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k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美育,而数学中存在美,自古就被人们赏识。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美是蕴藏于数学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定理法则、推理论证……之中。它们虽然蕴涵着美的因素,但由于数学的美主要是通过数学语言来体现的,具有一定的间接性、模糊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美的存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感知力,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内容是美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呢?
  一、让学生多观察,发现美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数学教科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插图颜色鲜艳,涉及知識广泛,书中的一切都吸引着学生。每个新学期发新书时,孩子们翻阅数学书那兴致勃勃的神情、爱不释手的模样,都让老师印象深刻。在低年级生刚接触几何图形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多出示现实物象的形,让学生在图片里找出几何图形,感受它对称、均衡、刚强、柔美等特征,从而理解线条和图形都是从观察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明白数学是从生活中来,能运用到生活中,美化生活,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
  二、实物进课堂,让学生感知美
  实物在数学课堂中会成为学生关注的中心点,可以让学生在立体感知过程中展开学习。在教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这一内容时,我认为单用语言无法说清楚周长的含义,于是我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形的硬纸壳,及一根长线。当这些实物出现在课堂上时,学生们都惊奇地想知道他们带来的东西有什么用?与这堂课有关系吗?顺着孩子们好奇探索的目光,我把周长的概念出示在黑板上,抛给学生两个问题:你能用手中的实物摆一摆,找一找,说一说周长吗?老师出示的这句话正确吗?哇,整个课堂瞬间活了起来,孩子们动起来了。“我是这样做的,你怎样做?和我的一样吗?我知道怎么做,我来帮你。”学生们交流那么热烈,在思想的碰撞中,真相浮出了水面,“我知道周长的含义了;老师出示的这句话是正确的,”孩子们欣喜若狂,又蹦又跳。我看到这一情景感悟颇多:死记而不懂,不可谓之“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的美,识记数学概念比直接告诉他强千万倍。
  三、传递快乐,多鼓励,激发学生追求美
  “快乐是一种强有力的传染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感染所有的参与者,甚至目击者。我们的数学教学,需要这种不可抗拒的传染病。”
  在每天的课堂上,我与学生的每次见面都是一种情绪的传染。孩子们天真地说,我喜欢看到老师的笑脸,我喜欢自己的照片被贴在教室墙上的榜样栏内,我喜欢被老师夸奖,我喜欢……
  孩子们的喜欢,就是教师的喜欢。
  课堂上,我不仅用热情洋溢的表扬话语激励学生,还用非语言与孩子沟通。当学生不敢起立回答时,我会用鼓励的眼神与他交流;当学生说不完解题方法时,我会用期待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我会带头给他鼓掌。把快乐、信任、鼓励传递给孩子们,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促进他们审美情感的提升。
  四、引发思考,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美
  雪莱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放弃了创造和想象,一切就显得平淡和单调,也就是没有了审美体验了。教师应把握适当的时机,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精心设计,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主动地发现规律。我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9个小橘子和多个盘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橘子: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学生们兴致勃勃操作起来,我把学生汇报的五种放法写在黑板上:①每盘放3个,9÷3=3(盘);②每盘放9个,9÷9=1(盘);③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④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⑤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有学生马上提出疑问:老师,有些分法分完还有剩余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其他学生解决:“谁来帮帮他,谁来解答?”我的话音未完,很多学生早就举手等着了:“老师,我来。”同学们都争着要回答。“正好分完的除法算式,我们以前学过了,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看到它有余下的数,应该叫作有余数的除法。”班长银傅全自信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说得真棒!谁能提出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我又给学生抛出了问题,期待着他们给我惊喜。“这有什么难的,我的问题是:有11颗糖,分给5个同学,每人能分到同样多的糖吗?”学习尖子谭慧月马上抢答。“回答得太好了,同学们的表现太让我骄傲了。”我由衷赞美到。这种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思考、迁移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发展了创造美。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并在美的氛围中体验美的乐趣,享受美的快乐,在美的陶冶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其他文献
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本文分别从引导学生先学,针对性的后教,做到当堂训练等方面进行论述。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先进行知识的学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把学习中疑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比如引导、点拨、精讲等让学生能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最后通过课堂练习的训练,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不能掌握的知识再
通过分析渭河入黄调整工程概况,对工程施工要求和施工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工期和实际,提出了工程建设中的基槽开挖、散抛石、铅丝笼石、备防石和防汛道路建设的具体方
<正> Donabedian(1980年)提出关于医疗质量的定义:首先应当尽可能使病人康乐,其次是注重在收益方面的平衡。这种看法比较符合社会准则、伦理学和卫生行业的传统。他列举了良
如今,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对默会知识进行广泛应用,而且还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作为教学重点,确保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在对小学语文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就主观方面,对默会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对默会知识进行不断积累,组织学生对默会知识进行交流,使师生关系得到有效改善。本文在这一基础上,对运用默会知识的实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真是个放风筝的好天气!我挑了只最大的风筝,上面画有两只公鸡和几朵牡丹——哈哈,跟妈妈一起放风筝去啦!
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学习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语文很重要,人人都希望学好,也必须学好。因为语文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素质,语文学不好,其他方面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语言文字是我们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工具,也是发展智力的工具。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阶段,都应该认真学习语文,提高对母语的应用能力。要掌握好母语,必须通过艰苦的学习。应用母语
<正> 日本全国自治体医院,由1985年3月1日起诊疗报酬平均增长3.3%。1.宗旨:此次调整诊疗报,酬的目的,是为了诊疗报酬合理化,有利于发展技术项目、开展初级卫生保健、促进家庭
同步教材:(一)S版&#183;四年级上册&#183;二单元写作要求:写一件成长经历中难忘的事情。(二)人教版&#183;四年级上册&#183;七单元写作要求:写一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正> 自古道:&#39;物以类聚&#39;。~([1])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将天下万事万物分成了各种不同的类型。同类事物有其共性,正是这种共性使其&#39;类
"嗯,好吃!"今天,妈妈带我到"傣妹"火锅店吃饭。为了这顿"大餐",我可是跟妈妈磨了半天的嘴皮呢,我当然很兴奋啦。火锅店里顾客众多,正当大家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