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lord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用传统古诗中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另一方面,将诗教与课堂改革相结合,以诗促教,以诗促智,使学校的课程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诵读经典;文化底蕴
  我国近年来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古诗文的吟诵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 “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在中小学层面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受到欢迎,这足以说明对弘扬民族精神的关切,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期盼,对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蘊和独特民族精神对现代国人教化功能的重新思索。
  一、诵读经典意义及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还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确,让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让他们接触最有人文价值的作品,这对开启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有效地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意义。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积累精美的语句语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为《论语》《孟子》等古代典籍里往往融于哲理、事理于一炉,文约而义丰,虑大而思精,蕴藏着大智慧。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能使学生的说写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到了高年级,基本能做到恰当得体的引用所诵读的经典名言警句,是80%的学生达到“要说口吐莲花,要写笔下生花”的境界。此外,经典诗文中优美的行文、韵味、节奏以及从经典中散发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美育必不可少的。通过熏陶涵咏,使学生的性格变得平和、班级气氛变得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会轻松许多。
  二、诵读经典策略与实施
  首先对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上往往听到的是单纯的讲解、背诵,学习策略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扼杀了学生积累古诗文的兴趣。在调查过程中,95%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课外阅读,漫画书、图画书、小说等对古诗文阅读有很大冲击,还有就是,古诗文不容易读懂,在家长要求下也读得不轻松,长此以往,大量读图,就会削弱孩子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薄弱,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突破口。
  再次,对学生家长进行了有关调查。家长们对经典诵读的开展100%支持。愿意借此机会和孩子共读经典,并表示可以借助经典的书籍解读给孩子讲解,并为自己补上经典这一课。很乐意在学校搭建的这个平台上正确引导孩子,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分析,老师们有能力通过学习研究引领学生坐进经典诵读的课程,学生可以在引领下诵读积累,家长会积极支持并参与。在调查中还了解到,学生诵读的兴趣、仪式、积极性、主动性都与教师所采取的指导策略密切相关。情况分析,我们研究设计了课题活动、课题管理、课堂教学等一系列诵读指导策略。
  1.营造诵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1)提高认识,重视并扎实地开展诵读活动。学期初各班对诵读要求有计划,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篇目与自选篇目背诵相结合,可以举行“班级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答”、“诗词配画”、“诗词配文”、“师生对诗”等等小型而多样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2) 每节语文课预备铃响教师准时进入教室组织学生开始课前两分钟的诵读。
  (3)每次语文早读安排十分钟诵读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加强诵读指导,让每天清晨的校园内充满朗朗诵读声。
  (4)我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开列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
  ①天天背一首古诗: 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
  ②每周抄一首古诗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
  ③每学期同年级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可通过朗读比赛、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表演赛、古诗文配画、主题班队会、古诗文小故事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期末进行总展示,向家长通报。
  2.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摸索古诗文诵读教学基本模式
  ①空间情景: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我爱经典”一角,每班的学习园地都辟有古诗专栏:每周一诗、古诗赏析、古诗趣闻、名家古诗等。这些资料的准备,低年级主要是教师搜集准备,中高年级则是布置孩子们课外搜集,鼓励孩子们主动的接触这些经典诗文。
  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③三种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 基础传授课、拓展阅读课、自主创新课。研究一系列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兴趣的方式方法。
  三、结语
  以诵读古诗文为载体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江山代有人才出,世上今人胜古人。”通过诵读经典,那些历经千年、万口传颂的名篇佳作,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阅历的增加而慢慢释放出浓醇的芬芳,学校的文化底蕴亦将更加丰厚、风姿更加迷人!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能力培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作文教学要紧贴学生生活实际,从命题、题材、立意、布局、评价等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然而,放眼现实,与这样的高要求不相符的是,学生非但没有激发出创造性,反而是一种无话可说、无情可表的状态。以作文教学为抓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核心任务和关键举措,目前国内北京、广东、江苏等地出现的大量新型研发机构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贡献理应引起上海
哈萨克文的每个字母分四种字体,用于句子的不同位置,当用计算机自理哈文信息时,每个字母间靠近程度的是模糊的。本文提出一种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评价字库,且提出改进方案的方法。
本文对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中参数是模糊子集的假设检验问题,引入了模糊Bayes检验的概念,对简单模糊假设,给出了求模糊Bayes检验的方法,讨论了它的性质,并针对一类特殊的隶属函数,得出了检验的具
“十五”期间,内江市技工学校增大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改革创新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不断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在职教资源和规模方面都焕发了生机,在校生规
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可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因此,他们的阅读活动不能像大人那样,直接阅读文字、理解文字内容,只能从
【摘 要】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不断激励师生,以此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为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教学评价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优化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优化措施   课堂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堂评价是教师获得反馈信
【摘 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的教学要求,学校更加强调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有益变化,从而为学生传达更有效的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于初中地理在早些年不在中考范围内,因而许多学校对其重视度不够,然而随着近年来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初中地理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当前这个时代下,以往的地理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因而,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探求更有效
本文从情报检索理论中就“匹配序列”如何吻合“相关序列”以提高检索效率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模糊排序及模糊序列的反序度问题,试图对模糊排序理论进行某些探讨,模糊序列的反
本文更深入地讨论了Fuzzy代数,Fuzzy理想的性质,定义了Fuzzy商代数,并证明了代数Y关于代数Z的同态核f^-1(Ox)的Fuzzy商代数与代数Z同构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