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low模式血流成像检查诊断乳腺混浊性囊肿的优越性探讨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B-flow模式血流成像检查诊断乳腺混浊性囊肿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乳腺混浊性囊肿的女性患者98例,分别采用常规法和B-flow技术对98例患者进行检查,常规法检查中仅使用高频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两项技术,而B-flow法则是在二维超声和CDFI检查的基础上,加上B-flow技术,通过B-flow显像进一步确认低回声的乳腺肿块的液、实性质,以刺穿抽液或者手术切除得到的病理结果为对照,统计分析两种方法检查诊断乳腺混浊性囊肿的情况。结果对于乳腺混浊性囊肿的诊断,使用B-flow技术判断的符合率为95.92%,灵敏度为96.67%,均较常规法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率则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为87.50%,虽然比常规法检测的结果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个液性肿块经B-flow模式血流成像被误诊为实性肿块,其表面距离体表>3em。结论B-flow模式血流成像检查的符合率和灵敏度较高,能更好地鉴别乳腺混浊性囊肿的性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超声影像检查方法。
  [关键词]B-flow模式血流成像;诊断;乳腺混浊性囊肿
  乳腺混浊性囊肿为常见的乳腺病变,临床发病约为7%,多为积乳囊肿、单纯囊肿,且多为良性病灶,一旦发现应考虑尽早进行手术切除,大多能治愈。但传统的高频二维超声和CDFI技术有时难判断低回声乳腺浑浊性囊肿块的液、实性质,容易误诊,如不及时诊治可能会继发感染从而导致乳腺脓肿或者急性乳腺炎。CDFI虽然可以探及肿块内部及血流信号,帮助判断肿块的液、实质性,但当血流信号不明显时仍难以判断。而B-flow技术能实时显现流动血液与周围静止组织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判断浑浊性乳腺囊肿的液、实质性。因此,本研究将重点探讨B-flow模式血流成像在检查诊断乳腺混浊性囊肿的优越性。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超声科收治的89例乳腺混浊性囊肿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乳腺混浊性囊肿的女性患者98例,年龄19~45岁,平均(32.0±12.6)岁,病程3~6个月,平均(5.00±1.26)个月,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通过,所有患者的资料均收集完整,且资料来源真实可靠。纳入标准:(1)经临床症状、超声检查、血尿常规、病史等证实疑似乳腺混浊性囊肿;(2)检查前1个月内无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史;(3)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有月经前乳痛、哺乳期乳胀痛并发热或双侧乳头溢乳、无痛性乳房包块等症状;排除标准:(1)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性疾病;(2)有血液系统严重性疾病;(3)有脑部严重性疾病或精神病病史;(4)曾接受过乳房相关手术者或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1.2仪器
  美国GE公司的Voluson E8彩色彩色超声诊断仪,该仪器软件具有B-flow功能。在使用仪器检查的过程中,保持超声发射功率、接收机、规定应用脏器的预处理参数恒定。
  1.3检查方法
  98例患者均仰卧在检测台,双头抱头,充分暴露其被检查的部位。先用规高频二维超声对患者乳腺囊肿所处部位、肿块大小进行确认,并记录其图像特征,再用CDFI进行检查,移动探头,从多个切面观察肿块周围以及内部的血液状况。在检查的过程中调节各个参数值,尽可能使图像清晰,并就常规检查得到的数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随后,98例患者在二维超声和CDFI的基础上加用B-flow技术对肿块的内部以及周围的血液情况进行观察,并将B-flow技术得到的显像和数据记录下来,以此为依据对乳腺的浑浊性囊肿的液、实性进行再次判断,B-flow技术应用操作简单,只需要按下B-flow按键后将其图像优化方法设置为与常规二维超声相同即可。将用两种方法得到的检查结果(血流信号、肿块的形状、大小、内部回声和后方回声等)均详细记录并用硬盘将图像储存,上述98例患者的最终检查结果均以外科手术获得的病理结果作为确诊标准。
  1.4 B-flow显像判定方法
  液性囊肿的征象为内部有密集点状液的高回声灰阶信号显示,且闪烁滚动。实性囊肿则无上述表征。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对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法的显像诊断与术后诊断比较
  在常规法的数据中,98例患者经过高频二维超声显示其直径为65~36mm,95个浑浊性囊肿的显像为椭圆形,包膜完整,边界清,纵横比<1,内部有低回声,3个显像为类圆形且有混合回声和包膜。CDFI能清晰显示肿块周围的血液,而中央则无血流信息显示,经过CDFI再次检查,有96个囊肿内部未见血流信号,2例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有低回声且不均匀。经上述检查98个乳腺混浊性囊肿被判断为实性者13个,液性或液性为主者85个。经外科手术确诊:纤维腺瘤者6个,乳腺炎性包块者2个,囊肿者4个,纤维囊性乳腺病者84个,乳腺脓肿合并液化者2个。符合率为86.73%,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62.50%,其中10个液性肿块经二维超声和CDFI被误诊为实性肿块。见表1,图1。
  2.2B-flow法显像诊断与术后诊断比较
  经过B-flow技术显示,98例乳腺浑浊性囊肿的患者中,被判断为实性者10个,液性或液性为主者88个。经外科手术确诊:符合率为95.92%,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87.50%,其中3个液性肿块经B-flow模式血流成像被误诊为实性肿块,其表面距离体表均>3cm。见表2,图2。   2.3两组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
  经过B-flow法检查诊断得到的结果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等均比使用常规法检验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乳腺肿块是常见的乳房疾病,多由于乳腺增生、发炎等所致,临床上检验出来的乳腺肿块多为良性肿瘤,如纤维瘤、乳腺炎性包块、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肿和乳腺导管扩张症等。这些乳腺肿块在高频二维超声和CDFI等常规检查时多表现乳腺浑浊性囊肿,有时难以确诊囊肿的液、实性质,不方便医生的进一步诊治。而B-flow是一种新型超声影像技术,利用数字编码声波,在检查的时候反馈回来的信号会以灰阶模式显示出来。目前,B-flow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在血管疾病、产前诊断方面的应用较成熟,在临床上应用B-flow技术检查乳腺疾病的也越来越多,因为B-flow技术能增强血液中微弱的信号的同时对其周围的组织的信号进行抑制,使血流和组织同时显像,实时显示血液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对乳腺浑浊性囊肿的性质进行确认。本研究旨在探讨B-flow成像技术观察诊断乳腺混浊性囊肿性的简便性和优越性。
  在常规组中,依次对51例患者采用高频二维超声和CDFI进行检查,结合临床手术的病理数据对检验的准确性进行确认。其中3个液性肿块经二维超声和CDFI被误诊为实性肿块。符合率为88.24%,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66.67%。符合率和特异性较低。由于混浊性囊肿内部反射界面多,病灶不均匀,在常规检查下一般为低回声,边界清楚、完整,由于内部具有一定流动性,因而患者体位的改变或者探头震动等都会都会影响到检测,且可能同时存在超声伪像,因而对于探测不到血流信号的低回声囊肿难以鉴别。在B-flow组中,依次对47例患者采用高频二维超声和CDFI检查后,再经B-flow技术进一步检查,被判断为实性者6个,液性或液性为主者41个。经过临床手术的病理数据对该组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检验,发现1个液性囊肿被误诊为实性囊肿。符合率为91.49%,灵敏度为93.02%,特异度为83.33%。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等都较常规组高。因为B-flow模式血流成像则能把极微弱的血液流动信号适当地进行增强,囊液内组分及细胞颗粒大小、聚集程度和囊肿液的粘滞度等情况会影响回声强度,因而可以清直观而清晰地看到囊肿腔内的点状和点状密集、闪烁、高回声灰阶流动信号,囊肿内血液流动情况。有利于快速、简便而准确地对乳腺浑浊性囊肿进行诊断。实性浑浊性囊肿不具有流动性,故而不显示灰阶流动信号。本研究中,B-flow组对检验出乳腺混浊性囊性肿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比常规组高。B-flow能较清晰地显示出乳腺导管内乳头癌肿块的内部实质部分,能较准确地判断乳腺炎病例的脓肿液化情况以及其范围,从而协助临床医师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的确诊率。
  有4个乳腺浑浊性囊肿未能被B-flow模式血流成像检查正确诊断,其中3个液性肿块经B-flow技术未显示灰阶流动信号,这3个浑浊性囊肿的位置与体表的距离均>3cm,因此,我们认为B-flow模式血流成像检查对于所处位置较深的乳腺浑浊性囊肿的液、实性判断帮助不大,可能是受到血管位置深浅的影响而无法准确其血流情况因而误诊。其中1个乳腺炎性包块经B-flow模式血流成像检查被误诊为浑浊性囊肿中央存在较小范围的液化情况,但在进行刺穿抽液时却并未能抽出脓液,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而为进行二次抽液或者手术治疗,而是采用较为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最终治愈。导致这一误诊的可能原因是囊肿内部存在极小部分的脓液经B-flow信号放大后显示出来,而由于脓液极少而无法在第一次抽液对准其部位准确抽取。另外,我们也发现透声性好液质乳腺囊肿存在无闪烁滚动症和灰阶血流信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质地均匀的囊肿反射界面少,故而即使信号经过B-flow技术进行放大,信号仍然很弱而无法显示出灰阶流动。
  综上所述,B-flow模式血流成像检查对于诊断乳腺浑浊性囊肿的性质的符合率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超声影像检查方法,在临床检查上具有优越性。
其他文献
构造函数法是指运用函数概念和性质,构造辅助函数解题的一种方法,它极具技巧性和创造性.利用构造函数法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能反映题目特征的函数,再利用函数的性质求解问题.常见的
函数是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函数及其性质一直是高考的必考点,以此为背景的命题涉及内容广、概念多,解题技巧和方法多样,这给学生的解题造成很大困难.实践表明,多数
物理概念和规律与物理实验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高考的压力下,传统教学中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总是教师的讲授占主要地位,演示实验也是教师简单地进行演示,很少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去考
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提高,那么教师在课堂的讲授就难以充分被学生所理解,更谈不上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措施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后,全省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更新观念,理清思路,谋划新一年水利工作,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
2015年的北京市中考题物理试卷中,有一道关于"锥体上滚"的题目.试卷要求考生面对现象打破常规认识,设计探究式的研究思路,并得出生活现象背后的物理学结论.由于考试对象是中考
目的探讨视可尼喉镜在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6例困难气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视可尼喉镜辅助气管插管,对照组(53
物理学作为一项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承载着满满的现代科技,而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科技意识的培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行腹股沟疝(IH)修补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手术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行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使用VAS疼痛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统计术后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出院后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情况。结果观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又要提高升学率,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高中阶段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只有贯彻因材施教理念才能扭转局面.实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