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的分章及章次在乐用和赋诵时虽有体现,但并未得到明确标识.章次的意义和功能,主要在书写文本的流传与阐释中得到强化.因早期《诗》文本的多样面貌,故诗章异次现象并非偶见.综核熹平石经《鲁诗经》、阜阳汉简《诗经》、清华简、安大简《诗经》及海昏侯墓《诗经》等材料,共考出三十六例章次异次(含疑似),其中属于重章异次的有三十一例.这与重章的体式和音乐属性有莫大关系.重章之间因缺乏明显的层递逻辑,歌唱时可以灵活地调整章次,而不影响诗义表达与音乐效果.在赋诵、教学等口头《诗》用以及《诗》书面文本的传抄中,重章的高度类同也极易导致章次的倒易.章次异次现象反映了早期《诗》文本流传时多样而复杂的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