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物理生涯六十年

来源 :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是政道的好友。光亚和政道之间的友情是60年前在昆明西南联大时开始的。当时他俩曾一起听吴大猷教授讲授量子力学,1946年秋又一起被吴大猷先生推荐后.同船去美国。到美国后,政道进入芝加哥大学,光亚随吴大猷先生去密执安大学。两地相距不远.政道常去看望吴大猷先生夫妇和参加密大每年夏季举行的学术讲座及研讨会。1950年光亚回国后,联系中断了20多年。直到1972年后,才又在北京经常相聚。
其他文献
2007年11月12日下午3时,《科学》杂志出版理事会第一次理事会议在上海市钦州南路71号科技出版大楼17楼会议室举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科学》杂志出版理事会常务副理事
我们习惯于“X籍华裔科学家”的说法。一个科学家的一生可以有几个国籍,通常以最后的国籍来认定,但这并不确切。这位科学家诞生在哪里?何处受教育?为哪个国家做出过重大科学贡献?
2006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和沪杭磁浮项目双双获得批准。这意味高速轮轨与磁浮两项高新技术在我国比翼齐飞.中国开始迈向高速轨道交通时代。
2006年6月初.世界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宣布:经过美国、俄国和中国数学家30多年的共同努力.两位中国科学家朱熹平和曹怀东最终证明了百年数学难题——庞
当今中国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是有目共睹的。从19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到目前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都高度强调科学技术的地位,把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要脱贫致富,西部要大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要崛起,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在地球上的事情都做不完,为什么还要
遗传学的实验研究往往是从生物体的突变分析入手,通过观察自发的或诱发的突变型个体表型改变来识别突变基因,进而识别与突变基因等位的正常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但是,随着研究的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月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它的地质、地貌、结构如何?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也要探测月球?本刊特请中国嫦蛾工程科学
最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篇长通讯《找回伍连德》,读后甚为感慨。伍连德是谁?他是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先驱。1910年12月,鼠疫在东北大流行,疫情蔓延迅速,吉林、黑龙江两省死亡
著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是当代世界数学的领袖人物之一.本文是他参加2003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弦论大会后写的赋,不仅涉及到当代数学和理论物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