题同时出现,这时的第一主题使用的是八度并以卡农的形式出现。
  由此看出,它们即使在和声上结合应用,各个声部的旋律也都有自己独立的音乐表现特征,所以每个主题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塔涅耶夫之所以精心研究可动对位,就是他认为这种复调形式可以完整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表达作品音乐主题发展的方向,通过实践证明可动对位性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说服力。这可以鼓励其他的作曲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音乐完美地表现出来,这种通过主题发展多个声部的变化,是旋律变奏发展的必然手段。   那么什么是变奏发展手段哪?上例九个主题的依次进入,都是以第一主题为基础而发展加以变奏的。通过卡农与对位形式对各声部进入的位置与第一主题的开头距离都各不相同,各声部旋律的安排是由横向、纵向与两重对位来完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变奏发展手段。
  在五重奏的乐曲中,变奏的形式在呈示部与再现部都是个别进入的,两个段落的音乐调式布局完全相同,只是在再现部中间环节加入了某些东西,这里出现了对位结合的规律,主要体现在第一环节与中间环节部分,这样把再现部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赋格发展的必然手段。这时的再现部从宏观上说就是呈示部的一种变奏,是赋格中一种独特的变奏形式。整个乐曲通过变奏形式使音乐流畅地向前发展。这部赋格是以一个主题为本而发展的不同变奏,因为他们有相同过渡的旋律,所以会使这些变奏有了牢固的根基。整首乐曲的动力性离不开各声部之间的衔接,各声部的不同音调以及各旋律声部的和声特点。从这首复调的结构上看,它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赋格从变奏的特点可以通过歌曲大合唱《约翰·达玛斯金》来解释说明。此歌曲的主旋律以悲伤为基础,它是一首悼念怀念性的歌曲。乐段一开始浪漫性表现极强,分节变奏的形式极其明显,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此歌曲的第一乐章或歌曲的尾部,就不难解释变奏在大合唱中的可动对位规律。
  第一乐章呈现部就是一个纵向变奏可动对位的乐段,它的主题是由主、属相结合通过三次变奏而发展起来的,这首歌曲使用了主调与属调相结合的调性关系,这是赋格的主要表现形式。塔涅耶夫在吸收了那个复调歌曲的特点,在创作中加以模仿扩大,反复使用卡农的形式采取分节的方法,做相应的变化创作。
  此歌曲的结束部分由许多持续音构成,曲式中的赋格主题和引子的主题反复出现六次,每一次的过度都紧密连接,第一、二、三、四次的声部是逐渐增加起来的,所构成乐曲的肢体更加严密,第五、第六次的声部是同声部,它由合唱和乐队相结合而成,这时的多声部紧密程度与前四次相比稍有减弱,但这两个声部的声音还是极其雄厚的,在这里出现了主题相互交换,也就是赋格主题与引子主题的交换。在合唱乐队高声部由引子开头,赋格结束,在管乐低声部由赋格开头,引子结束。
  使用可动对位规律,有时可以使乐曲达到高潮,主题声部的调动手段,可以使音乐表现得更加突出。在音响较强的环境下,第五、六两次声部反复的进入,使歌曲的戏剧性音乐表现形式更加浓厚。把乐曲的旋律推向了最高峰。这种音乐手法采用的是特殊的陈述方式,因为它主题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圣徒们祈祷安息”),这样的陈述句作为赋格与引子的主题出现是复调所表现的独特形式。
  塔涅耶夫复调的创作形式总是结合主题为中心来发展音乐,这种创作的手法,在他创作作品中得以体现。作品主题的对位结合使音乐主调气质非常流畅、非常统一,作品构思完全同意,完整地表达了全部的音乐形象。塔捏耶夫用他所创作的套曲音乐表现内容来作为音乐发展的主题,在乐曲的尾声部采用对位的手法把他们相应地结合在一起。主要是用来表达音乐发展过程中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交响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如果不采用这样对立结合的手法,尾部音乐的旋律声音听起来就不会那么雄厚而庄严。可见,主旋律的对位结合在音乐的表现力中如此重要。
  上面我们所提到的五重奏op.16,大合唱No.1,都是变奏陈述赋格的例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复调音乐的独特风格:从乐曲的构思上看,各旋律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点,促使结构多样化,从乐曲的形象上看,各独立的旋律又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完美地表达音乐形象,使音乐表现得非常统一。
  在塔捏耶夫的创作作品中,赋格曲式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他对赋格所给予的注释和他在更多的乐曲中所使用的复调功能是多种形式的,赋格的本身具有一种气势磅礴的特点,乐曲听起来宏伟壮观,综合艺术性较强,每一段的构思,音乐表现形式的手法都有所不同,塔涅耶夫的赋格音乐之所以独特,就是他选用了不同的主题形式来完成相同的音乐,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
  乐曲中反复使用卡农形式进行模仿,他是完成创作性作品的一种手段,是复调的一种形式上的技巧,他是在音乐主题不断进行的过程中所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作曲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使用了这些巧妙的手法,都是为变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变奏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促使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每个声部紧密相扣,使乐曲旋律前后的气氛非常紧张。这样塑造的音乐形象会更加具体、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更加形象化,促使音乐形象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塔涅耶夫的创作作品中赋格总是出现在尾部,但《约翰·达玛斯金》的第一乐章不属其中。
  塔涅耶夫所创造出的赋格在俄罗斯复调音乐史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所使用的主题与前人有所不同,他从未使用过用民间歌曲作为主题,但他曾经继承前人的遗产,吸纳了西欧一些音乐家的研究成果,在自己多年的研究中,创作出了自己的复调技巧,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音乐风格,所创作的作品让人们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 塔涅耶夫:《严格写作的可动对位》,莫斯科出版社出版,1960年版。
  [2] 斯克列勃科夫,吴佩华、丰陈宝译:《复调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年版。
  (肖莉,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基于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就加强我国高校
为了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配合国家工商总局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反映和宣传我国地理标志商标发展成果和地理标志产业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地理
子宫肌瘤 (myomaofuterns)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因来源于平滑肌细胞 ,又称子宫平滑肌瘤 (uterineleiomyoma ,UL) ,好发于育龄卵巢功能旺盛期 ,发病率约 2 0 %~ 2 5 % ,据资料显示 ,美国每年约 1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本文通过分析即兴伴奏在五项全能模式下的运用技术,展现了作品创造者和表演者的艺术美学思想,进而希望学生能够完成音乐作
<正> 这首“无题”诗是《大学语文》中的一首七律诗,作者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以鲜明风格而独树一帜的名家。他的诗,词采华丽,构思新颖,色彩浓艳,有时由于意境朦胧而不易索解,
这里群山簇拥,古木苍翠,小桥流水,石径通幽,社坛古庙,戏台凉亭随处可见。  这个如诗一般的梦幻之地,有一个幽雅的名字——兰溪。  它就是中国四大名瑶之一“勾蓝瑶”的聚居地,一个孕育着瑶族千年历史的地方——湖南江永县兰溪瑶族乡。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武陵人的,而兰溪就是勾蓝瑶人的桃花源。  来兰溪的路上一直在猜想勾蓝瑶名字的渊源。到了这里,在村边戏台一块清乾隆年间的功德碑文中,得到了答案。碑文曰:
2012年6月4日从合肥瑶海区了解到,投资高达10亿元的大型新能源LNG(液化天然气)项目“落户”该区。建成后的LNG项目,可以在非高峰时段把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天然气液化并加以储存
通过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在1,3-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Ⅱ)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了2,5-二甲基对苯醌二亚胺与不同碳数的碘代烷氧基苯的3种共聚物。通过FT-IR、1 H-NMR、UV-Vis
<正>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绘在木板上的地图,时间为战国末年,比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绘在帛上的地图尚早数十年甚至百年。图的内容相当丰富,制图水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国的音乐教育专业起步较晚,各音乐院校设立该专业大多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至今,能够学贯中西在学术上有建树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