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小景画的诗意与小景诗的意义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宋初的新兴画科,小景画因其独特的意趣格法而深受文人喜爱,绘画中的小景是小景诗的形成基础,二者互融互有.小景诗是由画学术语而来的山水诗创作范式,其两大构成是:题小景画诗和提炼如小景画般的风景成诗.小景一体内蕴着山水画由唐入宋的新变,在它影响下的小景诗是对唐宋艺术趣味转型的生动体现,表现出诗画相通的文人趣味和独特的宋型审美.小景诗由宋人开创而历代不衰,是诗、画、景的美学融合,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儒林外史》是在原型和本事使用方面堪称代表的一部小说,立足于所有现在已知的原型人物,可以总结出《儒林外史》原型人物的几个规律性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成为考辨新的原型人物的重要指引.对于小说人物的塑造过程而言,原型人物的揭示也让我们得以更为清晰地探讨吴敬梓如何在原型人物的基础上生成小说人物,以及原型人物小说化过程的共同规律.在原型人物的映射下,我们也能更为透彻地看到小说人物在叙事层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其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吴敬梓在小说虚构性的文体特质中找到了提取原型人物现实性要素的方式,并由此创造出一个比现实
浙江丽水地区的谢灵运摩崖诗刻共两处:一在青田,一在缙云.兹以相关诗文为线索,进行实地踏勘,存者可证其时,佚者可考其地.青田诗刻现存青田石门洞,前人已指其伪.今据相关诗文考证,认为当刊于徐峤来游之后,裴士淹去世之前,即唐开元二十八年(740)至大历九年(774)之间,同时亦可辨《谢灵运集》中相关诗文所指"石门"之异,《游名山记·石门山》所记为青田,《登石门最高顶》等诗所记为始宁.缙云谢诗题刻最早见于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自注,由于时代悬隔,其地久佚,今考以明人王思任《游唤·仙都》,知题刻在今小赤壁上,
《诗》的分章及章次在乐用和赋诵时虽有体现,但并未得到明确标识.章次的意义和功能,主要在书写文本的流传与阐释中得到强化.因早期《诗》文本的多样面貌,故诗章异次现象并非偶见.综核熹平石经《鲁诗经》、阜阳汉简《诗经》、清华简、安大简《诗经》及海昏侯墓《诗经》等材料,共考出三十六例章次异次(含疑似),其中属于重章异次的有三十一例.这与重章的体式和音乐属性有莫大关系.重章之间因缺乏明显的层递逻辑,歌唱时可以灵活地调整章次,而不影响诗义表达与音乐效果.在赋诵、教学等口头《诗》用以及《诗》书面文本的传抄中,重章的高度类
与作为公共知识的"古典""今典"不同,典出于个人生活、自我旧作或与他人之交往的设词用事可称为"私典".个人化的诗歌符号作为私典,使诗人对经验与感受的表达更为具体、独一."用自己诗为故事"则是以自我的往日书写为私典,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成为诗歌意义生成的潜在语境.寄赠诗中的私典则只有特定对象能够领会,以私人化的意义约定构成独属于酬赠双方的交流语言.苏轼诗歌中的私典呼应了中唐至宋代的诗学转型,呈现出表达的私人化与诗歌艺术普遍感染力之间所具有的张力,带来诗歌文本形态、抒情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并在更深的层面上关涉到如
从唐五代、北宋到南宋,入声韵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稳定的频次,但也一直在悄然地变化着.从具体创作的入声韵部来看,它既与《广韵》诗韵韵部渊源有自,也与实际方言口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与词调体式及文学声情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词人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唐五代词入声韵部与《广韵》相比,其分合与诗歌用韵基本一致,从词体特征来看,入声韵使用还明显处在摸索、尝试的阶段.北宋词坛入声韵部的大体分类初步定型,入声韵与词调体式之间也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入声韵特有的文学声情已经清晰体现.受南宋特有的时代影响,南宋词调入声用
殷商时期,巫觋与贞人垄断占卜知识,并以此确立宗教政治权力.作为神圣知识的占卜知识,被写定编集为可被检视查阅的"占书",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神圣知识的下移.从秦简、《龟策列传》及《易》类文献的文本来看,"占书"的基本体例是列举"象",然后于其下加注解释.这一逐层累积的文本层次即为占卜知识自我作传的历史.由商周及秦汉,"占书"经历了从小范围秘藏到广泛传播的过程,其中以《易》类文献为代表的筮占文献因其与学术政治图景的关联被纳入经典化的序列,而蓍龟、杂占类文献则被分流入技艺性的知识谱系.
《周礼》冬官亡佚后,汉代以《考工记》补之,从此《考工记》成为《周礼》的一部分.韩愈、柳宗元发现了《考工记》的文学价值并在古文写作中师法此书.北宋诸家师法韩柳,有的越过韩柳而直接师法《考工记》.最晚在北宋后期,张舜民曾对《考工记》文学价值进行过表彰.南宋林光朝讲学时对其文学价值进行过阐释,陈骙在《文则》中总结其用字与文法.宋末林希逸追述林光朝一系论学观点而成《考工记解》,以解经兼论文的形式单解《考工记》.经由这些名贤的阐发,《考工记》成为文章学经典,并在元明清三代大兴,它由科技经典和礼学经典而转变为文章学经
桐城派古文传衍有秘传的一面,"古文秘传"与"桐城家法"是其中两组重要的概念.秘本系统基于"因声求气"的诵读叙说以及与古文有关的掌故谈资,构成桐城派古文秘传的主要内容.其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秘本故事、秘本"交流网络"和秘本本身.秘本成为桐城派古文授受的重要内容,部分地改变了桐城派的学文方式,促进了桐城派的内部整合.制造秘本、言说秘本、抄录秘本,成为桐城派内部人士共有的习惯.桐城秘本的生成是桐城派精心建构其范本体系的成果,包括书籍圈点、秘本言说等,最终使经典染上桐城派气息.其中圈点与过录是桐城秘本不断再生的关键
大量运用原型材料进行创作是《儒林外史》的显著特征,从原型改塑角度探讨其创作特征乃势在必行.在清代学者金和、张文虎、平步青及现当代学者何泽翰、李汉秋、郑志良、叶楚炎等的持续努力下,《儒林外史》小说人物的原型几被考索殆尽.《儒林外史》人物原型考证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否则必会导致判断失误.从原型材料提炼角度阐释小说人物,必须合理地把握原型人物与小说人物之间的界限,以达到有效利用原型材料而避免发生偏弊的目的.就构思角度而言,欲将散落的原型人物改造为小说人物并形成艺术的合力,作者必须致力于将原型人物
"论"在明清科场处于边缘地位,且在乾隆年间退出乡会试,至清末科举改制时反成为时人寄望选拔真才、挽救时局的科举文体.关于具体改制方案,既有康有为主张以分科命题的经论、史论求取专门之才,又有张之洞主张以政论、史论求取博学之才.科举新章采纳张之洞的建议,以"中国政治史事论"求取博学之才.随着新章推行,坊间反应积极,纷纷编选各类选本,供应试士子揣摩.在偏重头场的风气下,乡会试头场的"中国政治史事论"无疑是最重要的科举文体.清朝覆亡后,政论与史论仍是育才与抡才的标准之一,只是在分科体制下转变为以专门之学取专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