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俐:放大镜下的教书人生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伟俐,安徽省蚌埠市大庆路小学的一名教师。因患有眼疾,她的视力逐年下降,面對班里40多名孩子,她却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从2002年起,她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正常完成教学工作。
  修改学生作业这种最平常的教学工作对刘伟俐来说,却是很大的挑战。放大镜,是刘伟琍批改作业时的“神器”。为了能看清学生们的字迹,她每天都随身携带一个放大镜,逐字逐句地看,然后再批改。在听课评课记录表格里,她用偌大的字迹记录着,有的字写歪了,有的字“飞”到了表格外,但都可见她的认真。十多年来,刘伟俐用坏了6个放大镜。学校考虑到刘伟俐的身体状况,建议她在家休养或从事非教学工作,但刘伟俐心里放不下学生,依然带着放大镜坚持教学,希望在讲台上多坚守几年。刘伟琍说,她是个爱跟自己较劲儿的人,因此不轻言放弃。未来,她会尽自己的所有力气去坚持,去努力。
  抢分速记
  带着“多坚守几年”这个最朴素的信念,即便眼前一片模糊,刘伟俐仍然坚持在三尺讲台上。面对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她不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自己,却用行动书写着对这份职业真诚的爱。
  适用主题
  坚守信念 不轻言放弃 付诸行动 大爱人生
其他文献
村上春树,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为了能心无旁骛地坚守写作这份职业,村上春树远离了喧闹的市区,选择住在郊外,日复一日地坚持慢跑,过着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连每日的工作量都严格规定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村上春树曾幽默地调侃道:“这样的作家只怕谁都不会渴望吧?”即便是在功成名就的创作黄金期,村上春树也毅然离开日本,去美国从零开始成为创作新人,亲力亲为开拓读者疆域……在人生中的
期刊
陈金水,1956年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当时,中央决定选调一批气象人员进藏。听说了这个消息,血气方刚的他立马在志愿书上写下了“到艰苦的西藏去,保证服从分配”的誓言。地处西藏北部的安多县,是一个全年都被白雪覆盖,即使在盛夏最高温度依然为零下4.5摄氏度的地方。1965年9月,陈金水来到了安多县。安多县海拔高,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60%。他每挥一次镐,都要喘好一阵子,脸憋得发紫,嘴唇也裂了口子。在几个民工
期刊
全国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多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下面笔者结合高考试卷中的实例,解析一下客观题涉及到的考点及相应的解题方法。  考场文本  留住乡愁  陸邵明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
期刊
素材串烧  上海“民光”的怀旧创新路  厚实的全棉质地,浅红、橘红或浅蓝的底色,中间一丛大花,四个角四簇小花,仿佛“四菜一汤”……这就是“民光牌”床单。这种20世纪70、80年代的经典床单,近几年在网上意外走红,还有了“国民床单”的美誉。事实上,“民光”这一家用纺织品行业的中华老字号,产品绝不仅仅是这种经典花样的床单,还有九孔被、葆莱绒被、竹纤维床品、天丝棉麻床品、冰氧吧凉席……每年“民光”都有新
期刊
单嘉玖,一名书画修复师,60岁的她在书画修复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39年了。经她手修复的古画有近两百件,每件古画的修复需要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周期,耗时最长的需要一年,最短也要三个月。《双鹤群禽图》在修复前,损毁比较严重。本来面对密集的小洞,可以用整幅绢托在画作后面,一下把所有的洞都补上;但为了古画生命更长地延續,单嘉玖选择一个洞一个洞地单个织补。就这样,她埋头补了四个多月,才将几百个小洞一一补好。  
期刊
现在常有学生抱怨学校垃圾箱太少,丢垃圾不方便。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街道上,置放的垃圾箱也很少,但抱怨之声却少之又少。我觉得,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  中国经历了近代近百年的血的洗礼,才真正地站起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得一席之地。尽管近些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想要成为发达国家,就无法避开文明素养这一关,我们也意识到了文明素养的重要性,现在也在不断地加强文化建设,
期刊
2017年高考在大众或褒或贬的议论声中落下大幕,然而它的余波一定会荡漾到2018年高考。高考作文题目是每年的热门话题,因其命题思想往往有一定延续性和变革性,对考生备考具有引导的作用。对于参加2018年高考的考生而言,对2017年高考作文题的思考和回望及对2018年作文题目的预测十分重要。  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依然会延续旧有思路:选材丰富,形式多样,特点突出。它们依然会紧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
期刊
为了减少校园垃圾,保护校园环境,现在一些学校置放的垃圾箱比较少,甚至撤出教室里的垃圾箱,使得一些学生怨声连连,觉得丢垃圾很不方便。我也认为控制垃圾箱数量的做法不太妥当,治标不治本。减少校园垃圾,应从根源抓起。  校园垃圾数量庞大,少量垃圾箱难以承载大量垃圾,供不应求,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乱堆、乱扔垃圾的现象。据我所知,多数学校都存在着校内小卖部这一“贸易中心”,小卖部的零食包装盒、包装袋是校园垃圾的
期刊
一些学校由于置放的垃圾箱减少,引得一些学生抱怨连连,觉得丢垃圾太不方便。不止是学校,一些城市街道上的垃圾箱也少了很多。对于减少垃圾箱这一举措,我持赞同的观点。因为即使我们处于当下这个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也十分璀璨的社会里,也依旧不能安于现状,而要继续追求进步——减少垃圾箱不仅使人们日常产生的垃圾减少了,也在提升着我们的道德素养。  垃圾处理,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填埋,但是其占地广,
期刊
我们在文字和閱读中成长起来,从古至今,优秀的书籍培养了多少名垂青史的文人志士,而我们又是否真正地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呢?  林志颖带儿子去法国旅游时恰逢读书节活动。在为期两周的读书活动中,小小志一周内就背会三本书,远超其他法国小朋友。在我们看来,这是值得庆祝的事情,而工作人员却认为此举并不值得鼓励。依我看来,小小志只是将此活动当成了比赛,而没有真正领悟读书节的意义,也没有很好地掌握读书的方法。  读书
期刊