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与树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_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5日 晴
  树在不远处挺拔着,葱茏着。
  藤匍匐在地上,叶尖却始终望着树。
  人说,这叫觊觎。
  藤说,这是爱情,没看见我所有的叶片朝着树的方向吗?
  藤离树越发近了,藤的最前端,因为激情的仰望而长成大钩状。
  藤冲着树,亮出了无数爱情的钩子。
  终于钩住了,之后是激情的拥抱,热烈的缠绵。
  攀缘、攀缘、攀缘,藤的爱情迅速在树上蔓延。藤借助树的扶持,把自己的每一片叶子都亮给了雨露。
  树在藤的爱情里喘息起来。
  藤踩着树的爱情节节攀升,藤的叶片终于覆盖了整棵树,树在藤的爱情里窒息了。
  藤说,我不是故意要伤害树,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大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这时候的藤,不再提她对树的爱情。在她看来,爱情不是对弱者的怜悯,而只应该是对强者的奖赏。
  树死了,死在藤火一样的爱情里。
  藤葱茏地活着,活在她自己编织的花环中。
  树用他的死,给爱情做了碑,而藤用她的活,为这阴谋指着路。
  或许,太过于强烈的爱情到头来还不是两头空吗?
  湖南省桃江县灰山港镇中学C108
  指导教师:高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浅要分析,提出建议,以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促进建水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
1927年夏,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4.12事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大批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被杀害、被追捕。就在这时候,年仅21岁的诗人戴望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不得不避居松江友人家中,在孤寂清冷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和痛苦。心中充满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写作时,戴望舒正居住在杭州大塔儿巷11号,他家就有那么一条狭长的小巷。当时正值梅雨季节,诗中描绘的梅雨季节中的江南小巷的阴沉图
天空中有日、月、星辰。日月每天经过天空,成语有“日月经天”(比喻事情明显、清楚;也比喻著作或功业的光辉有目共睹)。日光普照的天空,叫光天,即大白天。成语有“光天化日”(比喻众人看得清楚的地方)。形容时间不早了。成语有“日上三竿”(约指上午八、九点钟)。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成语有“如日方升”(比喻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旭日东升”(形容充满青春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日薄西山”(比喻人或
"三区"联动的实质是以城郊社区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区为基础,实现三者统筹发展;其建设机理主要依赖城郊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产业集群;其建设体系是在产业关联度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同是一篇文章,语感良好的学生读起来流利通畅,很快就会进入文章的意境,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语感差的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勉强顾得上语言文字符号,还何谈文章的语感呢?我想,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程度不同。二是语言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不同。三是读思结合程度不同。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语感。    一、以读促思,读思结合,促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