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美术形式激发幼儿创造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担负着对幼儿绘画技能、技巧及智能的培养,发展幼儿自身,促进其完整、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使命。《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以求在“自然状态”下,通过涂鸦、剪贴、折叠等多种形式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充分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幼儿园美术教育模式应根据孩子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的主体作用,以及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从而激发孩子创造的兴趣、创造的灵感,逐步了解创造的方法,不仅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和积极动脑动手的习惯,还要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我采用了以下三个新形式进行实践研究。
  一、一题多画
  引导幼儿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或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扩展幼儿思维的广度,感受不同表现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丰富幼儿绘画的语言。例如,美术活动《漂亮的鱼》,我示范鱼的画法用半圆形的,然后涂上漂亮的颜色之后,幼儿画出来的鱼几乎和我画的差不多。《指南》中指出,幼儿在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能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由此可见,我的这次美术活动是失败的。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第二次尝,用开放、自主的方式提问:“宝贝们,你见过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一石激起千层,孩子的已有经验已被积极调动,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我见过我阿姨家里鱼缸里鱼是红色的”“我是爸爸妈妈带我去南京海底世界的时候见过的,那鱼很大很大的,有两条胡须”“我见过大肚子的鱼,肚子好大,可能是有小宝宝了”……在这期间,我根据《指南》的执行标准对幼儿的情况采用表扬、引导、提示等方法来鼓励和肯定幼儿的想法。活动后,我发现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颜色喜爱,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感受到用美术与同伴、教师之间交流的喜悦,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又如:在进行命题画《地球村的朋友们》时,首先让幼儿学会儿歌,利用儿歌歌词,启发孩子的思路,想出各种手拉手的生活或童话场景,如在花园里不同皮肤的小朋友手拉手在唱歌跳舞……幼儿的联想大胆、夸张,作品有创意,这是因为轻松的课堂氛围和授课方式,已激发了幼儿的美妙想象。
  二、一画多变
  引导幼儿利用事物外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联想和想象,变化背景或添画局部,表现不同的绘画主题或表现不同的事物。提高幼儿的变通能力,发散幼儿的思维,使幼儿的思想更加灵活。
  在引导幼儿从联想中求异,并通过“一画多变”的形式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引导幼儿边观察边用简单的形状、形象的词语进行概括,以加深幼儿的视觉印象,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然后,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图形组合,自由地进行美术的表现,进行“一画多变”形式的绘画,训练幼儿的求异思维,培养幼儿从联想中求异,从观察中求异,从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提高绘画的技巧与审美能力,增强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以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目的。
  例如:画《小鸟》,教师可以用风趣的语言概括:小鸟有圆圆的或大大的头;头上有圆圆的眼睛;尖尖的、扁扁的嘴;头的下边有圆圆的、长长的身体;还有一对翅膀,可以翅膀分开在飞翔,翅膀合着在休息,……这样即使教师不示范,孩子也会画,而且画得更加生动有趣。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幼儿对外形相似的同类事物进行对比观察与概括,借鉴相同,变化不同,同时对不同的鸟类也有初步的认识。
  三、一物多用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把一些物品利用到游戏中,也可以变废为宝的,把原本没有用的材料,通过幼儿的小手,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一幅幅美丽的作品,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来装饰环境,这也是《指南》中所提出的,这样不仅让幼儿的积极性大增,而且还摆脱了以前的美术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前单纯的技术练习的指导方法,开拓了以艺术教育为中心的新方法。
  如:美术活动《吸管变变变》,我提供了各种颜色吸管、辅助材料等材料让孩子自由创作。(1)吸管剪断后造型。a.在这个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随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串联,用细麻绳或毛线将一段一段的彩色吸管串联起来,变成手链或项链;b.按颜色规律排列,如:两种颜色间隔串;三种颜色间隔串;一大一小间隔串等等。(2)用可伸拉的吸管来造型。孩子们通过弯曲、打结、相互连接等方法,造型出毛毛虫、小鸟头、发簪等,并可以用贴纸等材料,经过加工后作为装饰,成为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3)手工制作的辅助材料。孩子在角色、美术创意游戏过程中,孩子将吸管制作鲜花的茎;又将吸管当成了魔法的仙女棒。(4)变成作画工具。孩子们大胆利用吸管对泼在纸上的颜料进行吹气,随意地吹出千姿百态的形态,表现吹画的造型美。“一物多用”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材料的灵活运用,更能体现出幼儿对同种材料进行不同使用的建构过程。幼儿凭借已有经验,开阔思路,拓宽眼界,生长智慧。孩子们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达成自己的制作和創造,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实现了专注投人后自我价值的完善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喜爱。
  实践证明,采用新的美术形式“一题多画”“一画多变”“一物多用”三种形式很有效,幼儿想象、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较大提高。这不仅开拓了幼儿绘画的思路,使幼儿了解创新美术形象的方法,而且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想象和创造方面的提高。
其他文献
每个年老的吸烟者都有年轻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年长吸烟者都是从年轻时养成吸烟的嗜好;每个年老的或年轻的吸烟者都有不吸烟的童年史,所有的吸烟者都是从长辈那里知道烟草,从长
本文在考察近年来村落的宗族势力复兴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宗族势力复兴的后果,提出了强化集体经济,推进以经济为中心的组织化建设,增强农民的流动性,依法治村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而,计算能力就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现行课堂,老师们针对相应的计算教学,都会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明晰计算原理,以希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彩纷呈的数学课,老师们激情洋溢,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这看似热闹的课堂,似乎孩子们
本刊讯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研究生秦涛最近成了清华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小名人。走在路上,常常会被别人认出来:“你是到盖茨家访问的秦涛吧?”
Chant的有效运用就可以起到课堂调味剂的作用,营造一个快乐、活跃、愉悦的学习氛围,将原来枯燥的语言知识转换为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教学成效。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Chant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供同行商榷。  一、Chant在导入课中的运用  课堂导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所以,教师设计合理、有趣的课堂导人,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上课伊始,学生往往不能及时将思绪收回到
思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兴趣、主动发表自己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呢?只要我们抓住时机,找准文章的思辨点,通过启发质疑或者追问反思,让学生围绕主旨,展开思辨,在思维的碰撞中,激起无数的涟漪。让学生在思辨中走得更远。  一、扣词探究,生成思辨问题  教学中,我们抓住那些凝聚作者情感的、闪烁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课题研究的文献检索阶段每每奢望“竭泽而渔”:力求将相关资料搜索殆尽,近年来打算系统地读读苏霍姆林斯基,第一步当然就是搜集他的著作。众所周知,苏霍姆
退出“比赛”新蔡奥林匹克精神的含义是“更快、更高、更强”。我觉得这种所谓的竞技精神并不单纯是体育上为,它同样也折射着人类争强好胜的天性,但是赤裸裸的征服与掠夺愈来愈
随着社会上人们心理问题的逐渐增多,不断出现各种不良的现象,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扭曲了密切相关的普通大众,为了从根源上制止心理问题引发的严重后果,许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培养,使人们从步人校门后就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以及乐观积极的心态。目前大多数的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普通课程和老师的监督教育共同完成,同时出现比较新颖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对学生的教育和督促形成了有利的
位于中国陶都——宜兴市丁蜀镇的陶都中学现有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近150人,教学班40个,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中学之一。学校建筑风格协调,布局井然,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整洁,雅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